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榮:有GDP不是萬能的,沒有GDP是萬萬不能的


金燦榮:


燦榮:有GDP不是萬能的,沒有GDP是萬萬不能的


那麼外交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化方面,我覺得是功不可沒的。


我們早先跟蘇聯合作,把蘇聯的工業能力學到一部分。這裡面大家都知道蘇聯是幫助我們的,蘇聯給了我們156個大項目。

156個大項目是人類工業化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知識產權轉移。任何一個項目,裡面涉及的專利都是上萬、十萬、幾十萬項。


比如武鋼,武漢市受益比較多的是武鋼、武重、武船,現在造潛艇特棒的武船、武重。好多都是156個項目,光武鋼一個項目裡面涉及的專利都是幾十萬項。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這個專利第一人家不賣給你,第二你要人家賣給你,沒錢買的。


新中國哪有錢買?我們得到了,我覺得跟外交的努力有關。當然外交是次要的,主要是朝鮮戰爭,這是我在好多地方講過。朝鮮戰爭就是中國立國之戰,其意義之偉大,到今天我們也沒有給予充分的評價,還沒有給予它應有的歷史應有評價。我們還是對不起19萬烈士的,太偉大了。


這一戰打下來,國家的安全其實就得到保障了。另外這一戰打下來,就得到了156個大項目。另外這一戰打下來,我們中國喪失的主權就拿回來了

沒有朝鮮戰爭,大連市國際自由港不在中國手上,中東鐵路也不在我們手上,喀納斯也不在我們手上。新疆北部,美得迴腸蕩氣那個地方,要根據雅爾塔協議的秘密條款,都歸蘇聯。


但因為我們做出了偉大的決策,抗美援朝付出了19萬戰士的生命代價,贏得了這場戰爭,獲得了這些回報。

附帶講這個戰爭一定要清楚,不是我們中國想打的。這個戰爭首先不是我們挑起來,不是我們想的,我們是被迫參戰,我們不負挑起戰爭的責任,沒有任何責任,我們是被迫參戰的。


(打仗)條件很差很差,打得真不錯。其實我們先輩是非常英勇的,被共產黨武裝起來的,這一代人非常優秀。很多資源基站原來是國民黨,打仗不行。但是加入共產黨確實就煥然一新了,紀律性、組織能力都提高了,非常了不起,這個變化還是值得研究的。


這是一個情況,我們新中國剛成立,從蘇聯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幫助,奠定了工業化基礎。然後我們開始自己摸索,摸索就走得比較慢。四九到五九,我們通過蘇聯拿到了很多現代知識,我們感謝它。


59到79年是自我摸索的階段,這個階段比較艱難,因為沒有外來幫助,我們就自學。自學就慢,學習效率是比較差的。


79年以後我們擁抱世界,改革開放,要學西方。總體來講學得很好的。你們想想我們的GDP排位,有人說從第9名跑到第2名。我看最差的一個數字,從17名跑到第2名。不論哪個數字,我們GDP增長很快。


附帶講中國的經濟學界很逗的,當年中國剛改革開放,GDP很差的時候,他們都跟中國人講,GDP是20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概念, 一個概念就把國家發展水平、國際排位都搞清楚了。


等到2010年我們GDP排在世界第二了,全部反口。你就看那一年很有意思,整個媒體都告訴中國人說,GDP第二,一點意思都沒有。是不是有點神經這些人?


我有企業界朋友很生氣,老子辛苦了半輩子,GDP搞到第二,好像犯了個錯誤似的,矯情。GDP還是重要的,有GDP不是萬能的,沒有GDP是萬萬不能的,要知道這個道理。

外貿其實最反映一個國家的製造業能力的。外貿咱們原來三十幾名,十一屆三中全會開的1978年,我們排三十幾名。全年貿易總額合人民幣387億。


現在我們遙遙領先世界第一。商品貿易、服務貿易全部加起來,去年超過了36萬億人民幣。你們數學好了去算算,36萬億和387億,你們算算是多少倍的增長?是900倍左右。千倍差一點。900倍,很嚇人!


中國貿易第一,其結果就是中國產品在世界上暢銷,出口很厲害。西方人就想整我們其實很難的,離不開中國產品。


在貿易戰打得很熱鬧的時候,美國華人編了段子,我估計在座很多人都看過。說一個參議員,拍特朗普總統馬屁,請他到家裡吃飯。特朗普總統答應了,但是參議員後來想到一個問題,說特朗普總統很討厭中國產品,所以就跟他夫人講把我們家中國產品全給處理了,一件都不要留。


晚上他就帶總統回家了,發現他們家空空蕩蕩,只有他夫人裸體站在家裡邊。嘿嘿嘿,這個大家都看過是吧?


這是美國華人編的,中英文世界都有傳播,有美國朋友跟我提過這個段子。這個很誇張,但是後面有一定事實依據,就是中國產品價廉物美,滲透到西方人的生活很多方面。


所以什麼意思?咱們中國整體來講經濟發展非常成功的。我們先學俄羅斯。硬的骨骼那一塊很好,我們拿過來156個項目。然後再學西方,把柔的那一塊,金融搞上來了。兩邊其實我們都學了,然後我們就開始自創自己的品牌了。


這是一個大的觀點。我們第二大成績就是幫助國家經濟發展,尤其是幫助國家工業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我剛才反覆講,工業能力是近代國家的命脈。誰有現代製造業能力,誰才能夠立於現代民族之林。沒有現代製造業,你人再多、錢再多,都是被人家打的,而且打不贏人家。


中國就吃過這個虧,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那個時候中國人口是5億多人,不是當時講的4萬萬同胞,是5億多人。日本本島人口6000多萬,我們人口是它8倍多。

而且國共兩黨的抵抗是非常英勇的,非常非常英勇,驚天地泣鬼神的。我們那麼多人,那麼英勇的抵抗,但是結果還是一半的國土淪喪了,抵抗不了它(日本)。

為什麼?真是打不贏,那個時候沒有工業能力。

名義上那個時候是日本打中國,實質是工業打農業。

今天在中東是不是天天發生悲劇?22個阿拉伯國家人口接近五個億,有些國家還挺有錢,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卡塔爾是不是很有錢?


有錢、有人,但是他們天天被600萬猶太人羞辱,天天被羞辱,踩在地上隨便揉,可憐吶!原因也在於一個掌握了現代工業,一個還是遊牧時代。


不同的文明,高級文明打低級文明,按照劉慈欣三體的說法,這就叫降維打擊。降維打擊是很殘酷的,我消滅你跟你沒有關係,這個太殘酷了。

所以這是我反覆講的觀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近代社會的表現就是工業能力決定國家命運。


掌握現代製造業是現代國家最重要最重要的任務,而新中國掌握了,這就是新中國最偉大的成就。

誰讓新中國掌握的?中國共產黨,毛澤東。毛澤東以後最偉大的稱號將是“中國工業之父”。這個比別的title,我覺得可能在歷史上留存的更久遠。


有了這個基礎,我們中國就可以走向“強起來”那個時代了。有了工業基礎,坦率講造武器是順理成章的。

我是軍迷,10月1號上午我興奮得不得了,我相信多數人都很興奮,除了那幫恨國賊他們不發聲了,正常的中國人都是很興奮的。你要不興奮,肯定精神上有點問題了,這是毫無疑問的。

東西太好了,太優秀了!大部分裝備世界一流,個別裝備獨步天下,這是中國底氣所在。總之外交在這一塊,我覺得至少沒有幫倒忙,肯定是正面起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