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值得投資的是200億市值以上的公司,長牛股有兩個共同特徵


但斌:值得投資的是200億市值以上的公司,長牛股有兩個共同特徵


對行業的選擇緊抓那種長期能夠勝出的行業。比如說影響14億人吃飯、穿衣這類的行業是不會受太大的影響,這些是非常好的一個情況。

大多數傳統企業可能都面臨著一些挑戰,估計明年的地雷可能比較多,個股來說可能會業績會受到一些衝擊。

“芯片我們國家已經投了幾千億上萬億,在芯片裡面,我們目前自給率只有5%,3年、5年、10年以後很可能就像手機、家電,大概率自給率也可能會到50%、70%、80%。”

美股雖然說漲了10年,很多人很擔心美股的情況,但它可能會有調整,但是下跌的幅度應該是不會特別大的。A股目前也是如此。

目前這些消費類公司靜態估值看似稍微貴一點,但是你從3年到5年的角度看,他們翻一倍的概率還是非常非常大的。

以上,是東方港灣但斌在今天的演講中發表的最新精彩觀點。根據第三方數據,今年以來,截至11月29日,東方港灣旗下持續淨值披露的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9.45%。

以下是部分精彩內容,完整全文實錄點此查看


貿易摩擦談成的概率在90%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對2020年的看法。

看2020年的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去年的情況,因為去年決定A股市場的幾大重要因素可能還在決定著2020年的變化。

去年我們都知道市場是不太好的,是單邊下跌的。A股市場乃至全世界都不太好。A股市場是單邊下跌,去年也是私募基金清盤最多的一年,是很多公司出事的一年。

導致去年這麼差的原因,我個人認為有三個。

第一,可能很多人擔心中國的經濟環境發生變化。

第二個就是貿易摩擦。

第三個就是經濟形勢。在去年的時候,很多人對2020年的經濟形勢也比較擔心的,而主要是影響2020年的,可能也是這三個方面的因素。

我個人一直認為貿易摩擦談成的概率在90%,因為人類總的來說是追求繁榮、和平、穩定的,像冷戰的那種情況應該不是共同選擇。

當然上週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打消了大家的部分疑慮。貿易摩擦可能明年還要談判,貿易協議可能還會繼續談,但是我個人認為談成的概率在90%。

總的來說,在中國不跟全世界切割的情況下,我個人認為未來歷史的天平是向中國傾斜的,中國是更有機會的。如果說歷史的天平向中國傾斜,中國未來會變得更強,那麼對於對投資來說,就比較簡單了。

緊抓長期能夠勝出的行業


在東方港灣這麼多年的研究當中,看一個長期的邏輯,消費是一個重要的選擇。

當然消費的行業很多,在過去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當中,真正贏出的行業主要是化妝品、醫藥品、軟飲料、菸草、食品加工、家用電器、金融服務、特殊化學品,券商、計算機軟件、半導體,蒸餾酒。蒸餾酒這個行業就是白酒。

A股也是如此,像白酒這個行業,A股的18家公司,每一家從上市到現在都賺了很多錢,今年的像白酒行業總體來說也是表現得非常出色。

前一段時間我在南寧的時候,有一個朋友說他拿了5年的蘇寧電器,從兩個多億變成一個多億。

但是在這過去5年當中,你如果選擇這些比較容易賺錢的行業當中的一些好的公司,就以白酒為例,持有5年大概率可能從兩個億到4個億。

像今年大的白酒企業中最差的洋河,這兩天漲的也不錯。最近這兩天它有百分之十幾、二十的漲幅。我們說行業的選擇特別關鍵,就是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在東方港灣這麼多年的歷史當中,對行業的選擇緊抓那種長期能夠勝出的行業。

比如說影響14億人吃飯、穿衣這類的行業是不會受太大的影響,這些是非常好的一個情況。

當年我們為了投資教育行業,我們去調研新東方、好未來、達內和楓葉教育,當時我們選擇了好未來,這幾年,好未來是表現得非常出色,昨天也是大漲,基本上又快創了歷史新高了。新東方也是創出歷史新高。教育醫療行業應該是比較重點關注的。

外資在不斷進入A股


我在美國跟一些海外的基金經理交流,我說你們有沒有因為貿易摩擦等等一系列問題賣出中國的股票,他們說沒有,他們還準備買入。最近外資一直在買入中國股票。

在可記載的歷史當中,中國90%的時間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按很多經濟學家說法,到2050年,中國的經濟規模會超越美國。

