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中,上海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

白水壩總瓢把子


這個標題還是那麼地吸引我。

作為一個觀察中國社會的外國人,我始終認為,考慮到中國的地大人多,以及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多樣性,外人絕不能以一個角度和標準來分析和討論“一箇中國”。

我大約7年前在日本出版過一本書叫《脫・中國論》(日經BP社),想表達的意思不是像一些日本人想象中的“日本要脫離中國(市場)”,而是“日本人瞭解中國社會、民族、市場等時候不應該從‘中國’、‘中國人’等單一的角度和標準去分析和討論,而應該把中國天生或後生的多樣性和多元性考慮進去”。

站在這樣一個本人始終貫徹的立場,去關注和剖析“上海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還是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命題和過程。不過,每當聽到一些中國人主張說“我們江蘇人XX!”;“你們北京人YY!”;“他們東北人ZZ!“等說法,我也難免產生反感和懷疑,因為,上海人、北京人、東北人當中或裡面也有各種各樣的人,斷章取義、以點概面、以面蓋點是我們觀察一個事物、人物、世界等時候最不應該犯的錯誤。

以上作為我的基本立場和觀點,下面,我想表達純屬於我個人的,本著本人相當有限的接觸和觀察的,對於上海人的看法。

一,務實。

上海人做事很務實,不會輕易地出賣自己的利益,但在大的局面和權益關係當中,該妥協的會妥協,而不停留或執著於不值錢的面子上。他們不輕易膨脹和牛B,該收斂的時候會收斂,甚至願意隱藏自己的實力和真面目。韜光養晦,有所作為。他們也不輕易冒險,說不好聽,膽子不大,說好聽,他們是明白人,明白自己的長處和侷限。

二,精明。

這一點應該說與務實形成一張硬幣的雙面吧。上海人,尤其生意人總體來說能夠以清晰的頭腦和理性的判斷做出最佳的選擇,還識大局。曾經有一個日本在上海的企業家跟我說過的一句話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寧願在上海做生意,被上海人欺騙“。

三,”排外”。

這樣說,肯定有很多人一定指出質疑,作為對外開放的先鋒,上海和上海人怎麼可能是排外的呢。上海這個城市當然不排外,它在一些中國人看來甚至是崇洋媚外吧。它確實是依靠對外開放與接觸發展到今天,上海人也很明白開放對它來說的意味和重要。我作為一個外國人,工作也好,生活也罷,令人最舒服的也是上海。我想說的是,上海人對於中國國內上海以外的外地人還是有一些文化意義上的排斥,他們甚至看不起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

四,文明。

縱觀全中國,上海這個地方,以及在那裡生活的人還是最文明的一群人,由在那裡勞動生活的人們形成的城市秩序和文明程度在中國還是數一數二的。那裡的人還是講究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識,願意為公共秩序而犧牲個人小小的利益和麵子。我相信,為什麼眾多的外國人,包括(或尤其)日本人願意在上海謀生髮展的根本理由也在這裡。


加藤嘉一


上海人給我的感覺,可以用七個詞來形容:講究、自我和小資情調、精明、門當戶對觀念強、契約意識、自傲、懷舊。



一、講究

我認識的上海人,吃穿用度和儀態一般都有個講究。拿吃飯來說,夾菜不愛夾不在自己面前的菜,吃魚不翻身,如果家裡有人感冒還會添上一小碗湯,還會給他設置公筷。穿的呢,有幾個特點:1、穿舒服的衣服;2、穿乾淨的衣服;3、很少有穿一身黑的。總之簡單大方就好,沒有特別注重的,對面料會看重一些。用的,對於自己喜歡的地方和品牌會記得特別清楚,並且會持續使用。

二、自我和小資情調

把這兩個特點合在一起說,其實有好的意思和壞的意思。小資代表著某種品味和對幸福感的追究,這點是上海人獨特具備的。但如果男人自我感和小資情調加在一起,男從就會顯得婆婆媽媽的。女人還好,一般會顯得很優雅。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嫁上海老公的原因,其實上海男人比較體帖,很多都是模範丈夫。



