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效率、扩大开放:成都自贸试验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城市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全球新格局下,世界大国必然匹配世界城市,中国新兴世界城市的崛起,必然伴随着城市营商环境的国际化与标杆化。

2019年被成都确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成为成都宣示以更高水平开放走向世界、赢得全球投资者方式。

作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开放高地,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里,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以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来提升营商环境,成为了成都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

今年年中,一份名为《2019年成都自贸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专项行动计划》的文件出炉。在这份文件里,详细梳理了从注册登记到简易注销、从施工许可到电力接入等十个方面的25条改革任务。

就在这一年里,一场围绕提升效率与扩大开放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竞进赛”,在成都自贸试验区中火热进行。

提升效率、扩大开放:成都自贸试验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

为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都国际铁路港在班列运营模式创新、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开展差异化先行先试 成都青白江供图

效率:压缩时间与经济成本

今年8月8日,成都星巴克咖啡的东方新希望天祥分店领到了高新区颁发的首张《食品经营许可证》。“按照原来的流程大约要等一个月,现在当天就拿到证了。”该星巴克咖啡分店负责人看来,这种“当天申请当天拿证”的体验让人格外开心。

以往,大型连锁食品经营单位在准备开业手续时,即便万事俱备、只欠食品经营许可证,要开业也得耐心等待十天半个月时间。随着大型连锁食品经营单位实施食品经营许可“申请人承诺制”的落地,现场核查环节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事后监管,简化和优化食品经营许可流程,缩短了办证时间。

“凡是符合条件的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经营者当天申请就能当天拿证、当天营业。”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电力配套设施,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企业获得电力供应的难易程度,是衡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在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围绕如何提升办电效率,开展了一场关于“电”的探索和试验。

今年,通过多方努力,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的办电申请流程得到大幅简化,用电申请和高低压用电报装环节缩减了近60%,外线建设涉及到的各项审批事项并行办理,3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包括谐波监测、局放测试等都是到现场为我们服务,我们夏天能源隧道经常进水。”巨石成都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到,“区供电公司也积极帮我们协调,保障了我们外部电源的安全用电,整个公司的供电都十分平稳。”

如今,青白江自贸区片区已实现办电“零等待”、接电“零审批”,提升服务质量实现“零接入”和“零成本”。“针对小微企业和外资企业办电推行‘当天申请、当天装表接电’服务,用电申请环节,用户提交资料也减少至2~3项。”一位片区负责人介绍道。

除了硬件配套,营商环境也离不开“软环境”保障,这就需要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今年11月,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与贸仲四川分会(成都国际仲裁中心)、成都仲裁委员会展开合作,引导当事人签订仲裁协议,发挥法院、仲裁机构的优势和专业职能,共同推动便利、快捷、低成本的“一站式”争端解决工作机制建设,从而有效化解商事纠纷。

按照国务院部署,自今年12月1日起,成都自贸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这项试点,也成为了成都自贸试验区2019年优化审批服务的“年终大戏”,企业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开放:繁荣通道经济

自贸试验区从建设伊始,便致力于内外联动发展,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地处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自贸试验区依托自身地理优势和空港、铁路港优势,打通了对外开放的空中和陆上通道。

依托双流综保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快件中心的资源优势,双流自贸区也迅速成长为成都开展跨境贸易和跨境电商交易的重要承载地。据介绍,双流自贸区目前正以3大货站、6大指定口岸、3个市级跨境电商园区为主阵地,打造“单一窗口、一站式”跨境电商关务、检务、税务和外汇服务的跨境电商集聚中心,以及西部最大国际贸易平台。

为提升通关时效,成都双流空港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7×24小时通关服务,全天候保障符合国家安全准入的所有国际航班、国际旅客和进出口货物,实现随到随验、快速通关,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夜港”。

而作为陆路向西、向南开放的大通道,中欧班列(成都)因“智能”而更加便利。

以往,海关监管进出港的集装箱进出监管作业场所通过卡口时,需要人工核对车辆信息、集装箱箱号、货物重量等,1分钟左右的通过时间,在货物集中到达时,容易导致卡口拥堵。

如今,借助卡口自动识箱录入系统,集装箱信息实现了自动采集录入,实现了自动化、无纸化,仅需10秒左右,运载集装箱的车辆就能够顺利通过卡口。

以“数字化”“智能化”缩短时空距离,是成都自贸区目前正在发力的方向。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进出口贸易越来越便利,而且加速了资金、人才等国际生产要素在成都自贸区内的聚集与流动。

在成都高新自贸区政务服务大厅,以“线上、线下、自助”三种服务方式,集“政务服务、中介服务、生活服务”为一体,围绕外资、外贸、外经、外汇、外专、外籍等“六外”内容,为“涉外企业、跨国机构、外籍人士”提供“一站式”中、英双语服务,集中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配套线下服务大厅,高新自贸片区的线上双语服务平台已经能够提供企业在线工商注册、出入境服务、政策在线申报系统、跨境金融服务、国际贸易服务以及高新区生活指南等服务。

“该平台让外国企业家即便远在国外也能实时了解到这里的情况,比如有哪些产业可以投资、能够获取怎样的服务等。”高新自贸办工作人员介绍道。

据毕马威发布的《成都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报告》,成都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便利度分数为77.77分,国际模拟排名第30名。未来,成都自贸区的营商环境还应从哪些方面加强?毕马威中国政府及公共事务咨询服务合伙人喻莺建议,对于涉及部门较多的指标,成都自贸区还需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创新的电子政务环境建设,进一步联动各个部门“齐头并进”。文/梁宏亮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