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熱”在開封

當前,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如何讓廣大老年人在衣食無憂的同時,享有更加豐富健康的精神生活,是值得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早在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對加快發展老年教育、擴大老年教育供給、創新老年教育體制機制、提升老年教育現代化水平作出部署。

“壯心未與年俱老”。如今,“老年教育熱”在開封悄然興起。

精神養老需求旺 老有所學成風尚

12月16日7:30剛過,王玉芬就騎自行車從五一路的家中出發了,她的目的地是位於西環路與向陽路交叉口的市老幹部大學。來到這裡,王玉芬和其他老人一起,學習聲樂和繪畫。

這樣的學習,王玉芬已經堅持了5年多。“從零開始,現在我都會識五線譜了。”說起這些年的收穫,63歲的王玉芬像孩子一樣開心。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這是諸多像王玉芬一樣的老年人的選擇。在開封,“老有所學”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退休後的首選。

今年5月,李貴生從我市一家事業單位退休後,比他早退休的朋友告訴他,退了休千萬不能閒著,建議他趕緊到市老幹部大學報名上學。“同齡人、同興趣、同時間,老幹部大學遠遠超越了跳舞唱歌的單純教學,更是老人的精神寄託。”跟著朋友“旁聽”了幾節課之後,李貴生心動了。

12月17日上午,記者來到市老幹部大學,剛剛走上四樓,就聽到從一間教室傳出來婉轉悠揚的歌曲聲,推門進去,只見近百名銀髮老人正和著悅耳的琴聲,齊聲唱著經典老歌。再來到隔壁一間教室,絲絲的墨香迎面而來,十多位老人正認真聆聽書法教師講授書法的技巧。

作為開封老年教育最早、最大的平臺,市老幹部大學已經走過32年的辦學歷程。“開封市老幹部大學創辦於1987年,在2018年遷入新校址,教室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教學環境、教學面積得到改善,可同時容納1000餘人上課。”市老幹部大學教學部主任黃亮告訴記者,市老幹部大學的服務對象從離退休老幹部擴展到我市各行各業的老齡群體。

“老幹部大學讓我踏入了書法這道門,退休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了。”說這話的是70歲的王俊臣,他在市老幹部大學已有10年學齡。退休前,王俊臣一直喜歡書法,但由於時間所限,加上缺乏專業指導,他對於書法僅僅停留在“喜歡”這個階段。退休後,王俊臣雷打不動去市老幹部大學上書法課,接受專業書法教師的指導。經過刻苦學習,王俊臣終於成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作品在國內書法比賽中榮獲多項大獎。

和王俊臣一樣,70多歲的徐秀梅也在市老幹部大學學到了專業的技能。在安徽省舉辦的全國老年大學“太白杯”書畫大賽中,徐秀梅的國畫作品獲得唯一的最高獎——金獎。由於專業技能優秀、德藝雙馨,徐秀梅被開封市老年書畫研究會選為副會長。

“一到報名季,我們這裡的學習名額非常搶手。有很多老同志都是上十幾年不願意畢業的。”說起市老幹部大學的一些老學員,黃亮印象深刻。多年來,市老幹部大學已形成了以書畫教學為重點的“特色建校、特色立校、特色興校、特色強校”的教學方針,到目前為止,學校先後開設了書法、國畫、油畫、素描、硬筆書法、篆刻、二胡、葫蘆絲、小提琴、聲樂、英語、保健刮痧、攝影、舞蹈等10個類別16個專業課程。教學班級達到90個,書畫班70餘個,佔整個教學班級的77%。整個在校學員3000餘人次,累計畢業學員將近2萬名。

在開封,老年群體日益龐大。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人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物質充裕、身體健康,他們更渴望精神生活的豐富。在市老幹部大學,很多老同志一旦入了學就不願再離開。市老幹部大學報名如此火爆,一方面說明辦學質量好,廣受老年人歡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開封的老年人在文化娛樂、教育培訓方面的需求在不斷增長且趨向多樣化。

情暖夕陽 老年教育覆蓋面不斷擴大

在邁入老齡化社會的今天,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學習需求增長較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形勢和任務更加緊迫。