三、精明

上海人的精明,該得到的,他們一分也不讓。這使得上海人常常為一點點小利而斤斤計較。在生意場上,上海商人都是行家裡手,既識貨又明理,又敢於和善於據理力爭。上海人的錢不好掙。精明已經成為上海商人人格的組成部分。上海商人的精明可以說是骨子裡的。

上海在長期的工商業歷史的影響下,實惠哲學成為上海人根深蒂固的觀念。追求實惠的上海人總是會在各種複雜的情況下,迅速找到自己的最大利益所在。在商業活動中,上海人較北方人較少地考慮面子、名聲等非經濟因素,而是明確地將經濟利益放在第一位。

四、門當戶觀觀念強

上海人在在人際交往上,特別是私交比較注重門當戶對(物質和精神上的都包括),你也可以理解為理智,或者“不那麼性情”,在這裡,你可以找到精神上的知音,卻別指望兩肋插刀的哥們。所以上海出了不少銀行家、商人和學者,卻難出詩人和武將。



五、契約意識

因為自我優越感強,並且自我約束能力強,所以上海人的契約意識和法制觀念強,追求合理化、追求平等與規範是上海人的固有觀念。如果遇到什麼新情況,上海人的傾向是立即制定管理辦法,而市民也基本服從管理。在商業合作上,即使再精明,不重視商業規則的也不是很多。

六、自傲

上海人的自傲自負是眾人皆知的。上海人的自負感,源自上海在中國首屈一指的地位,在計劃經濟的年代裡,上海對全國工業貢獻最大,上海人也以此為傲。在良好的自我感覺之中,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上海人對外地人有一個特別的稱呼:鄉下人。在他們眼中,只有上海人是城市人,因此在上海,能操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就像獲得當年租界的領事豁免權,又像今天推行的銀行金卡,將會獲得眾多優惠。這使得上海人以自己的身份為榮,不願離開上海,人稱的“戀滬癖”成為上海人的一種文化心理特徵。

七、懷舊

上海人骨子裡有傳統,謹慎有餘,但創新精神不那麼強。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當勿怪!


美人豐盛


上海人從來不會看不起外地人 是看不起不守規則的人 也許是外地人也許是上海本地人 有時候會脫口而出鄉下人 上海人是中國最接近西方思維的城市 最講究契約精神 只要守規則 最後往往皆大歡喜 而且上海人是不喜歡與人過分親密的 距離感是上海人的另一個特點 第三個特點是敬佩優秀者 無論你來自何方 足夠優秀 與上海人是很容易相處 被上海人接納的 第四無論男女上海人比較追求生活品質 即使生活不是很寬裕 也會穿的乾乾淨淨 出外旅遊 豐儉由人 第五上海人做事認真 五六十年代上海工人是全中國最好的工人 這種工匠精神也傳代了 當然上海也有不足 大氣不夠 精緻有餘 但依然抹殺不了 上海 上海人是中國最發達繁榮富裕的城市 也吸引著眾多優秀的外地人前來


行走的溫泉蛋


05年第一次去上海,那時候還沒有上海中心,只有金茂大廈。和電視上看到的不一樣,只有在在眼前,你才能體會到它的高大。看過一段資料------140米以上的高樓,上海世界第一多。結對是中國的驕傲。

關於上海人,大家不要有偏見。就像潘石屹說的“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永遠大過地區和地區之間的差別”有特別有好的上海人,願意幫助別人,非常有禮貌,從內心尊敬他們。也有看不起外地人的,應該是自己也混的不怎麼樣,請大家原諒他們。也有根本就不是上海人的假上海人冒充上海人,歧視外地人。我生活一段時間後來知道,他們一般是安徽,蘇北的農民。我不歧視他們,但也不要敗壞上海人的名聲。

