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在山里种地一年挣七万元,既能锻炼身体,又环保无污染


图片上的这个人叫王增顺,今年69岁了,家住在山里面。出门就是沟,回家要爬坡,道路弯弯曲曲,而且都是单边路,一边就是深沟。老人就住在这里,土地都是山坡地。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所以年轻人都不在这里居住了,去了城里打工或者创业去了。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不准备回山里了,这里就只剩下一些为数不多的老年人居住。

王增顺老人兄弟姐妹八个人,是一个大家庭。分家后,兄弟五个人都住在山里面。到了王增顺这一辈,他生了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儿女们都是能干人,都在拼命创业。儿子、儿媳妇和孙子都在外地创业。原本在县城买的房子都卖了,儿子不准备回来了。可能将来在哪里落户,就在哪里买房子。儿子很忙,每年的腊月月尽回家,过完年正月初五就走了。一年和儿子、孙子只能呆上五天。

四个女儿都出嫁了,但是女儿都很能干,都在努力干活或者创业。大女儿创业成绩很好,一年挣很多钱, 在西安都买了房子。二女儿在海南创业,光是在海南就有两套商品房。三女儿、四女儿都在农村,但是他们养鸡的生意都很好,三女儿养三万只鸡,今年就能挣八十万元。四女儿养鸡的生意也相当不错。总之,四个女儿都很挣钱。图为老人在挑梨。


儿女们看到自己的父亲忙碌了一辈子,把自己养大了,现在该是孝顺老人的时候了。五个儿女总想让老人享享清福。他们说,每个人每年给老人几千元,加起来就是二万元了,够老人花销了,不让父亲继续干活,因为山里干活是非常辛苦的。图为老人在院子里的菠菜地里。

但是,王增顺老人却不肯闲坐着,因为他在山里干了一辈子的活。王增顺说,在山里他种地已经有五十年了,和土地有了感情。前些年,除了种地外,老人还养鸡,一年光是养鸡一项,就能挣六万元。现在老人积攒的钱,都是前些年养鸡挣的钱。以后年纪慢慢的大了,也就不养鸡了,因为养鸡还要种地,实在是太累了。现在,老人就是种地一项了。图为老人和柿饼。

现在,王增顺老人一共种16亩土地,还承包了邻居3亩土地,山里的土地面积大,实际上老人种的地都有20多亩了。其中,金梨最好了,因为金梨的树都在地头、堰边,不占用耕地,而且,金梨树都是大树,一个人都抱不住树干,一棵树能够摘2000斤金梨。图为老人的金梨。


金梨是全国梨子品种中极为罕见的一个小众产品,它的栽植面积很小,就是当地的山里面有。因为金梨有致命的缺点,就是渣粗,口感有点酸,不如酥梨那么酥、甜,但是金梨也有其他梨不具备的优势,当地的老年人都用金梨来泻火。如果你冬天感到口干舌燥,或者干咳嗽,可以把金梨的核挖出,里面放上蜂蜜,蒸熟了吃。上个世纪,金梨曾经送到中南海,让中央领导品尝。

老人的20多亩土地,其中有杏树5亩,今年卖了五万元,柿子树4亩,往年能卖一万元,今年卖的少了一些。金梨能够产4000斤到5000斤的样子,好的年份一斤卖三元钱,能够卖一万元的样子,还有三亩果树,是今年更更承包过来的,明年就会有收益。

不过,这里的土地都是山坡地,不能浇灌,而且,出门就爬坡,耕作起来比较艰难。所以,要种好这20亩土地,真是不容易。而且王增顺的地里大多数是各种果树 ,有苹果、金梨、酥梨、柿子、核桃、花椒等树木,这些树要剪枝、打药、套袋、疏花疏果,要施肥,要除草,春天、夏天、秋天非常的忙碌,到了冬天,地里没有事情了,但是,却要天天进城卖梨。所以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没有消停的时候。


王增顺虽然住在山里,院子里有三孔土窑洞,还有几间过去的瓦房。他很会生活,为了能够在大山里和城里人一样冬天不冷,他在自己家里装修了土法的地暖。就是在房子的外面挖一个坑,这个坑从屋墙下面通往居住房间的地下和自己住的土炕。每天天快要黑的时候, 在房子外边的坑里点燃柴火,让其慢慢燃烧 ,房间里和土炕上就会暖烘烘的,和城里人的地暖的取暖效果是一样的。

老人家的地暖所用的柴火都是老人在地里捡到的,一部分是自己地里的各种果树剪下的树枝,一部分是在山里捡到的干柴。这样,老人烧地暖就不会掏钱的,下苦拾柴就行了。

王增顺老人说,山里面空气好,人也淳朴,住在这里几十年来,不愿意进城去住。而且在山里种地,也能够锻炼身体。天天出门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比起城里人在马路上锻炼强多了。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够呼吸新鲜空气,种地挣了钱,还可以减轻儿女们的负担,你说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好事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发表意见。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