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退稿似乎是許多作家無法避免的遭遇,即便是許多古今中外的偉大作家和諸多大家所熟悉的經典作品,都遇到過退稿這道檻兒。而且他們收到的退稿理由更是五花八門,風趣幽默有之,尖酸刻薄亦有之。

“沒有蓋茨比這個角色,這本書倒是不錯。”——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退稿理由;

“作者實在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的心理醫生……我建議不如把這本小說用石頭埋起來,一千年後再找人出版。”——納博科夫《洛麗塔》退稿理由;

“如果我們出版這本小說的話,先別提會不會刻毒傷人,人們光是用‘品味差勁無比’來形容我們就夠讓人受的了。”——海明威《春潮》退稿理由;

除了國外的作家和作品,國內的不少知名作家在成名之前同樣也遇到過種理由的退稿。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因“缺乏故事懸念”、“作品不適應時代潮流”被雜誌社和出版社退稿;阿來的《塵埃落定》因故事不夠“通俗”被退稿;麥家的《解密》有的出版社覺得寫得太逼真,有的出版社覺得太虛假,前後被退稿17次!賈平凹曾說自己文學創作以來受到的第一個大挫折便是剛開始就收到過無數張退稿信,後來他把退稿信全部貼在牆上。

作家阿城的第一部作品,小說《棋王》曾震驚兩岸三地文壇。許多人稱他出手即巔峰,陳丹青則評價說,阿城是作家中的作家。

但是鮮為人知的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棋王》,在第一次投稿時也曾被《北京文學》退稿,後來經《上海文學》發表後,瞬間引爆全國。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據瞭解,當年《棋王》之所以被退稿,是因為此稿寫的是當年上山下鄉的知青生活,小說《棋王》所刻畫的是當年絕境下人們的生活和生存狀態。那時候文學刊物禁忌還比較多,《北京文學》覺得調子太灰所以給退稿了。

而《棋王》最終得以發表,並震驚文壇,則是因為阿城寫的實在太好了。《棋王》穿越絕境的寫法在20世紀80年代開創了小說寫作的新風格。在那個淺層次的傷痕文學、 反思文學不斷重複那些令人膩味的呻吟和痛苦的年代,阿城的《棋王》以“不裝腔”、“不煽情”,且極具語言趣味和極其剋制的文字橫空出世,震驚文壇。莫言曾說阿城的《棋王》橫空出世時,徹底把他征服了,在他心目中阿城毫無疑問就是巨大的偶像。

第一篇作品《棋王》成名之後,約稿紛至沓來。接著阿城更為成熟的作品《孩子王》、《樹王》相繼問世,三王齊集。被譽為當代文學的扛鼎之作,同時也奠定了阿城在文壇的至高地位。用臺灣作家朱天文的話來說:“阿城達到的高度至今還高懸在那裡。”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相對而言,阿城是幸運的,僅經歷一次退稿就火遍文壇。不過這也得益於阿城作品獨樹一幟的風格和魅力。

阿城極擅長在尋常場景中尋覓小說的氣味,發人所未見,經常在幾句話之間就把一個場景給寫的活過來,而且越往深處品味便越有更多的味道。使得不少在八十年代讀過其作品的人至今還能記得其中的經典段落描述。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如《棋王》的開頭,就是當代中文小說開頭的翹楚,精彩至極:“車站是亂得不能再亂了。成千上萬的人都在說話,誰也不去注意那條臨時掛起的大紅布標語。這標語大概掛了不少次,字紙都折得有些壞”,看似平平無奇的三言兩語,卻將現場氛圍、時代風雲與個人際遇,和盤托出。而且,標語的字紙折了很多次,一個細節就表明這樣的場景已經出現過多次。