我,一個北方人,還是非常喜歡上海的,文化豐富,信息流暢,南京路上外國人佔了一半。交通發達,警察也非常負責,全國來說能排第三,北京,廣州更好。

就是有很多臺灣人很討厭,假裝自己很文明,整天要求這,要求那。我想對臺灣人說一句沒人請你們,實在無法容忍可以走,絕不會留你吃晚飯。臺灣人在上海據說有一百萬反正整天都能碰到。

上海人其實非常包容,南來的,北往的都有在上海發了財的,這足以說明上海人比一些小地方包容,也許上海有歧視你的,但一般不會有欺負你的。你就像在自己的家鄉一樣發展,總之非常喜歡上海,老歡喜嘍。


手機用戶67182104039


真正的上海人,應該是清未民初到上海的那代人的後代,這些後代人基本上居住生活在上海的郊區。還有一部分是1843年上海開埠前後,居住在原上海縣,即上海原南市區的上海最早的土著居民。這些早期的移民,才是上海的真正土著居民。上海解放前後由蘇、浙等地到上海的人,基本上是來做生意人,嚴格意義上還不能算是真正上海人。那些早期來上海的上海土著居民,為人



誠實,厚道,勤奮,耐勞,好客,這些土著人沒有那些自以為上海人的精明,自私,小氣,摳門,所以,造成好多人對真正上海人的誤解。


徐國良律師


上海人給我的感覺是精明強幹,比較務實。可能是地理區位優勢加上得天獨厚的經濟條件,上海一直被稱為東方巴黎,魔都。所以上海人的眼光都比較超前,思想前衛,思維方式也要比一般人高出一等。中西文化的融合造就了獨特的海派文化。這種文化塑造了上海人精明幹練的品質。但是上海人也比較排外,在他們眼中,只有上海本地人才算是城市人,對於所有來上海的外地人都覺得是鄉下人。在骨子裡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距離感。沒辦法,人家有驕傲的資本。精明的上海人也欣賞外來人,那就是你要非常的務實,不在他們面前玩虛的,除非你的那點小聰明小伎倆可以玩得非常高明讓他們佩服。如果你以實在厚道務實來贏得他們的欣賞與尊重,你還是可以融入這座城市裡的。



王秋禾


上海人…精明能幹、男人疼老婆、家務事一把手…女人操持家務一把好手精打細算,會打扮、個個覺得自己就是小公主、走出來有模有樣…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除上海以外的來上海都說、上來、去上海以外的地方都說、下去…

小時候因為伯父家在上海、全家每年都要去上海小住幾天、所以多少曉得一些……

曾經有一年住虹橋機場的一個賓館,那時候浦東機場還沒有呢,在前臺要交一千元定金、明明給了一千、那個女服務員竟然用上海話對另一個女服務員說、算伊900吧,她以為我聽不懂上海話呢,她不知道本人地地道道的蘇州人、怎會聽不懂上海話?不要說你上海話了、本人還會說五個地方話、會三國外語呢…我說你再點一下、應該是一千吧。她重新點了的確是一千。

打這以後,上海人在本人眼裡多多少少打了折扣…那個賓館進門處、牆上還掛有模範單位好幾個金牌,不知怎麼評審的?