很多經濟學家共同的判斷是中國經濟會是美國的1.5倍到兩倍,當然反對意見也很多。

像林毅夫先生跟哈佛商學院教授打賭,打了20萬美金,說20年以後中國能不能超越美國,兩個人打了20萬美金。

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可能不同的人角度是不一樣的。

但是至少在目前,從真金白銀的角度來說外資對這個判斷是投贊成票的,他們不斷的在介入A股市場。在國內的很多機構專業投資者,可能核心股票漲的多了,它會調整去做一些小的股票投機。但是外資始終是不斷的買進。

對於外資來說,如果他投100億,比方說在某一個藍籌股裡面,如果能夠算得清楚5年以後能夠賺100億,年化15%,對他們來說已經非常滿意了。

但是對A股的投資者說,5年賺一倍太少了。都想一年賺好幾倍。

不同的資金性質決定了他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但是我們現在看來,至少這些外資,這些大錢,他們還是非常看好中國的長期的變化,還是在不斷的買入中國的公司。

傳統企業明年地雷可能比較多

新的技術未來有機會


最近也有很多人對經濟形勢也確確實實比較擔憂。雖然像華為、抖音這樣的公司還是不錯,但是看一些傳統行業,確實不太樂觀。

因為我經常出差,基本上就在各個城市跟很多企業家交流。我發現在各個領域裡面,特別是傳統的行業不是特別樂觀。

我今年跑了這麼多地方,只有兩個行業表現出業績不錯,一個是鋼鐵,一個是水泥。

但是大多數傳統企業可能都面臨著一些挑戰,估計明年的地雷可能比較多,個股來說可能會業績會受到一些衝擊。

從整個的長期的社會財富的增長來說,可能社會的變遷對很多行業會有巨大的影響。

比如說中午在吃飯的時候,跟做傢俱和床上用品的兩個企業家在交流,他們覺得他們的企業經營感覺稍微有點難,但是可能是有商業變遷,比方說互聯網或者是經營模式等等,甚至不在這個行業裡面工作的一些人衝擊到他們行業,這個變遷是非常大的,但總的來說有些行業是處於困難期,但是有些行業還是發展的更好。

總的來說,人類過去的幾千年是靠工業革命技術進步來推動的,像前年有本書叫《奇點臨近》,人類的在指數級的變化。

從人工智能、互聯網等等這些方向上,我們看到的是人類未來在不斷的進步,所以還是非常有機會的,包括像新的技術。

現在制約中國的也就是兩個,一個是芯片,一個是能源。

芯片我們國家已經投了幾千億上萬億,在芯片裡面,我們目前自給率只有5%,3年、5年、10年以後很可能就像手機、家電,大概率自給率也可能會到50%、70%、80%。

另外能源國家也在大力推進,像深圳大學新能源研究院李建剛院士做的可控核聚變,他說2035年可以工業化,我也問過相關專家,當然有些人不一定認同。

我問了一個專家,現在從1秒、2秒到7秒鐘,說什麼時候能夠延續到三個小時,就相當於一個小太陽就出來了,這是對能源的一個革命,這會推動人類的一個巨大的進步,在這些方向上我們還是非常樂觀的。

另外,我本人在2007年《時間的玫瑰》上我也寫過一句話:在我自己的國家裡,40多年的艱辛歲月告訴我,如果你真的有才華,有廣闊的心情,願意為之努力奮鬥,不忌妒他人的財富,不無所事事,不整天抱怨自己生活,不找理由逃避責任,我們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現狀。

國家、地區、企業、個人是一樣的,只要是你有一個奮鬥的精神,很難有人把你打垮,中國目前是這樣的情況,華為是這樣的情況,對於東方港灣也是如此。

美股下跌幅度不會特別大

選擇好公司看這五個角度


很多人說2020年的判斷,總的來說,2020年兩個市場我都是比較看好的,無論是A股還是美股。

像美股雖然說漲了10年,很多人很擔心美股的情況,但它可能會有調整,但是下跌的幅度應該是不會特別大的。A股目前也是如此

像很多公司,看今年它靜態的估值可能稍微貴一點,但是你轉頭看,再過十幾年以2020年和2021年的估值來說,它們估值就可以很安全,你看外資也是在不斷的買入這些公司。

東方港灣選擇穿越牛、熊這些好公司,主要還是從這幾個角度觀察:

一個是行業空間,我們希望選擇的是行業空間比較好的公司,最好做一次決策,能夠管很多年。我2007年出版的《時間的玫瑰》到現在已經13年了,去年又再版了一下,2007年出版的時候,這本書上談到的所有公司沒有一家踩地雷的,12年以後,13年以後,90%公司是比過去更好了,比12年前、13年前更好了。

我們觀察的角度主要是從行業空間、商業模式、盈利能力,還有商業壁壘,包括企業文化。過去12年、13年,除了中國平安、格力、萬華少數幾家公司以外,其他的企業家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開了企業,但是不妨礙這些好的企業變得更好了。

