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產業所所長羅佐縣
在12月19日由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主辦、伍德麥肯茲公司協辦的《2020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發佈及研討會上,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產業所所長羅佐縣指出,即將過去的2019年是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經濟增速下降,能源低碳轉型面臨壓力的一年。天然氣作為清潔低碳能源,在這一年的推廣和利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國內外天然氣市場整體表現出穩中有降,降中有變的發展格局。
2019年天然氣市場整體運行特點
一是消費規模繼續保持增長,但增速一改常態出現顯著下降。2019年按照熱值計算全球天然氣消費3.79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增速降低了1.9個百分點。亞洲的天然氣消費增速由8.4%將至4.4%,下降4個百分點。中國2019年消費增速降至9%左右,同比下降近9個百分點。按照2018年增速測算,2019年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速下滑對亞洲需求增速下滑的“貢獻”是2個百分點,權重在50%。2019年中國天然氣消費佔到整個亞洲的39%,亞洲和世界的天然氣需求增長情況如何很大程度上已經取決於中國。
二是天然氣貿易流向出現重大變化。亞洲本是需求增長聚集地,但在日本韓國國內政策今年出現重大調整,日本重啟核電以及煤電顯著降低了天然氣需求強度,韓國的能源替代政策也對天然氣需求產生擠出效應。中國受內需不足以及出口下降影響,工業用氣需求增速由20%降至10%;發電用氣受氣價增長等因素影響增速由20%將至5%。政策方面,中國繼續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的發展思路,穩步推進煤改氣工程實施,有效控制了短期內天然氣過快增長。中日韓三國天然氣需求趨緩使得大量LNG氣源流向歐洲。歐洲碳交易價格的提升以及煤電替代吸納了部分新增氣源,同時儲氣庫也有接收。2018年歐洲的天然氣需求增速在歐洲發展核電情形下出現了負增長,而2019年出現了由負轉正的大幅躍升,但經過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歐洲在該年度的天然氣消費總量並沒有比處於高點的2017年增長多少。歐洲的天然氣消費已到平臺,2019年的消費多少有些透支的成分在其中。
三是天然氣定價機制出現重大變化,之前與油價掛鉤的定價機制遭受衝擊。2019年3月份之前,東北亞市場天然氣貿易長約價格一直低於現貨價格,但自3月份之後出現逆轉,現貨價格開始低於長約價格且缺口逐月拉大,最高時期二者價差接近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歐亞市場表現互為因果,悲觀市場預期瀰漫歐亞。2019年東北亞市場現貨價格開始和油價脫鉤,同時天然氣貿易出現了日本城市燃氣公司與殼牌簽約為期10年的天然氣貿易事件,氣價開始與煤炭價格指數掛鉤。
2020年天然氣市場展望
氣價處於低位運行區間。基於歐洲天然氣消費到平臺的判斷,預計2020年天然氣貿易流向再次轉向亞洲,但亞洲既定需求格局下吸納能力有限,導致天然氣現貨價格進一步下行。美國天然氣產量繼續保持增長是撬動這一變局的重要力量。大公司參與頁岩油氣生產的效應估計還將持續若干年。鑑於美國天然氣需求增長空間有限以及頁岩氣生產的低成本,美國天然氣出口意願會不斷強化,LNG產量繼續增長。但是目前美國的LNG出口已經遍及近30個國家,貿易戰中美互加徵關稅之後美國出口中國的LNG的路徑被切斷。日韓對美國的天然氣出口吸納能力有限,美國企業會更多的將目光轉向歐洲,出口流向歐洲對既定供應歐洲氣源產生一定的擠出效應,北溪2管道和土耳其管道開通更加強化歐洲供應充分預期,競爭白熱化,進一步拉低價格。
LNG項目投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2019年全球LNG最終投資決策項目規模創歷史新高,2020年將繼續保持較高的投資水平。鑑於過去兩年價格低迷以及供應充分,估計在2020年之後全球液化天然氣FID項目數量會趨於下降,主要原因是投資商對市場未來走勢持悲觀預期起到了決定性影響,有關LNG項目投資可能迎來短暫靜默期。但是之後將再次出現增長,理由有如下方面:
一是俄羅斯和卡塔爾以及美國形成的三足鼎立供應格局會對世界天然氣市場供應形成衝擊。美國長期出口增長几成定局。俄羅斯目前LNG產量佔到世界10%,大約在0.36億噸,但俄羅斯的中長期計劃宏大,預計到2035年前後突破1億噸。卡塔爾目前的產量是0.7億噸,其發展規劃是到2027年液化天然氣產量達到1.2億噸,旨在將丟失的市場份額找回來。面對資源大國的強勢出擊,新興資源國斷然不會袖手旁觀。表現在即便面對低氣價,也要想法設法去發現和鞏固市場,此情形有些類似當前OPEC成員國在減產方面的不情願,這是其一。其二是未來天然氣需求增長點在亞洲國家。亞洲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氣價承受能力有限,只能接受低氣價氣源,這是既成事實。資源供應國必將逐漸意識到題目所面臨客戶的支付能力,放棄產能建設就等於放棄市場。其三是替代能源快速發展給天然氣留下的發展時間並不長。一旦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起來且具有在低成本下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消費主體對天然氣的依賴程度勢必顯著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將成為天然氣價格的天花板,這一點資源國也會逐漸意識到。
總而言之,資源國若將天然氣定義成富貴能源,斷然不會獲得市場。因此在經歷了2020年之後可能的觀望之後,全球範圍內的LNG項目上馬速度將出現重新增長,呈V字形變化路徑。
國內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完善步伐加快。天然氣市場的變化為國內天然氣消費創造了條件,國內消費者可以充分分享國際市場的紅利。與此同時,國內改革與發展力度加大,天然氣自給水平提升,改革為天然氣消費創造了條件。國家管網成立以及中俄管線開通加快國內市場格局重構步伐,區域市場逐漸形成成為市場化的重大標誌。區域市場的形成能夠實現氣源就近消費以降低天然氣輸送成本以有效降低天然氣終端消費成本。這些年國內的系列改革特別是政策的出臺基本上針對這一終極目標。
目前國內已形成中亞、中俄、中緬以及海上LNG進口等完善的天然氣通道,加上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加大,未來國內將形成多點開花的多氣源供應局面,昔日長距離輸送氣源的天然氣市場運行模式需要作出相應改變,以進一步增強天然氣使用的經濟性。區域市場形成的條件之一是天然氣的利用不再受到過多的限制,為此天然氣利用政策做出調整,同時區域市場的形成可能催生新的交易中心。2020年及其之後的年份這些變化將逐漸出現。
2019年面對天然氣需求增速下降,部分領域消費大幅跳水現象,業內不同程度出現一些隱憂,發展天然氣的信心有所動搖。筆者的觀點是儘管增速下行,但國內天然氣的需求增速高於其他能源,中國近二十年的需求增速高於全球,天然氣想好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是一片 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中國經濟調整迴旋餘地大,使得天然氣在中國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需要正視天然氣主體能源地位培育進程的複雜性和艱鉅性,需要克服供給側、需求側改革的系列挑戰方能講好天然氣的故事。培育天然氣主體能源地位須慎始敬終,行穩致遠。
閱讀更多 中國石油石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