又如《樹王》中肖疙瘩剛去逝時的場景,“陽光透過草頂的些微細隙,射到床上,圓圓的一粒一粒。其中極亮的一粒,穩穩地橫移著,極慢地檢閱著肖疙瘩的臉。那圓點移到哪裡,哪裡的肉便如活起來,幽幽地閃光,之後又慢慢熄滅下去”,十分寧靜的一個場景,那一束陽光就像是來自天國的慰問一樣,一點一點地撫摸過肖疙瘩的臉上,就像是給肖疙瘩合上了眼。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所以梁文道說,阿城有一種把什麼都變成故事的魔力。特別是他那精審、洗練,看似枯瘦,餘韻則深的語言功力更是讓他的小說作品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韻味,讀起來有如說書一般,快感十足。

除了小說“三王”,阿城還陸續推出了《常識與通識》《閒話閒說》《威尼斯》《遍地風流》等散文隨筆多種體裁的作品。這此作品中“雜”和“通”的知識構成和遊歷天下的人生趣味,更是迷倒了八十、九十年代的一眾文學青年。

為此,不少人都在探詢阿城深厚的文學功力是如何養成的。

據阿城自己介紹,最初的知識結構主要來源於琉璃廠書店的舊書堆。八歲時,因為家庭原因,自己失去了參加社會活動的資格。索性自動從學校的正規教育體制中逃離出來,埋頭於琉璃廠翻舊書。只要有趣的書,什麼都學,什麼都讀,不帶任何功利色彩。

十二三歲時就已遍覽曹雪芹、羅貫中、施耐庵、托爾斯泰、巴爾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著作……

後來下鄉當知青,輾轉山西、內蒙、雲南三地,前後十一年。他都頑強地去適應和體驗最低層最世俗的生活,從生活的學問中觸類旁通。比如村寨裡的儀式,別人都不多問,他卻格外留意,成為日後追問巫術與藝術起源的感性經驗。那個時代,在急於返城的焦慮裡,人很容易對周圍環境喪失興趣、視而不見,他就不一樣,村裡有趕馬的把式,如何指揮方向,馬驚了怎麼應對,他都一一留意,再講給別人聽。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小說《棋王》裡的王一生也不是憑空蹦出來的,而是在生活中確有原型,主要原型是他在雲南景洪農場下鄉時,一個叫何連生的北京知青。那人在當地下棋,把當地下棋的人全鎮了。

所以他的小說作品“三王”表露出他的創作是對普通人很貼近的關注,裡面的主角都是普通的俗人。落點在挖掘普通人,對簡單平凡的人生現象進行觀照。《棋王》一是想寫俗人的樂趣,二是想寫“衣食足方知榮辱”這個背景。

而在生活中,阿城同樣也只把自己當成普通人,而非著名的作家。相對於寫作,他更重視生活。

他曾說過,“大家怎麼活過,我就怎麼活過。大家怎麼活著,我也怎麼活著。有一點不同的是,我寫些字,投到能鉛印出來的地方,換一些錢來貼補家用。但這與一個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樣,也是手藝人。因此,我與大家一樣,沒有什麼不同。”

1984年末,阿城在為《中篇小說選刊》選載他《棋王》時所作的《一些話》裡,這樣描述他的寫作動機:《棋王》可能很有趣。一個普通人的故事能有趣,很不容易。我於是冒了一個險,懷一種俗念,即賺些稿費,買菸來吸。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於生活,阿城自己也打過一個比方:“前院,老王正在彈古琴呢,突然家裡人跑來說後院的爐子滅了,那就得馬上拿出辦法給爐子點燃。”阿城說,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古琴可以優雅地彈,轉過身,你又得能回去通爐子。

彈得古琴,通得爐子,是一種“通天入地”的本事。通天,是能去追逐高於生活的情韻,不天天拘於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中。入地,是身上須帶著一絲煙火氣,人說白了,還是要吃飽了肚子,能夠從容地應對瑣碎的日常生活,學問,可以做到盡心的融通,生活,也來不得半點的馬虎。