基業長青是非常難的,但是如果你要從一些角度去觀察,還是能夠找得到這些公司的。

當然,再好的公司在合適的價格投資也非常關鍵,就像龍頭白酒一樣,如果你在2007年最高點228買入,到2008年變成80了,2012年變成250,2014年變成118,牛市2015年290,股災跌到166。

真正賺錢是2016年,差不多第9年的時候才開始真正賺錢,原因就是如果你買的太貴就是有問題。

所以選擇好公司加好價格,再伴隨一起成長,這是投資勝出的法寶,包括2020年也是這樣的角度。

價值投資要加風險控制

長牛股有兩個共同特徵


另外,價值投資還是要加風險控制,東方港灣這麼多年的淨值,在前10年我們有經濟危機也不賣,行業危機也不賣,但是我們最近這5年包括2015年的股災,包括去年我們也都做了一個風控。

特別是我們跟很多的券商銀行發產品,我們還是需要對風控有一些把握,像去年如果不做風控,基本上如果你的預警線在8毛或者是在清盤線7毛5、7毛,基本上就把你給清盤了,因為去年的下跌中位數在40%。

風險控制在這個機構的運作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私募基金,因為還有清盤線、預警線的限制。

不僅僅是觀察2020年,在東方港的過去的歷史當中,為什麼我們總體來說也給客戶賺了很多錢?

我們觀察的角度,東方港灣在這麼多年當中,我們始終持有的都是一些長牛股,這些長牛股有什麼共同特徵?

第一,首先他們是行業龍頭,我們也總結過,上市超過10年,回報超過10倍的公司大概並不多,30家左右,它們共同特徵就是行業龍頭。

第二,ROE平均高達22.3%,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非常強,而且是強者恆強,另外他們的中位數的估值只有16.4倍,價值比較合理,這是長期勝出的關鍵,包括2020年未來勝出的關鍵。

沒有註冊制很難有牛市

值得投資的還是200億以上的公司


從市場的角度,2020年我們到底怎麼判斷?在過去的歷史當中,目前的A股主板的歷史市盈率進入谷底區域,目前大概主板的TDM的中位數大概是24.57倍,這個是按照3季報的利潤增速,大概還有5.22%,假如說美國不把中國打垮,中國還能保持利潤利潤增速,目前無疑是處於谷底區域。

沒有註冊制是很難有牛市的,否則就是個鋸齒形的變化。

2001年的時候我曾動員一個朋友,我說我們拿100萬美金,去買三個公司,剩一家我們就贏了。 我們說買搜狐、新浪、網易,當年我就認為互聯網時代要來了,我們買這三家,只要剩一家就贏了。

錢打到美林證券,美林證券客戶服務經理就告訴我,說你千萬別買這三個公司,這三個公司會破產的。到目前為止這三個公司都沒有破產,網易漲了2900多倍。

但是這個錢讓老外賺走了,如果我們的創業板在2000年就實行註冊制,如果搜狐、新浪、網易上市,如果2004年騰訊上市(我們是2006年12塊錢左右開始買騰訊,當時我也跟客人說了一下,那個人買了一直持有到現在),加上百度,加上2006年的阿里巴巴,加上之後的唯品會、YY、陌陌,包括360、好未來、新東方,現在上市的拼多多,美團等等。

大家都知道過去10年美國是大牛市,如果我們的創業板是由這些公司組成,A股的回報,創業板回報要比那些公司多得多。

所以說註冊制非常的重要。

現在的註冊制是剛剛開始的情況,總的來說,目前小股票的估值還是比較貴,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從估值來說,真正值得投資的還是200億市值以上的公司。這眾多的小股票還是非常貴。

比方說最近好多又漲了幾倍的公司,但是上漲的估值是非常難以下手的,一旦你被套了以後就可能永遠解不了套了,就像中石油一樣。重要的還是選擇一些好的公司。

另外免責聲明,我剛才提到的所有的公司只是舉例,不代表向大家推薦。只是我們怎麼看這樣的一個情況。

對2020年我個人傾向於可能還會延續2015年以來,結構性的情況變化,好的會很好,差的會很差。鑑於經濟形勢可能有一些挑戰,更確定的公司盈利,更確定的公司最終還是會勝出。總的來說,我個人對2020年還是比較樂觀,無論是A股、港股、美股都是機遇大於風險。

另外,在A股的歷史上,熊市跌超過5年的情況並不多,到明年的6月12號就整整是跌了5年這樣一個節點,我覺得比較不悲觀。在這個位置除非發生極端的情況,往下的概率是比較小的,機會還是大於風險。

問答環節


問:對於酒類股、消費股和目前的食品飲料行業的估值,以及它未來的趨勢怎麼看?明年會怎麼樣?