國務院印發的《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已明確了老年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要以擴大老年教育供給為重點,以創新老年教育體制機制為關鍵,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質量為目的,整合社會資源、激發社會活力,提升老年教育現代化水平。對黨委、政府的角色要求,就是首先做好老年教育的規劃指導、組織保障。

心繫桑榆晚,情暖夕陽紅。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並始終堅持用心做好老年教育工作。在開封市老幹部活動中心、老幹部大學建設上,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特事特辦,投資9000萬元,高標準落實建設任務,全力打造集學習、休閒、娛樂於一體的老幹部之家。

“原來的市老幹部大學,辦學條件較為簡陋。”黃亮介紹說,新投入使用的市老幹部活動中心,佔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且位於新老城區交界處,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我市著名景區和醫院。市老幹部大學大樓功能齊全,內設多媒體、電教室、會議室、聲樂室等,一次性可供1500人至2000人開展學習、娛樂和健身等活動,為全市老年人提供了集學習、休閒、健身、娛樂以及交流溝通於一體的良好環境。

近年,我市高度重視老年教育事業,深入推進文化惠民,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用文化成風化人,大大提升了老年群體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市有關部門紮實開展各種主題文化活動,組織開展政府購買演出、河南省舞臺藝術送農民、中原文化大舞臺、“歡樂週末”廣場文化活動、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城市社區電影放映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有效滿足了不同群體特別是老年群體的文化需求,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12月17日,記者來到位於蘋果園東路的順河回族區“眾意園”社團活動中心。在活動中心三樓的一間活動室裡,伴隨著悠揚的歌聲,十幾位社區群眾正在鏡子前翩翩起舞。“我今年58歲了,每週都要和舞蹈隊一起排練舞蹈,真心感謝黨組織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活動地點。”正在練習舞蹈的李梅高興地說。在這裡,民情驛站、黨建書屋、天空農場、心理輔導室、舞蹈室、茶藝室……為該區社團活動給予場所、設備、專業教師等方面的支持,為轄區居民特別是老年人提供紅色教育、生活技能培訓、心理健康輔導等多種服務。

在順河回族區開化社區的“鄰里春風”黨群服務中心,社區舞蹈隊正在舞蹈室排練舞蹈,社區的銀髮老人正在書法室裡揮毫潑墨。55歲的舞蹈隊隊員高雲高興地說:“以前沒有這個服務中心,大家排練舞蹈都沒地方去,遇到下雨下雪天就發愁,現在有了這個舞蹈室,大傢什麼時候都能排練,很方便!”化建社區黨支部書記路紅燕說,該服務中心建成後,最高興的就是社區3000多名老年人,他們休閒娛樂有了活動場所和場地,老年生活更豐富多彩。

在龍亭區孫李唐社區,居民陳大爺一邊跟隨著手機播放的豫劇哼唱,一邊高興地說:“我的晚年生活,以前就是在家看看電視,生活很單調。但現在不一樣了,俺每天都到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下棋、唱戲、排練文藝節目,大夥兒湊在一塊兒樂呵樂呵。”社區還藉助共建單位開封大學、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的師資力量,邀請資深教師到社區舉辦知識講座。

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有效方式,也是老年人保持健康的理想途徑。為此,我市先後建設了汴京公園老年人健身中心和城牆體育公園。目前,全市晨練點、晚練點有1000多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近200萬。同時,我市積極廣泛地開展老年人健步走、乒乓球、象棋、太極拳、廣場舞、空竹等活動,連續多年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老年教育 打通人生教育的“最後一公里”

