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中的李維傑到底是怎樣的父親?


“我沒有什麼本事,能做的只是擋在你們前面。”

——《 誤殺》李維傑

圖片/網絡

剛剛去電影院看了《誤殺》這部電影,本以為就是一個普通的翻拍劇,沒想到卻很精彩,讓人不僅拍手稱好,值得一看。

這部電影上映三天票房突破2個億,貓眼評分9.5,淘票票評分9.3。電影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導演,肖央主演,雖然是翻拍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但是無論是從演員的演技細節還是電影製作方面,都堪稱經典,看後令人回味無窮。

《誤殺》中的李維傑到底是怎樣的父親?


《誤殺》主要講了李維傑大女兒平平在參加夏令營時被市長兒子素察強暴後,並拍了視頻威脅她再次就範,膽小怕事的平平答應了與他在倉庫碰面,不料被發現她有異常情況的媽媽逮了個正著,不想平平再次受到傷害,兩人開始起了爭執並廝打在一起,平平為了奪素察手機,不慎將素察誤殺了。

而得知這一切情況後的李維傑在第一時間想對策,利用他所看過的偵查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開始迷惑警察,製造不在場的證據,讓並鼓動周圍的朋友鄰居一塊幫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幫助他的家人瞞天過海,免受法律的懲罰。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人感動得地方就是肖央把李維傑這個父親形象演活了,很深入人心。

《誤殺》中的李維傑到底是怎樣的父親?


那麼,李維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父親?

他是一位不善與孩子交流的都市父親

《誤殺》中的李維傑和妻子阿玉移民到泰國後,自己經營一家網絡公司,掙錢不多,家庭開支甚至有些拮据,和大多數都市父親一樣,面對家庭開支是能省則省,尤其是他認為不重要的花銷,能不花則不花。

當他的女兒平平提出要參加學校裡的夏令營活動需要600泰銖時,他雖然在吃飯的時候當面拒絕了,但是等到了晚上卻又在女兒的夏令營活動簽上了字。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被感動:多像自己的父親啊!嘴上說著拒絕卻在行動上表示支持,父愛如山就是這般模樣!

李維傑和我們身邊的父親一樣,整天忙著工作,賺錢養家,平時疏於對孩子的溝通交流,當他發現女兒平平總是習慣一個人把房門關上,看到離自己越來越疏遠的女兒,他想拉近與她的關係時卻發現無從下手,交流都變得很困難。

他嘗試過很多辦法,卻沒有什麼效果,以至於後來女兒被下藥強暴後,都沒能在第一時間告訴他,向他取得任何的幫助,而是一個人偷偷地害怕,擔心。

其實,這個時候的女兒平平如果跟李維傑說明一切,或許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的再次發生,她也可以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讓施暴者接受法律制裁。

《誤殺》中的李維傑到底是怎樣的父親?

美國的一項心理研究表明:長期缺乏與父親交流的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變得懦弱和膽小。

李維傑在女兒成長過程中缺乏交流,導致孩子對他的不信任和安全感的喪失,這是生活中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也是現實中每一位父親的縮影,父愛的缺乏導致孩子出現很多心理層面的衝擊,而缺乏父愛極有可能會造成孩子患上一種叫做“缺乏父愛綜合徵”的心理疾病。

所以,心理學研究領域裡的“父愛在位”理論主要是從家庭系統的角度描述父女關係的一種動力學模型,能給孩子帶來諸多好處,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展。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建立一種父愛在位的父女關係呢?

做孩子內心的父親(The Inner Father of the Child)

其實,孩子受父親影響深遠,做孩子內心的父親很簡單,能和孩子吃到一起,玩到一起就夠了,讓孩子體會到濃濃的父愛。

親密的父女關係(Relationships with the Father

一個溫暖慈愛,感情親密的父女關係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首要條件,而親密關係是所有情感的核心要素。

表達和溝通(Express and Communicate)

願意表達的父親更能善解人意,孩子也願意將任何事情說明,多關注孩子的一切並對孩子多鼓勵和交流,能幫助孩子形成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勇氣和信心。

所以,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希望平時不善交流溝通的每一位父親,都要改變父愛的方式,多交流,多溝通,給予孩子解決問題的力量和勇氣。

《誤殺》中的李維傑到底是怎樣的父親?