但斌:我剛才跟大家也分享了一些長期勝出的行業,從長期歲月來看,白酒這個行業是個非常好的,能夠穿越牛熊和週期變化的行業。

從1995、1996年瀘州老窖上市,到目前為止,這18個公司,實際上從上市第1天買入到現在,絕大多數公司是讓你賺了很多錢。

目前這些公司的估值,靜態看,可能有些公司你感覺稍微貴了一點,但是你再看2020年到2021年(就不算貴了)。這些公司的估值按照全世界的定價,比方說像雅詩蘭黛、耐克,雅詩蘭黛是我去年去調研的公司,在紐約,這個公司目前的靜態市盈率大概38倍,耐克也是38倍。

投資是個世界性語言,為什麼消費品公司它的估值比較高?因為它是能夠穿越牛熊,穿越變化的。

你看外資買,比如說海底撈、頤海國際,這些估值都非常非常貴,比A股的白酒這些公司的估值要貴多了。

所以你要從世界的眼光和角度去判斷,展望稍微看遠一點,2020年、2021年甚至2022年,因為我們一般的研究所給估值都是連續三年,外資一般是5年給個判斷。

目前這些消費類公司靜態估值看似稍微貴一點,但是你從3年到5年的角度看,他們翻一倍的概率還是非常非常大的。

如果你是個外資,你在德國或者美國當基金經理,它們還是負利率、零利率。但是你拿一筆錢在中國很確定了,你買入5年翻一倍,已經是非常好了。5年百分之十幾對外資來說他們很滿意了,但是對我們中國投資者來說可能不是特別滿意。

從估值來說,你稍微把眼光放得遠一點,按照全世界的定價來看,A股的估值並不貴,而且它的成長性(很好),哪怕GDP從6%降到4%,中國還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

有一次經緯的主講嘉賓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他說美國3億人,中產階級白領大概1億,但是美國這些1億人在減少。中國14億人可能白領有3億人,這3億人是變得越來越富的,但美國是越來越窮的。當然他可能在開玩笑,但是他說那是個美國人告訴他的。

你換一個角度看就非常有意思,中國的消費能力是非常強的,可以看到這種凡是有品牌的東西在國內的,比如像愛馬仕在中國增長20%,像豐田的埃爾法現在訂車都訂不到,還要定很長時間,要麼你就加價。凡是中國能夠體驗消費升級的這些消費品企業,都是非常有潛力的。

所以我對白酒以及相關的消費公司,跟人民生活比較吻合的,包括拼多多。我們說兩極分化,拼多多也是發展得非常好,品牌類的企業也是非常不錯的,我覺得兩端都有機會。

問:保險股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但斌:像保險股這個行業,我們也是比較看好,但是它挑戰也蠻大的。

它不像消費品公司那麼確定,金融業比消費類商品公司面對的社會環境更加複雜。外資無論在美國、在香港給它的估值都是比較保守的。

但是這個行業當中好的公司,像友邦在香港也是表現得非常出色的,國內的龍頭保險公司在中國長期的不斷增長的經濟模型當中大概率也還是會取得一個長足的進步。

但是它面對的挑戰確確實實也是我們應該考慮的。

問:你對單隻股票的研究時間是多久?持倉時間是多久?

但斌:像龍頭白酒我們從公司成立一直到現在一路堅持,還有像騰訊,我們也2006年一直堅持到現在,當然去年400多時候,我們做了一些風控,當時我們判斷它的遊戲放緩,但是最近我們感覺這個公司可能又有機會了,我們又重點關注。

所以我們對很多公司的持有周期是非常長的,關注時間非常長,包括我們的換手率,像2004年到2007年,我們只有7%,基本上沒有換手.

現在我們除非遇到系統性風險,當然系統性風險也是汲取2008年教訓還有白酒危機的教訓,遇到系統性風險的時候,像2015年還有像去年8月份的時候,我們也是做了風控。

但是一旦風控危機事件過去,我們很快又繼續堅持,私募基金的商業模式跟巴菲特還是非常不一樣的,這個也是我們經過15年的實踐,特別是在早10年的過程當中,自己總結的。因為私募基金還有預警線、清盤線,是堅持不住的,像去年龍頭白酒從800多跌到509,也跌了30%,而且它是跌的最少的。

如果去年你不做風控,可能很多基金就被清盤了,但東方港灣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也是我們不斷總結的過程。

在問答環節中,但斌還對2020年的A股市場投資機會進行了解讀,對於明年哪些行業能夠跑贏大盤,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同時對內地和香港的地產股,以及當下熱門的5G、半導體等行業,都給出了詳細具體的分析,點此查看全文實錄


延伸閱讀:





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但斌:值得投資的是200億市值以上的公司,長牛股有兩個共同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