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

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

推进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切实提升百姓居住感受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近年来,普陀区持续集中力量攻坚,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居住条件改善,努力为百姓打造一批环境优美、配套齐全、乐享宜居的高品质居民社区。

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
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

位于甘泉路街道的新宜小区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老式公房社区,总户数为2687户,由宜川路413弄、宜川路451弄、新村路170弄三个自然小区组成,房型为6层砖混结构房屋。由于该小区年限较长,屋面隔热板、防水层风化严重,外立面老旧、空鼓、开裂,小区下水管道老化,一到下雨天,居民家中漏水、渗水情况严重。

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

为此,

居民们心心念念盼望小区尽快得到修缮,

在今年3月启动征询工作后,

收获居民们极高同意率。

今年8月,综合修缮工程正式进场施工,得到了区房管局、甘泉路街道、西部集团等多方支持与协调。改造内容包括小区屋面平改坡及外立面综合修缮,同时解决屋面严重漏水、下水道不畅、道路积水、停车难等长期困扰居民的“老大难”问题。

文明施工管理,稳步推进项目进度

小区内施工涉及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要做到文明施工尤为重要。在综合修缮工程启动前,施工方定制了横幅、施工牌、开工告示,悬挂和竖立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和人群聚集地,广而告之居民们工程开启。随后,新宜小区被划分为三个施工区域,进行区块化管理。在各项目作业过程中,居委会干部会同施工方加强现场施工巡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

整改,清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严格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穿着统一工作服,佩戴安全帽及胸卡,做到人卡对应。

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针对新宜小区道路狭窄,施工材料运输及存放困难;房屋立面附属设施杂乱对脚手架搭建带来较大考验等问题。

在各方统筹协调下,做到合理分布作业区域,确保施工现场场地整洁,材料堆放区域整齐,采取措施防止扬尘的产生。夜间脚手架及材料堆放处悬挂闪光红色警示灯,以便提醒来往居民及车辆注意安全。坚持做到每天作业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有

整改,有结果。同时,制定多项措施,将小区施工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通过在小区内设立了三处居民接待点,妥善解答及上门解决居民问题。在小区广场设立材料展示厅,让居民们了解改造工程中所用材料情况。定时定点公布每栋楼施工进程、材料堆放等情况。

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

细腻用心调解,解决“钉子户”难题

在综合修缮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情况,也会碰碰钉子,如遇影响居民生活的施工工序时,居委会干部第一时间会同楼组长与施工管理人员对居民进行沟通。让居民清楚了解施工中每一个节点,让他们真正融入到改造项目中,成为项目的一份子。

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

50多岁的范师傅多年在屋顶养信鸽参加比赛,不仅搭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鸽棚,还搭建了阳光房。随之而来的是鸽毛及鸽粪堵塞下水道,暴雨天引起其他居民家中返水、渗水。晾晒在外的衣服也经常会被鸽子排泄物弄脏,以致整幢楼的居民怨声载道。要进行平改坡工程就要拆除鸽棚,在街道城管、居委、施工队一次次上门劝说,确保鸽子无一遗失下,困扰居民多年的屋顶“碉堡”被拆除,脚手架如期搭建起来。

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

而在新宜小区另一处6楼屋顶则存在着一间影响到平改坡工程的违章建筑。原来杨先生与前妻离婚后,一直没有房屋居住,便在6楼屋顶靠近水箱处搭建了一间临时住所与现今妻子共同居住。居委干部、块长和城管队员先后多次上门了解情况,社区民警也单独约谈杨先生,告知违章建筑的危害。最终,在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拆除了杨先生的违建房屋,保证了平改坡工程有序平稳进行。

党建联建平台,让居民群众得实惠

为全力助推新宜小区修缮项目的顺利开展,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区房管局住房保障(联合)党支部与甘泉路街道机关第二党支部、新宜居民区党支部、上海中山物业、沪太物业联合党支部、上海鼎兴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五方联建,有效整合资源,加强条块合作,相互学习经验,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依托新宜小区旧住房修缮项目党建联建平台,不断完善旧住房修缮改造工作中的联络指导、监督评议、矛盾化解等工作机制,实现与各级部门之间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专业优势的深度融合,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推进新宜小区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目前,新宜小区综合修缮的实践成果已被编入《甘泉路街道旧住房综合修缮流程指导手册》,为2020年甘泉路街道即将开启综合修缮的其他18个社区提供了借鉴。

好奇!他们“拆”了普陀居民的“家”,为何却大受好评?

记者:沈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