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拼命奶奶”凌晨4点菜市场扛包,得知背后隐情一度让人落泪


12月6日凌晨4时,室外温度已是零下五度,河南省方城县一家蔬菜批发市场内,50多岁的许冬花正在一辆装满蔬菜的大货车旁扛包卸菜。这应该是男人们干的重体力活,许冬花却穿梭在大货车和菜场之间看着分外显眼。而此时,她1岁的孙子谷林源正躺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的病房里,等钱救命,她一刻也不敢停歇。

今年6月,许冬花孙子源源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伴粒细胞肉瘤”。从那时候开始,许冬花每天凌晨3点起来做饭,把做好的早饭留在锅里,让孩子早上起来吃,凌晨4点她准时来到蔬菜批发市场扛包卸菜。这些装满菜的袋子重达几十斤一包,从凌晨4点开始她一直卸到早上6点多,许冬花需要搬运100多次。虽是寒冬季节,但由于劳动强度大,许冬花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浸透。

一直忙到早上6点多,天还没有大亮,许冬花又开始在菜市场干起杂活,哪家有活就在哪家干,市场上的活她基本都干了一遍。“捆葱5分钱一斤;装土豆、洋葱,装一袋1块钱;捡蒜、装蒜1毛钱一斤。一天下来我可以挣80多块吧。”“我没有钱,只有一把力气,只要能救孙子,叫我干啥都中,我只想多挣点钱,盼着孙子能早点回来,平安地长大!”为了给孙子看病,“拼命奶奶”许冬花准备豁出老命。


小源源家在河南省方城县杨集乡,家里仅靠爸爸打工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日子虽不富裕,但是还能勉强维持。然而,今年还不到1岁的源源突然生病,打破了全家生活的平静,甚至是慢慢滑进深渊。

今年4月份,源源的妈妈薛春燕发现儿子小腿外侧皮下有一硬块,在当地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硬块没有缩小还在生长。6月份,薛春燕夫妇带着孩子前往郑州儿童医院做检查,活检穿刺结果出来诊断为:粒细胞肉瘤。看着结果他们不敢相信,又带着源源去了北京儿童医院,可是得到的结果却和郑州儿童医院的一样。“知道这个消息,我整个人都懵了,医生说孩子太小,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这个结果让整个家庭陷入恐慌。

今年6月份,源源开始做第一个化疗。在第4次化疗的时候源源的血常规出问题了,血小板急剧下降,血红蛋白也低。9月份,源源最终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伴粒细胞肉瘤。“老天对我们真是特别的残忍,源源才刚1岁,每次听到他哭喊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源源妈摸着孩子的“小光头”满是心酸。骨穿、腰穿、脑CT,一次次地检查,一次次地治疗,源源的哭喊声深深刺痛了母亲薛春燕的心。


化疗中源源一直恶心、呕吐、身体浮肿,小小年纪承受了太多的病痛折磨,原来头发浓密的他,变成了“小光头”。“自从今年6月份住进省儿童医院,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薛春燕说,每天的打针、吃药、化疗,成了刚1岁儿子的日常。病床和病房是他每天的活动空间,窗外的世界是源源最向往的地方。

源源第一个化疗后抽检白血病残留缓解29.9%,正常缓解到0.01%,直接上了第二个疗,疗后抽检白血病残留仍有1.3%,医生说孩子的病情太过严重,要想让孩子活命,必须做骨髓移植,需要准备50万。“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救孩子。”源源一家人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移植做准备,由于凑不齐移植的费用,只能继续让源源接受第三次化疗。

源源生病后,爷爷远赴浙江打工,奶奶许冬花苦苦哀求菜场老板才答应让她在蔬菜批发市场干活,卸车是男人们干的活,只有她一个是女的。尽管她被菜市场里的人们称为“拼命奶奶”,但是一天80多元的工资对于源源的治疗费用仍是杯水车薪。薛春燕想着为救孙子拼命干活的婆婆,泪湿双眼。“孩子这么小,我们却没钱救他。”在第三个化疗过程中,由于白细胞低,源源又出现了感染,看着备受折磨的儿子,源源爸妈只能干着急。


现在源源平均每4天输一次血小板,一袋血小板1400元,2个多月输血小板20多袋。4个疗程的化疗花了将近10万,治疗短短2个月就花了17万多,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外债已经欠下10几万。想着儿子刚出生就遇到这样的生死难题,而如今移植费用还​无着落,源源妈妈潸然泪下:“孩子才刚1岁,还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妈妈。”她紧紧地抱着怀里的孩子,不敢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