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年的活化石:传说这种鱼靠四肢可行走,如今被端上非洲人饭桌

4亿年的活化石:传说这种鱼靠四肢可行走,如今被端上非洲人饭桌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演化到现在种类繁多、特性各异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生物走过了三十多亿年的进化之路。在漫长的时光与残酷的变迁里,一些生物诞生,一些生物灭绝,一些生物随着环境进化、变异,形成新的物种,最终呈现现在我们所见的形态。

生物的多样是地球的精彩所在,那些在灾难和变迁中生存下来的生物无疑都是这颗蓝色星球历史的见证者。在那些“历史悠久”的见证者中,有一种生存了超过4亿年的鱼类——肺鱼。有趣的是作为地球生物的“活化石”,它们没有被搬进博物馆,反而成了鱼缸里的赏玩之物,甚至被端上了非洲人的饭桌。

肺鱼不同于普通鱼类,它有两套呼吸系统,在水中时靠鱼鳃呼吸,在空气中时靠肺呼吸,因而被得名肺鱼。肺鱼的肺其实是发达的鱼鳔,肺鱼的鱼鳔结构特别,靠近食道的地方有一个开口,与呼吸道相连,可以实现空气交换,这个开口与哺乳动物的鼻孔有异曲同工之妙,被称为

“内鼻孔”

4亿年的活化石:传说这种鱼靠四肢可行走,如今被端上非洲人饭桌

约1.5亿年前,肺鱼发生高度进化,头部、脊椎、齿型结构形成固定形态,之后未再发生太大进化,保持了现在的模样。肺鱼的背鳍、臀鳍和尾鳍连在一起,前后各长一对腹鳍,很像爬行动物的四肢。肺鱼游动时,两对腹鳍摆动,如同爬行。

肺鱼会在旱季进行夏眠,寿命大约在一百年。芝加哥水族馆中曾饲养过一只澳洲肺鱼,这条肺鱼生活了90余年,被人们称为“老爷爷”,2017年寿终正寝。这也是人类有记录的寿命最长的肺鱼

世界多地都发现过肺鱼的生存痕迹,但随着海陆坏境的变化,肺鱼在部分地区销声匿迹,现在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各地肺鱼大小不一、品种繁多,体态、大小、花纹、颜色都各不相同,有的敦厚硕大、有的精小华美、有的有花纹、有的无花纹、有的宽腹鳍、有的细腹鳍,外观差异很大。值得一提的是每只鱼身上的花纹都不相同,呈现独特的艺术性,极具观赏价值。

肺鱼夏眠

一般鱼类离开水就会死亡,但肺鱼不同,它与两栖动物相似,拥有两套呼吸系统。因而在离开水以后一样能存活。肺鱼的肺上长着很多小气囊,能实现气体交换。每到夏天的干旱季节,肺鱼会被搁浅在海滩河边,肺鱼会钻入淤泥,蜷缩在洞里,将体能消耗将至最低,进入夏眠状态。

4亿年的活化石:传说这种鱼靠四肢可行走,如今被端上非洲人饭桌

肺鱼在泥中依靠肺呼吸,因此其躲藏的泥洞会留有一个小孔,以便换气。肺鱼的夏眠时间可达6个月,这6个月中,肺鱼靠淤泥的湿度维持生命,自身的营养储备消耗缓慢。当旱季结束,丰沛的雨水漫上河滩,肺鱼便随着水流回到水中,重新开始水中生活。据推测,肺鱼这种休眠状态最长可维持4年。

肺鱼因其独特的身体构造和习性而衍生出一些传说和推断。

行走的鱼

非洲流行一种传说:肺鱼能靠四肢在河边行走。行走的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肺鱼类似陆生动物的四根腹鳍。但鱼鳍的力量有限,想靠鳍支撑长而柔软或敦厚的身体行走几乎不可能。为此有人专门进行过研究,肺鱼在水中游行时,腹鳍确实可以支撑身体,像四肢一样交替动作,实现水下行走。

4亿年的活化石:传说这种鱼靠四肢可行走,如今被端上非洲人饭桌

但这种情况是因为鱼处于水中,水的浮力减轻了鱼身自重,加上鱼的呼吸作用大大减小了腹鳍的压力,所以才能实现“行走”。但到了陆地上,这种行走是不可能实现的。

肺鱼与人类的祖先

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最为普遍的一种学说是陆生动物由海洋中的脊椎鱼类进化而来。陆地上的动物以肺为呼吸器官,水中的鱼则靠鳃呼吸。海洋生物进化成陆生生物,最重要过程便是呼吸系统转变。

人们试图从鱼类中寻找人类最原始的祖先。瑞典古生物学家雅尔维克认为,陆地生物是由鳍鱼类进化而来。在此理论基础上,肺鱼因与两栖动物类似,兼有两套呼吸系统,被部分学者视为水生鱼类到陆生动物进化过程的中间产生物。

随后人们对肺鱼进行了细致研究,发现肺鱼的含氧血液和低氧血液分别循环,这种血液循环系统与哺乳动物相似。此外,肺鱼的骨骼与哺乳动物更为相近,身体有

一根主骨,分叉形成胸骨,最后扩展到鳍,鳍骨近似于哺乳动物的四肢。

4亿年的活化石:传说这种鱼靠四肢可行走,如今被端上非洲人饭桌

但肺鱼与陆生动物无论从形态、特性、生活习惯、还是从身体结构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且进化过程长达几亿甚至几十亿年,中间可能存在无数变故和可能,所以这种假说也只是一种猜想,无法被证实。

可见之处——鱼缸与餐桌

现在的肺鱼主要生活在澳洲、南美洲和非洲。澳洲肺鱼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已经被列为珍稀鱼类,非洲的肺鱼数量可观,还在作为食物被端上餐桌。

肺鱼性格温顺、寿命长、花纹独特稀有,又有着“活化石”之称,观赏价值很高,是爱好养鱼者的宠儿。一些易于繁殖的肺鱼在市场上很常见,稀有的肺鱼则价格昂贵,难得一见,澳洲肺鱼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4亿年的活化石:传说这种鱼靠四肢可行走,如今被端上非洲人饭桌

非洲的肺鱼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原住民以捕猎维生。肺鱼在旱季会躲在沼泽或河床的淤泥中休眠,捕捉便利,因而成了一种常见的季节性食物。捕捉肺鱼时,原住民循着泥中留下的孔洞挖掘,翻出的肺鱼带回去,放在水中养几天,让它将体内的脏污代谢出去,再进行烹饪。常见的做法是将鱼裹上面糊,烤制食用,口味鲜美,很受喜爱。

肺鱼独特的呼吸方式允许其夏眠度过旱季,保证了它的生存和繁衍,但这也给人类的猎捕带来了便利。由此可见,能躲过数亿年的自然变迁的,未见得能躲得过砧板屠刀。肺鱼是否是陆生动物或者人类的祖先我们已无从追溯,但及时保护、预防其灭绝却是人类力所能力的,至少不能让它委屈在我们的鱼缸里或消失在我们的餐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