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街連著水,水連著橋。後宰門街和百花洲一橋之隔,舊時街道名字正是百花橋街。這一片區不僅景色怡人,若是追溯歷史,更是有不少文人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足跡。百花堤正是曾任齊州知州的曾鞏所建,明代後七子李攀龍在這裡建設白雪樓更是名聞遐邇。民國時期,胡適還曾到後宰門街書店內買過書。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北宋熙寧年間,大文學家曾鞏調任齊州知州。曾鞏深愛濟南的山水,為濟南建設了諸多水利工程並留下了大量吟詠濟南山水的詩文,百花堤就是曾鞏所築。宋時的百花洲,比現在大得多,水中有小島,名為百花臺。百花臺因百花得名,又因曾鞏是江西南豐人,所以亦名南豐臺。夏天的百花臺周圍花木扶疏,流水潺潺,古人有“百花洲畔結茅宇”“窗外暮聽明湖雨”的詩句。曾鞏遊覽此地,曾寫《百花臺》詩讚美: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採舟。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以武陵遊。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據說,在明代以前,後宰門街的名字就叫百花橋街,因為跨過百花橋就是這條小街。不過只因聲勢浩大的德王府建設,才改了街道的名字。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明代著名文人李攀龍是濟南人,在陝西提學副使位上辭職歸裡後,於百花洲建一三層樓房,隱居於此,名白雪樓。據說此樓有三層,底層為客廳,中層為書齋,上層為其愛妾蔡姬的閨房。因為該樓建在四面環水的島上且無橋可通,僅一小船往返其間,訪問的客人要先在岸上通報姓名,李攀龍在樓上看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才解船相迎,否則拒之不恭。倘有官員來訪,一律不見;若是文朋詩友,他則親自撐船迎接。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傳說,李攀龍的小妾蔡姬善烹調,她做的蔥味包子,蔥香濃郁而餡中無蔥。有文友至白雪樓,蔡姬常以蔥味包子饗客。李攀龍死後家道寥落,其子孫“僦居窮巷,託跡浮萍”。百花洲白雪樓數易其主,至明萬曆年間詩人王象春購得時,僅剩茅屋數間和“白雪樓”一塊匾。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王象春本是桓臺人,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後因剛直而免官歸田。他認為“北地風景似江南者,自齊城之外並無二地”,所以移家濟南。王象春將白雪樓重新修葺,更名為“問山亭”。王象春泛舟明湖,僅用4個月時間即寫出《齊音》一書(又名《濟南百詠》),收錄107首七絕,全為吟詠唱頌濟南之山水名勝、節俗傳奇、史事人物等,被時人贊為“況歷舊無專志,今百詠所載,千秋之作備矣”。胡適曾在後宰門街用六角錢買了兩本書。


  街角乘涼的幾名老人說,瞿秋白的父親瞿圓初,曾住在該片區的岱宗街23號。據有關史學資料,瞿秋白之父名瞿世瑋,信奉道教,道號圓初,通醫藥,擅山水畫。為謀生,瞿世瑋到濟南投奔曾擔任過山東樂陵縣知事的同鄉王璞生,做了王府的家庭教師。這王府便是原娘娘廟街15號,後改為岱宗街23號。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這條街上的書店很多,其中有一家“後宰門書店”,以經營古文書見長,1922年,著名學者胡適曾經兩次來到濟南,講學之餘,他忙裡偷閒經常到濟南的老城書店裡淘書。據《胡適日記》記載,1922年10月18日中午,他在悅賓樓飯店吃完了午飯,信步來到後宰門書店,只花了六角錢,便購得了石印李文田《元秘史注》和洪鈞的《元史譯文證補》兩書。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因後宰門街西連文廟,東靠縣學,北面又多是學堂,頗具文化氛圍,街上曾經有幾家在濟南很有名氣的書報館及書店。同治年間私營的山東書局,1902年改由官府出資招商經營,改名山東官書局,地址就在這條街的路南。1922年2月又轉由私人經營,並遷至院西大街(今泉城路西段)路北,主要是刊印發售書籍業務。這裡還有家“大公石印館”,系1905年由山東工藝局總辦沈景忱創辦,以印刷4開版的《簡報》著稱,又名簡報館,這是山東第一家石印館。因該報發表了許多振興實業、抵禦外侮、收回權益的進步言論,成為當時濟南最有影響的報紙之一,最多時發行量為4萬份。後來由於辦報人日漸保守,又不善經營,1929年7月停刊。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舊時人文事……

此外,百花洲展示區內還設有紀念濟南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的思敏街,記載於北魏年間的流杯池子街等。另外,就在距離後宰門街數十米的曲水亭街8號,還有被譽為“蒲學研究第一人”的路大荒的故居。在泉水邊的這間小屋裡,路大荒研究整理出版了100多萬字的《蒲松齡集》。

攝影:照相的老King、何延海、董點攝影、王琴、兵哥捕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