這次成了!胖五一飛沖天,它揹負的壓力有誰知道嗎?

​執筆/刀賤笑&斬馬刀

就在剛剛,長征五號遙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

“胖五”一飛沖天,完成涅槃。

此前,人們關於“胖五”的記憶,還停留在2017年7月2日,凝固在那個346秒!

當時,二次出征的“胖五”在升空346秒後,一個發動機出現推力異常降低,結果沒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那次失敗,引起輿論場上有關我國航天人才流失的議論。有人甚至把發射中的技術問題,上綱到體制問題。

如今“胖五”復飛,再次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兩年前淚灑現場並揹負了巨大壓力的中國航天人,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1

為什麼說這次發射壓力巨大?

一個原因,是“胖五”之前2016年和2017年的兩次發射,都沒取得所謂的“完全成功”。

2017年就不用多介紹了。單說2016年11月3日,那是作為中國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的“胖五”首次亮相。

這次發射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但沒能阻止網上的爭議。有些人抓住後續披露出來的一些細節,比如發射多次推遲,甚至發生倒計時也被重置等,說當時“胖五”性能並不穩定,發射成功純屬僥倖。

2017年7月2日的二次發射失利後,這種質疑似乎得到了證實。

以至於之後“胖五”工程人員在反思和緊張查找問題的同時,還要克服來自外界的壓力和非議。

這次成了!胖五一飛沖天,它揹負的壓力有誰知道嗎?

過去兩年多來,“胖五”團隊細緻梳理400多個重大關鍵環節,逐一進行復查復算,累計召開600多次各類技術研討會,通過1000多項計算仿真和地面試驗,充分考核驗證火箭技術產品狀態,全力以赴提升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飛行任務可靠性。

到今天“胖五”第三次發射前,每個中國航天人心裡都憋了一股勁,一定要讓它“完全成功”地升空。

這次成了!胖五一飛沖天,它揹負的壓力有誰知道嗎?

另一個壓力大的原因,是“胖五”對中國航天事業太重要了。

有關“胖五”身世的介紹大都提到,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航天部門就已開始醞釀和規劃新一代運載火箭。直到2006年10月,長征五號才正式立項,啟動工程研製。

也就是說,歷經中國航天人30年的刻骨攻關,才成就了2016年“胖五”的首次發射。

除了不平凡的身世,“胖五”的里程碑意義,還在於它是未來幾十年中國航天事業的基礎。

如果沒有“胖五”,我國規劃中的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任務,準備在2020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以及將來建設載人空間站的各項準備工作,可能都將被迫推遲。

用國家航天局自己的話說,“胖五”是身系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全新跨越的大項目,標誌我們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研製團隊怎麼可能沒有強烈的使命感和隨之而來的壓力呢?

2

接下來的問題,是經歷坎坷的“胖五”,放到世界上究竟處在什麼水平?

就整體性能來說,長征五號在當前全球商業火箭市場算得上第一集團,跟歐洲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美國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獵鷹9號運載火箭以及俄羅斯質子-M火箭實力相當。

不過,世界主要研發國家在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展上日新月異,“胖五”一入役就將面臨激烈競爭。

即便如此,一些航天領域專家認為,以“胖五”為最新標誌,中國航天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凸顯:

我們的型號發展與項目需求總體匹配。更重要的是,有著堅定的長期目標規劃,這對高風險的航天事業尤其重要。

這次成了!胖五一飛沖天,它揹負的壓力有誰知道嗎?

一種得到普遍認同的說法,是美國近年來在航天領域相對衰落,就與戰略目標頻繁更改密切相關。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大量項目在冷戰後被取消,美國航天人才大規模流失。小布什時期,雄心勃勃的“星座計劃”定下在2020年將美國航天員重新送上月球的目標,為此設計了新型獵戶座飛船和運載能力不輸土星五號的戰神五號重型火箭。

但奧巴馬上臺後取消這一計劃,說數十億美元的預算太過昂貴。為安撫NASA,華盛頓又提出2030 年前將人類送上火星。可特朗普上臺後又來了個 180度大轉彎,再次將月球作為優先目標。

而無論重型火箭、月球軌道空間站還是載人飛船,都不是短短几年就能研製出來的。

美國政府在航天戰略發展目標上的折騰,導致配套項目被反覆取消或重設,代價就是時間和金錢的浪費。

相比之下,中國航天有著長期而穩定的規劃。前面說過,“胖五”早在30年前就開始醞釀,歷經挫折從未放棄,如今終於修成正果。

在“胖五”取得成功的同時,中國論證中的新一代長征九號運載火箭也將穩步發展,為我國深空探測、載人登月和登陸火星、空間太陽能電站等任務提供核心能力。

3

這次“胖五”發射後,我們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覆盤一下,到底怎麼看前兩次發射的“僥倖成功”甚至失利。

當年把發射失利說成政策甚至體制問題的人,顯然受到了某種刻板印象的誤導。

依靠中國航天人的努力,國人已經習慣中國航天總是捷報頻傳,習慣了“中國長征發射成功率世界第一”。

在這樣的氛圍中,很多人忘記了航天發射向來就是高風險、高成本、高壓力的領域。

尤其“胖五”,本身就是中國研製的難度最大的一款火箭,它的發射堪稱中國航天幾十年來的最嚴峻挑戰。

苛責“胖五”的人,對“胖五”成功的難度缺乏瞭解。

這次成了!胖五一飛沖天,它揹負的壓力有誰知道嗎?

媒體已對“胖五”的技術層面有了詳細介紹。比如,它攻擊突破了12大項、200多個核心關鍵技術,技術跨度大,創新難點多。

實現技術突破後,它還面臨其他環節的層次考驗,從部件製造,到長途海運、組裝、加註燃料,再到點火、進入軌道。“胖五”發射成功,需要這一系列複雜的工作系統嚴絲合縫。

用一位航天領域專家的話說,這個系統事關“胖五”的技術可靠性,是它面臨的真正考驗。

在“胖五”已取得眾多前所未有的創新突破後,我們不能再因一次發射失利而氣餒,但也不能因這次發射成功就盲目樂觀,覺得以後“胖五”次次都能成功,一勞永逸了。

技術可靠性,需要更多發射實踐驗證和磨合。只有經過更多歷練,才算真正獲得“合格”的標籤。

“胖五”初期遇到一些問題,這給了工程團隊在技術和系統配合緩解加以改進的空間。但技術的歸技術,不應成為某些人動輒上綱上線的抓手。

把心態放得更平穩、更理性一些,這才是一個航天強國國民應有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