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菊與刀》的誕生——人類學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薦書|《菊與刀》的誕生——人類學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發展人類學十二講》

最能體現應用人類學對於政府決策影響力的,是《菊與刀》這本一度風靡人類學界內外的傑作(儘管它其實並非作者本尼迪克特的真正代表作)。此書是二戰期間本尼迪克特受美國政府之託所作,以一種在當代人類學者看來匪夷所思的“遠距離研究文化”的方式,幫助美國及其盟軍更好地從心理和文化方面瞭解他們共同的敵人,為贏得對日作戰的最後勝利和維持戰後日本國內的基本秩序,提供可以為當局決策服務的見解。


薦書|《菊與刀》的誕生——人類學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在一定意義上說,《菊與刀》可能是目前國內被譯為漢語的人類學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部。有意思的是,該書在戰後譯成日語,在日本也成為暢銷書。並非所有的日本讀者都認可本尼迪克特的看法,尤其是書中對日本文化、人格以及國民性的觀察和分析。限於篇幅,筆者對該書受到中日美讀者追捧的緣由不再贅述。本講只想就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手段,以及這一應用人類學經典案例對於發展實踐的啟示和意義,作為討論和反思的重點。首先,由於處在戰爭期間,她無法親歷日本,像她以前深入印第安人居住地那樣進行馬林諾夫斯基風格的田野研究。除了依靠大量的檔案、紀錄影片和極少數日本研究的英語專著,她獲取第一手材料的主要方式就是和被拘禁的美裔日本人(包括相當一部分在日本出生的移民)面對面地交談。就是這種在戰時特殊環境中不得不採取的一種似乎無可厚非的田野調查模式,引發了當代人類學者和社會學者對研究者與被研究對象間的權力關係以及與此相關的倫理問題的全面思考。


薦書|《菊與刀》的誕生——人類學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魯思·本尼迪克特


哈佛大學著名東亞學者傅高義在他應邀為1989年再版的《菊與刀》所寫的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文字:“她(本尼迪克特)的一個有力的研究武器就是對在美國的日本移民進行訪談。我記得一些受訪對象告訴了我他們對於在每天午餐期間與本尼迪克特進行交談的內心感受。他們欣賞她所提問題的深度,但同時又實在懼怕她探求他們情感和經歷的一切細微之處所做的令人難以忍受的努力。在他們看來,她力圖傾聽他們所能回憶起的每個細節,一遍又一遍, 簡直是不厭其煩。他們仍記得用餐完畢後被准許離開時既疲倦又感到輕鬆的情形。”傅高義的生動敘述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孜孜不倦的人類學家的形象,同時也還原了本尼迪克特進行深度訪談的語境。可以想象,在美裔日本人所居住的與集中營條件無異的拘留地進行的任何田野研究,都是在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極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前提下進行的。由於戰爭的因素,這種不平等隨時有可能將面談轉化成實際上的審訊,並使研究者的文化相對主義善意變得不值一提。的確,日本讀者對《菊與刀》一書充滿矛盾的反應多半也是源於這種權力關係的不平等。他們對一位從未涉足日本的西方學者對日本文化有如此程度的認識表示欽佩;同時,他們又對她以美國為例闡述美日文化差異時所蘊含的那種優越感頗為反感。


比起獨立後非洲學者對《非洲政治制度》的鄙夷態度,日本讀者要顯得大度和寬容,儘管《菊與刀》在研究方法和倫理方面存在著與前者同樣的謬誤。《菊與刀》法語版前言中特別提到這一事實:相當多的日本人至今對本尼迪克特以專家身份幫助麥克阿瑟在佔領和管理日本期間同當地人友好相處,同時堅持保留日本皇室制度的努力,心存感激之情。這一來自人類學家的善意建言,使得那位不可一世的美國“愷撒”(即麥克阿瑟將軍)改變初衷,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日本的文化傳統避免了一般戰敗國可能遭受的滅頂之災。可以說,本尼迪克特涉足決策研究原本是一件偶發事件,然而她卻為日後應用人類學成為專業化的分支學科提供了經驗和教訓,起到了示範作用。


——摘自《發展人類學十二講》


- 內容簡介 -



發展人類學是應用人類學中的一個分支,是一門融理論批評和應用實踐為一爐的學問,本書所論述的發展人類學體現了國際學界中從事發展研究的兩種相關卻不盡相同的思路、模式和風格。本書在由宏觀理論述評、實踐案例分析和反思質疑批評構成的大致框架內,分為“人類學與發展研究”“人類學與發展實踐”和“世界體系中的發展人類學”三大板塊。第一部分以理論為主,介紹發展人類學的學理與應用價值,以及人類學與社會發展、文化發展的關係;第二部分是實踐,從田野調查與研究中看發展人類學的治學方法,並呈現“男性偏見”看婦女從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的案例和農業“綠色革命”的案例;第三部分闡釋世界體系裡發展人類學的發展與反思,對“可持續發展”設問的爭辯,同時踐行費孝通“為人民服務的人類學”的崇高理念這一主題,著重探討發展人類學對於當今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同時與讀者和同道們分享文化人類學科建設的初步設想。




薦書|《菊與刀》的誕生——人類學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潘天舒,復旦大學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復旦—哈佛醫學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人類學學會應用人類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主要從事商業和技術人類學、醫學人文和全球健康以及城市社區民族誌研究,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項目、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老齡化和護理實踐以及江蘇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哈佛大學適老科技與社會發展等國內和國際研究項目。在哈佛求學期間,師從華琛夫婦、凱博文和赫茲菲爾德等當代人類學名家,200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2002—2005年在美國喬治城大學和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SAIS)任教,2006年以後在復旦大學社政學院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從2008年起擔任“復旦—哈佛當代人類學叢書”和《復旦人類學評論》主編。主要學術著作包括:《政策人類學》(2016)、《當代人類學十論》(2012)、《發展人類學概論》(2009)、Neighborhood Shanghai(2007),Deep China (with Arthur Kleinman et al.)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