“發展老年教育”已寫進我國“十三五”規劃,在黨和政府的五年規劃中闡述和部署老年教育,這是第一次,足以說明老年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足以說明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採訪中,很多老年人告訴記者,老年教育不僅僅是老年人的事,也不僅僅侷限於老年事業,而是一個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係千家萬戶、關係社會和諧穩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重大民生問題。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快速到來,老年人這一群體越來越龐大,退休後的老年人如何展開自己的生活,則成為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而且,近年退休的老年人大多是獨生子女的家長,孩子們長大了,出國學習、外出就業,使得家庭小型化、空巢化,也讓老年人有時間走進老年大學接受老年教育。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健康和醫療條件的改善提高,一些老年人的活力和生機依然如故,他們對生活的慾望和需求不亞於年輕人。他們大多有知識、有文化、有閱歷,視野開闊,興趣廣泛,於是紛紛湧向老年大學,選課學習,希望挖掘自身的潛能,做過去想做而沒能做的事情,實現埋在心裡的願望。他們藉助於老年教育,希望能夠重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繼續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

“老年人是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老年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和老齡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老年教育工作,對社會發展而言意義重大。”黃亮介紹說,老年教育是老年人在新的社會化進程中自我完善、超越自我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動,是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素質教育活動。在科技高度發達、社會不斷科技化的今天,老年人也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實現再社會化,進入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的海洋裡遊刃有餘。從這點出發,進入老年大學,接受老年教育,則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市老幹部大學在教學中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同時引領需求、提升需求,不斷擴展延伸、放大學校教育的社會功能,把“學、樂、為、教”有機結合起來。在這裡,一屆屆學員以校為家,勤奮好學、習書作畫,學校成為他們追求進步、更新知識、愉悅身心、奉獻社會的樂園。在這裡,有些老同志根據自己的愛好、專長,或著書立說,撰寫革命回憶錄;或潛心撰寫雜文、詩歌,謳歌偉大時代,抨擊社會不良現象;或進行司法宣傳,提供法律諮詢;或言傳身教,關心下一代成長。

發展基層老年教育 讓更多人老有所學

走進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蔡屯社區,該社區文體活動中心的舞蹈室內,一群著裝統一的中老年人正在編排舞蹈;書畫室內,幾名老年人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認真臨摹書法和繪畫;閱覽室內,也有一些老年人在讀書看報。

雖然我市為發展老年教育事業作出了諸多努力,但是在基礎提升、資源整合、社會力量參與、相關產業聯動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我市,一些市民依然沒有認識到老年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對老年教育的支持力度遠低於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很多人希望家中老人退休後僅僅幫忙在家照看小孩,認為老年教育可有可無,不太鼓勵老人重新走進課堂。

“這幾年,我堅持學習國畫,而且學費不高。加上買顏料、紙張、裝裱的費用,與我的退休金相比也不算多。但子女總說我‘把錢花在了沒用的地方’。”說起自己的學習經歷,72歲的市民陳永有些委屈。

對此,黃亮認為,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之後,老年人同樣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子女們鼓勵老年人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新的生活,有利於老年人重新融入社會,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在我市部分社區,針對老年居民開展的教育項目也存在重視程度不夠、專業人才缺乏、活動設置單一、宣傳力度不夠等問題。 “老年人上了歲數本來就不願意跑太遠的路,胳膊腿也不好使了,陰天下雨更不想出門,要是能在家門口就近學習就好了。”採訪中,家住濱河路東段的市民羅建生說。

此外,城鄉之間老年教育的差距十分明顯。在農村,留守老人生活單一,更難接觸到老年教育資源。我國《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發展農村社區老年教育,以村民喜愛的形式開展適應農村老年人需求的教育活動。

因此,做好老年教育工作,需要豐富街道社區的服務功能。“老年人學了新的知識和技能,也能發揮餘熱,有利於參與社會及社區的建設,對社會發展穩定有積極意義。”羅建生認為,社區可充分挖掘本地居民中的人才資源,以發展志願者的方式開展老年教育活動;政府部門應推動社會辦學,允許社會力量、民間資本參與老年教育,並給予政策支持。

可喜的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開封人注意到老年教育的重要性。黃亮告訴記者,近年來,蘭考縣、通許縣老幹部局以及工商銀行開封分行老幹部科等先後到市老幹部大學參觀考察,探討合作辦學的事宜。

相信隨著相關部門的更加重視以及市民觀念的轉變,開封將有更多老年人獲得學習的機會,實現老有所學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