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融消金重啟增資,三大股東放棄認購

華融消金重啟增資,三大股東放棄認購

這是《中國經營報》為您分享的第962篇原創文章;我們只發有態度,有乾貨的原創。

華融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消金”)的兩年前規劃的增資再現新動態。

12月13日,合肥百貨(000417.SZ)公告稱,華融消金近日擬繼續實施2017年時未完成的增資計劃,並對計劃做出變更,擬以1元/股進行增資,總計增資 3 億元。

根據2017年年底華融消金計劃增資時的公告顯示,包括合肥百貨在內的4個股東擬參與對華融消金的同比例增資擴股,將其註冊資本由 6億元增至16 億元。然而,此次增資最終並未實際實施。

對於此次增資額較2017年計劃的10億元有所減少是否會對公司的經營計劃有所影響等,華融消金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次增資是滿足業務發展需要所開展的正常工作。未來,公司將按照審慎經營的原則,持續穩健合規發展。”

01

10億“縮水”至3億

华融消金重启增资,三大股东放弃认购

根據公告,為緩解資本充足率壓力,防範流動性風險,進一步促進業務發展,華融消金擬實施增資擴股。此次增資完成後,華融消金註冊資本調整為 9 億元。

由於另外3名參股股東均放棄本次增資的優先認購權,控股股東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擬自行全額完成本次增資。

合肥百貨公告表示,鑑於消費金融公司目前資本結構依然不夠穩健,信用風險尚未得到完全排除,且經營效益處於下行階段,在監管政策趨嚴的外部環境下,未來發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經綜合考慮,公司擬放棄本次增資的優先認購權。

作為股東方,合肥百貨放棄增資所提及的資本結構不穩健、信用風險尚存等多項問題,將給華融消金帶來怎樣的影響?

對此,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告訴記者,此處所指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的外部融資構成,包括股東借款,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貸款等,一旦信用風險較高,外部金融機構就不敢為其提供相關服務,因此,資本結構只能來源於股東。

其進一步表示,通常消費金融公司主要依靠外部融資進行放款,如果信用風險較高,不僅會侵蝕公司盈利,而且會減少資金來源。

記者還注意到,對比2017年年底時華融消金最終並未完成的增資計劃,此次增資額由兩年前的10億元減少至3億元,且其他3位股東均未出資。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他股東放棄增資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公司的業績下滑,根據合肥百貨公告中提出的多項問題來看,華融系的信用問題也在股東方考慮範圍內,因此應是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放棄了認購。

另一方面,王詩強表示,增資越少外部金融機構對公司的信心越低,獲得融資也就越少,越不利於公司處理不良,解決公司的問題需要的時間越長,公司想快速恢復業務,增加營業收入的難度越大。

02

採取謹慎策略

根據華融消金的半年報,上半年稅前利潤-2.337億元,同比下降527.2%,淨利在19家消費金融公司中墊底。彼時,股東合肥百貨還在2019半年度報告中指出,華融消金報告期內確認投資損失為403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近 5000 萬元,使得公司利潤受其影響較大。

而最新的財務數據顯示,華融消金第三季度營業收入 0.8億元,淨利潤-1.88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0.75億元。對此,業內有觀點認為這與華融消金頻繁更換高管有關。

對此,王詩強認為,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高管頻繁變動與公司盈利不理想通常有很大關係。上述業內人士則表示,公司的虧損與高管的更換有時會形成惡性循環,經營虧損更換高管後,高管可能有新的經營思路,但時常轉變思路也可能對盈利造成影響。

詳細看華融消金近年的高管更換。天眼查顯示,公司2017年至今的變更記錄共有11條,其中10條為高管或負責人(法人)的變更。法人方面,華融消金成立初期由張宏亮擔任法人,2017年1月更換為賈傳寶,今年8月又更換為柳旭斌。

在最近的這次法人更換後,高管團隊也隨之有了大規模變動,共有5位高管退出公司,新增包括柳旭斌在內共6位高管。

另記者從華融內部瞭解到,目前華融系的主體策略是將精力集中在存量業務上,不對業務規模進行大力度擴張。從華融消金的財務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放款 178.20億元,期末貸款餘額 54.80 億元。對比而言,華融消金2018年全年累計放款

304.47億元,年末貸款餘額 77.77億元。

是否目前華融消金的經營策略與記者獲悉的相同?對此華融消金方面沒有給予回應。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華融消金目前最大的難點仍然在解決信用問題上,新換上的高管團隊在信用問題沒有解決前一定會保持謹慎的態度。特別地,從此次增資3億元也可以看出,華融消金在整個華融系版圖中只是很小的一塊,目前最優先的任務一定是將存量業務穩住。至於需要多久時間可以“重新振作”,還是比較難估計的。

記者:蔣牧雲

中國經營報旗下垂直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全媒體平臺。已經入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網貸之家,新浪財經頭條、網貸天眼、網易、騰訊等媒體平臺。致力於為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和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