雖然在寫作上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天賦,也取得了許多作家夢寐以求的成就,但是阿城這個從舊書舊裡走出來的作家卻只把寫作當成了他諸多謀生手藝之一,並不困囿其中。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阿城的文字才更加鮮活、通透,獨樹一幟。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除此之處,阿城還有攝影、繪畫、編劇、組裝汽車等諸多手藝,幾乎無所不通無所不精,每一種都達到能養活自己的水平。王朔說“北京這地方每幾十年就有一個人成精,這幾十年養成精的就是阿城。”所以到後來,阿城幾乎不再寫小說,這對中國文壇和諸多讀者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大憾事。

為了重溫阿城的經典作品。今天,朗讀君特別找來2019年阿城先生經典出版紀念版與大家分享。喜歡錘鍊文字的人,從裡面可以得到文字;喜歡得到思想的人,可以從中得到與眾不同的思想和認識;甚至喜歡聽書的人,你可以聽到故事。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現在下單 專享價148元


我想先向你簡短的介紹這套書有多特別:這一版共增訂萬餘字,珍貴文獻、影像、插畫首次面世,陸智昌裝幀設計,古樸典雅,美得一塌糊塗。

全套共四冊,包含《棋王》《常識與通識》《《閒話閒說》《威尼斯日記》,《棋王》更是把《孩子王》《樹王》收錄其中,是經久不衰的阿城作品的必讀經典。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這4冊是阿城作品的必讀經典,在豆瓣上,《常識與通識》《閒話閒說》《威尼斯》等散文隨筆得到的分值也達8.6分之譜。而小說作品《棋王》《樹王》《孩子王》竟然獲9.1的罕見分值。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新版《棋王》收錄了“三王”小說經典,且在內頁做了一組小型文獻插畫展,並收錄了阿城先生參加星星美展的一組人物線描作品。綜合的體現他在其它“手藝”上的理解與追求。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人物線描組畫,第一屆星星美展參展作品,1979,收錄於新版《棋王》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閒話閒說》講的是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阿城把世俗的經驗轉化為人文的視覺,帶你看世界、品文學。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書中還增訂了作家二十年後重談這本小冊子的萬字長文,將中國文化與文明做了更多的聯繫。

《常識與通識》十二篇散文,寫自洛杉磯、墨西哥、上海、臺北,遊歷世界的阿城向讀者講述“常識”,主張“沒有代溝,只有知識結構”。將專業的常識“通起來看”,就有了閱讀樂趣。讀雜書時所得的各種想法進入通識的系統裡,找到它自己的位置。”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新版《威尼斯日記》中作家攝影作品和手繪插畫首次呈現。

書是阿城在1992年遊歷威尼斯時記錄的日記。住在火鳥旅館聽鐘聲,去歌劇院做個快樂的傻瓜,中午去菜市場買姜,給朋友做陽春麵,寫作到清晨,聽到水鳥在窄巷裡叫。跟生活家阿城去體會世俗生活的質感。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阿城鏡頭下的威尼斯,阿城攝影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威尼斯的水鳥,阿城手繪


此次新版的四本小書,由陸智昌老師裝幀設計,堪稱最貼近阿老文品和風骨的雅緻書裝。

封面用古沉香紙,朽葉、巖井灰、凝紫、巖青,樸素典雅。極有先生的風骨氣。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書衣上的燙金圖案,由文字意象而來,像是閱讀阿城先生的密碼。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腰封用懷舊的橫線日記本元素,還原作家鋼筆簽名,味道十足。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裱封的小驚喜,重現作家油印手稿,原文發表於《今天》雜誌。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內文書紙柔順綿軟,閱讀感舒適;小開本輕盈便攜,適於在旅途中閱讀。

他是王朔莫言的偶像,第一篇作品因退稿險被埋沒,一發表直接封神


阿城作品集有好幾個版本,但這套典藏版卻尤為值得入手。讓我們跟著阿城先生,鑑賞這個世界。

▼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進入商城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