他是一位有擔當和負責任的好父親

當《誤殺》中的李維達得知事情的真相後,對害怕的女兒說:“別怕,有爸爸在,一切都會沒事的。”

他冷靜分析了出事前後的一切細節,並把會出現的情況和問題一一告訴了女兒和妻子,讓她們配合好,他一個人設想並計劃了此事所有的細節,不逃避,不怨恨,替女兒抗下了所有的爛攤子。

電影《喬凡蒂的爸爸》中曾說:當意外來臨時,第一時間來拯救我們的,還是那個被叫做爸爸的男人。

這樣一位敢於為女兒承擔責任的父親,也是很多人的父親:孩子出了事,衝在前面解決問題的永遠是父親。

電影中有個細節:當李維達一個人走出家門,準備處理施暴者的手機和他的車時,特寫鏡頭特拍了他的背影,雖然背影有些狼狽但卻偉岸筆直,這個時候的他其實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萬一事情敗露,他就會抗下所有罪行。

在電影結尾的時候也證實了這一點:在懺悔塔下,他對素察父母的那句話“當女兒第一次受傷害的時候,我未能保護好她,我不會再給他第二次傷害我家人的機會。”

《誤殺》中的李維傑到底是怎樣的父親?

一個有擔當的父親,當災難來臨時,可以承擔起所有的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這樣的父親能給人足夠的安全感,讓人信任和親近。

平平也因為父親在此事中的擔當和勇敢,變得願意相信他,信任他,兩人的關係也隨著劇情的深入,一步步加深,最後站在統一戰線上,一同協助父親完成瞞天過海計劃。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每個人都有歸屬和愛的需求,這種需求必然是建立在安全需要的信任基礎之上。

正是這種歸屬感和愛的需求,當父親李維傑開始謀劃一切的時候,平平選擇了完全的相信和依賴,並且在這一計劃中配合得天衣無縫。

心理學中信任關係的重新建立是從依賴開始的。女兒平平對父親的依賴感除了天然的親情成分外,還有劉維傑在事發後無條件地承擔和負責任,讓她在最無助的時候得到安慰和幫助,並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

所以,跟父親關係不好的平平,重新選擇了對父親的信任。

《誤殺》中的李維傑到底是怎樣的父親?

為了給小女兒做好榜樣,他選了自首

當李維傑的瞞天過海計劃圓滿成功的時候,大家都以為這件事就這麼結束了,甚至連他的妻子和女兒平平都露出了劫後餘生輕鬆的表情。

可是,當他看到小女兒安安的滿分成績的時候,他的表情一臉凝重:參與這項計劃的小女兒,在經歷過所有事情之後,竟然學會了撒謊:那張滿分的成績單其實她用塗改液塗改過的,因為李維傑說過只要她考滿分就給她買口琴。

面對小女兒的撒謊,他並沒有戳穿她,而是想用行動去影響和改變她,讓她重新樹立自己的人生觀,所以他選擇了去警察局自首,並告訴大家事情的真相。

心理學家詹姆斯.鮑德溫曾說,即使有的孩子不聽父親的話,卻很擅長模仿父親的行為。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李維傑不想讓小女兒安安活在這件事情的陰影裡,避免她以後撒謊成性,步入歧途,所以,他在所有人的不解和質疑中,選擇澄清事實真相,接受法律後果。

《誤殺》中的李維傑到底是怎樣的父親?


李維傑為了讓兩個女兒正常健康成長,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他都在努力保護她們。他為大女兒平平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讓她知道,不管之前經歷過多麼恐怖的事情,都不要畏懼和害怕,為惡者終會受到報應和懲罰;他用自首向小女兒證明,撒謊或者掩蓋事實真相併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的,人要有內心的準則和底線。

這樣一個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好父親形象深得民心,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父愛和家庭”的深度思考。

導演柯汶利也曾在採訪中表示:“這是一部有溫度的犯罪電影,也是一部父親努力拯救女兒的家庭教育電影。”

《誤殺》中的李維傑到底是怎樣的父親?

寫在最後

知乎上有人問:父愛究竟是什麼?

有人說,父愛是大樹,當風雨來臨的時候,能為家人遮風避雨;

有人說,父愛是太陽,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光芒;

還有人說,父愛是山,無論經歷過什麼,他會一直偉岸筆直。

《誤殺》中的李維傑帶我們認識了一個平時沉默寡言,遇見事情後又勇於承擔一切並且願意犧牲一切的偉大的父親形象,看完之後,這樣的父親怎麼不讓人覺得熱淚盈眶?

就像李維傑在電影中所說:“雖然我沒有什麼本事,能做的只是擋在你們前面。”這句話恐怕也是天下所有父親的心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