小小綠葉開滿園


貼一篇我自己的隨筆吧


首先說明,我對上海人沒有偏見,我最鐵的哥們是上海人,曾經共事過的同事也有很多是上海人,交往很融洽,我自己是武漢人。


上海人是永遠也不會這麼想問題的。


上海人一定就富裕嗎?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上海一定很富裕,不然也不能叫魔都。


任何一座富麗堂皇的都市,支撐它的,絕對不僅有衣著鮮亮的白領金領,還有更為廣大的默默無聞的人,他們註定很難被銘記。


都市的霓虹映照在每個人的臉龐,而能享用它的,註定是少數。


這個魔咒一樣適用於上海。


讀過不少作家筆下的上海市民生活,可以說,並不如外界想象般那般寬裕,無論是收入,還是居住面積。


曾經聽羅胖講過一個例子,有外地人去上海朋友家做客,住在弄堂裡,早上起床多佔用了水龍頭一會兒,就遭到了諸多白眼。


這個事可以被用來說明上海人斤斤計較小心眼,但上海人有自己的邏輯。水龍頭就這麼幾個,你要用我也要用,那好,大家輪流用,你算好時間我也算好時間,誰也別佔誰便宜。


所以,這個故事的表裡是完全相反的,表面看,你會覺得上海人愛佔便宜,但恰恰相反,他們計較的原因是為了不讓自己被佔便宜也不佔你便宜。


當然啦,有便宜不佔那啥啥啥是通行全國的古訓,這個板子你打誰都行,只不過打上海人似乎總能被賦予額外的意義。


北京人所不能理解的,包括其他地方的人,是上海人那種對於生活的饑饉記憶,他們似乎永遠在奔忙永遠為了多扒一口飯而神色緊張奔波不停。


“至於嘛,吃不好還吃不孬?”


“至於,儂不曉得,真的至於。”


上海人的生活節奏是分為三段論的,先為生計而奔波,畢竟哪怕是上海本地人,混生活也是不易的,要知道,他們的對手來自全國各地啊。


漸漸的,發現凡事精打細算,開源節流,這就是來錢的基本姿勢啊。


如果說北京人做份差事,是為了那種感覺,被需要。那上海人做差事,真的就是把生意經悉數傾盡到這事裡去,那是真的做生意。


但無論怎麼忙,上海人還是要給自己一方小的天地,音樂也好,咖啡也罷,燈飾也好,花卉也罷,必須給自己留一點小而雅的趣味,忙碌裡無法言說的心情,全旖旎在那物品的精與雅裡去了。


大蔥侃侃侃


上海人?

在上海工作過一段時間,離職後也偶有出差到上海,倒是有幾個同學一直在上海打拼。

其實上海人和大多國人一樣:

年輕人抱怨老一輩不理解工作的辛苦,公交車上催著讓坐也就罷了,晚上還在小區廣場吵得不行;

而老一輩也經常語重心長的說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學生們越來越不服管教,當然他們認為那是體罰;

老師還是喜歡吐槽“你們這一屆學生不行啊“。

上班族像工蟻一樣忙忙碌碌,揹著房子、車子踽踽前行;

老闆跟員工們講市場經濟,講狼性文化,講理想,就是不講工資。

活躍在園區的創業者,天天舌燦蓮花,把自己比作馬雲喬布斯,然而要是半個月內拿不到投資就要滾回老家了;

騙到A輪投資的創業者,先給團隊每人買輛車,再租一套豪華的辦公室,然後接著準備”B輪招騙書“。

......

上海人沒有多麼臉譜化,你可以在最繁榮的地段數著豪車,也可以在市井看人們嬉笑怒罵;可以在公園看到打太極的老頭,也可以在天橋看到乞討說唱......

總之,你是哪個階層的人,決定你見到的是哪些人!


謀略無雙鬼谷子


我是75年上海兔,幼時經歷過喝醬油湯,豬油炒飯的日子,現在房子幾套,沒有貸款,最大的感觸是,我們年輕時買房便宜,努力後守住資金有錢時多買幾套房,現在生活會毫無壓力,而我們這一代還有很多保守的人,沒買房的,現在就更亞歷山大,因為已經步入中年,還貸壓力更大,而對於現在新上海人,那麼大的貸款壓力,實在感覺活的很辛苦,希望上海房價迴歸理性!

對於排外,看不起外地人,真的沒有,只要大家講文明講禮貌,上海人還是尊重每一個人,不管是哪裡人,哪怕是外星人!

上海男人,大多數對老婆都是寵愛有加的,可能是代代相傳吧,男人願意養家,也願意承擔一定的家務的!

80後,90後的上海人,可能比我們70後的思想更開放點,但是,沒有吃過苦,還需要時間的磨練才可以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總之,上海人比較務實,不矯情!博愛!比較快速接受先進 ,優秀的思想觀點!還有就是,生活節奏太快,上海人去過成都了,才知道原來可以把工作和生活過的這樣悠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