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葉問4》《星球大戰》《只有雲知道》都相繼上映了,看票房表現,《葉問4》遙遙領先,上映2日,截止到12月21日下午5點,共計取得了1.6億票房的成績。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從院線排片的數據來看,《葉問4》也是遙遙領先高達33.6%,能和它相媲美的就是肖央的陳思誠的《誤殺》,排片率有19.5%。

但從票房來看,《誤殺》在不到20%的排片率斬獲4000多萬票房,而《葉問》高達33.6%的排片率卻只有6000萬的票房。原來《誤殺》的上座率更高有14.2%,《葉問》的上座率只有9.7%。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到了今天,《葉問》的票房下跌了到6500萬,《誤殺》的票房上升至4288萬。

通過以上一堆數據,其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院線給予《葉問4:完結篇》很大的期望,所以排片相當足。《誤殺》口碑較好,觀眾比較買單,從上座率來看數據一直比較堅挺。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其實從這兩個電影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影片,大家都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是從綜合評分來看,目前《葉問4》剛上映是7.3分,《誤殺》已經上映一週是7.7分。差的不多,總體《誤殺》略勝一籌。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但是有點可惜,《誤殺》這匹黑馬口碑和拍片不成正比,儘管收穫了大量好評,現在看來院線還是對《葉問》有更多期待。究其原因是怎麼回事呢?

迷信經典

甄子丹帶著《葉問4:完結篇》先是登陸了《吐槽大會》踩著趙文卓、吳京痛痛快快的洗白了一把,盛事造得不小。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葉問》是一個好題材,也能承載好故事。但說起“葉問”小編更認可《一代宗師》。

葉問本人當之無愧是一代宗師,但任何一個了不起的人都不能跳脫時代背景。梁朝偉飾演的葉問,對時代最大的貢獻,除了在武術方面的造詣,更多的是,在國難當前的時候,他選擇氣節無改,腰桿不彎。但他不能夠力挽狂瀾,也不能夠揚眉吐氣,說到底,跟時代洪流相比,他還是一個小人物。

甄子丹的《葉問4》該片講述了遠赴美國開館的李小龍因授武予洋人得罪當地人馬,葉問現身美國唐人街,引導小龍以武震懾整個唐人街,以德令華洋各路折服的故事。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故事很勵志,卻也很老套,老套到內核沒有跟時代一起進步。當年“東亞病夫”的稱號源自國弱民貧,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以武服人以德服人的背後都是國家後盾的支撐,否則,誰都不會服你。沒有了這個內核,電影只能停留在武打痛快不痛快的層面。以及吃一桶爆米花還是兩桶爆米花的區別。

這也許就是《葉問》只是甄子丹的經典,卻不能成為經典的原因吧。確實,《葉問4》得是完結篇了。

明星光環

《誤殺》裡沒有太大的咖,陳沖是老牌的電影演員,譚卓處於迅速上升期,肖央頭一次擔當主演,顯然這些人都是沒有足夠的票房號召力。院線不願意把排片機會給《誤殺》。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畢竟《葉問4》是甄子丹、吳樾、吳建豪、斯科特·阿金斯、鄭則士,就算是站隊,大家也會難免往《葉問》這邊靠一靠。

只是,說穿了這些,還是覺得有些悲哀,有些惋惜。一部還不錯的國產電影也需要適當多給些生存空間,才能一點點成長起來。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要說《誤殺》有多好多優秀,那是優點誇張的。但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走心人(反正是這個意思吧)。看多了靠噱頭撈金的,吃老本的,刷流量的,有一部紮紮實實走心的電影,真的很希望看到能得到好的回饋。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這個電影很多細節值得咀嚼,也是原版所沒有的。

電影伏筆埋得好:兩個通往天堂和地獄的編碼!

電影中最大的伏筆,貫穿整個電影,造成首尾呼應之勢。電影開篇,肖央講了一個自己虛構的越獄故事,犯人肖央的編號:200903。當肖央真入獄後,編號為200907。這兩個編號區別在於,一個03號肖央想逃離監獄,最終卻從監獄一腳踏進地獄。07號肖央選擇將肉身投入地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沖刷自己犯下的過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最終會被救贖。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無相佈施,方得無限功德!

電影中有三個寺廟的鏡頭,其中一此肖央殺人後去佈施被拒。小編有一個非常惡俗的念頭蹦出來:平時給錢就收,有事相求的時候就不收錢了?看完電影覺得小編自己的念頭不但惡俗還很邪惡!

小編雖然沒有啥信仰,但尚且知道,這世間的信仰無一不是在引導世人向善積福,一個信徒無論是佈施、拜佛還是禱告都是希望結善緣得福報,但如果你帶著邪念的目的而去,那便失去了佈施的意義,神佛不可欺,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所以當肖央最終決定面對自己的過錯時,他拜佛卻無佈施。誠然,只要對善念心嚮往之,什麼形式並不拘泥。

好吧,小編承認這樣解釋很俗氣,但總是這個理兒吧。

“信仰”這點在國產電影中是很難把握的要素,說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導演柯汶利和楊薇薇等一眾編劇,能夠把信仰的影響不動聲色不減分量地傳遞出來,怎是一個妙字了得!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電影節奏控得好:尤其是掘墳時爆發的混亂和衝突,是整個事件發展的高潮(如果這是一部外國電影,可能結局就要以此定音了)。也是社會矛盾尖銳到一定程度後的集中爆發,是司法體系和相關部門公信力崩潰的沸點。電影中為此做了很好的鋪墊,施名帥扮演的惡霸警察在前面已經激起了民眾以及觀眾心中的怒火,爆發於此處剛剛好。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最後,如果你問我這個電影好不好?

我用秦沛的最後的回答告訴你:意味深長的微笑!

畢竟這個世界從來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一個拳頭就可以爭霸世界,好和壞、是和非從來都是不停的轉化位置,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關於信仰,還有比《誤殺》更會講故事的嗎?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這麼多,其實都是“惋惜”二字引發都想法,希望肯走心的電影能多點回應,否則以後大家誰還實心用事呢?何談國產電影異軍突起呢?不知道看過電影的人是否跟小編有相同的感受。

作者:小米粒(欲有更多電影娛樂交流,可後臺私信聯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