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大佬——但斌

說到茅臺、騰訊一定繞不開一位叱吒風雲的資本大佬——但斌先生,他在這兩隻股票上獲得了上百倍的收益。他是一位篤定的價值投資者,於1992踏足投資領域,長期致力於股票的基礎研究, 對投資哲學有著深入思考,現任東方港灣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被譽為複製巴菲特最成功的人。於2007出版了他的投資著作《時間的玫瑰--但斌投資札記》。本人有幸在初入資本市場之際找到這盞明燈,至今已經走過了八年的投資歷程,在此期間長期跟蹤但斌先生的博客動態和訪談視頻獲益良多,被其深邃的洞察能力和遠見更加深深折服。先來欣賞一下這本書的封面


資本大佬——但斌


選擇皇冠上的明珠,長期持有是但斌先生一貫的投資風格。他的選股標核心思想為:

1.選對行業 這裡的選對行業絕對不是追逐熱點,而是尋找長壽的行業,能夠長期甚至是永續存在的行業,比如銀行、保險、餐飲、飲料等。相比之下電子股、科技股要遜色得多,它們常常是某個時期的好行業,但是壽命往往不長。

2.選對企業 所選的企業必須有廣闊的市場,有足夠的廣度和寬度;要能抵禦通貨膨脹;是某種意義上不死的企業;企業要有足夠的淨利潤,最好是輕資產型的;是行業中的龍頭,有很高的行業壁壘;企業有很好的ROE和ROE上升的能力。

3.選對團隊 要有很好的團隊文化,領導層要誠信,具備專業能力,願意為股東創造利潤,像董明珠女士這樣的精英。

4.選對價格 對於一家公司在你買入的一瞬間就已經決定了你未來的收益,如果能以更高的性價比買入當然是好事,但是這種機會往往可遇不可求,能在相對較低的價格區間買入就很了不起了。

這本書當時提到的股票中只有張裕、華僑城漲幅不盡如人意。但是華僑城的淨利潤除了15年是小幅負增長,其餘每年都是增長的,股票收益率低是因為PE不斷下滑,對於這種淨利潤增加估值越來越低估的企業應該乘機買入,因為物極必反,衰極必盛,反而成了沉睡中的巨龍,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當時書中提到的華僑城的邏輯仍然是正確的,只不過股價反應的時間長了一些。以下是華僑城的淨利潤情況與PE變化圖(2019年年報還沒出按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長算 ),其中6年間淨利潤總共增長了182.2%。

資本大佬——但斌

而書中提到的貴州茅臺,騰訊控股,招商銀行,寧波銀行,中國平安,萬科,格力電器,萬華化學等股票都是首屈一指的大牛股。本人12年年底入市,假如我有幸買了這個組合,那麼現在應該獲得了至少五倍的漲幅。下面是我統計的貴州茅臺和格力電器從13年年初至2019年末這6年的淨利潤增長、股價收益情況(2019年業績按第三季度算)。13年初到19年末中國的實體經濟情況怎麼樣相信大家都知道,能取得這樣的淨利潤增長率是相當不錯了。

資本大佬——但斌

貴州茅臺淨利潤增長率VS股價增長

資本大佬——但斌

格力電器淨利潤增長率VS股價增長

說起但斌先生,彷彿茅臺就是他的標籤,但是他的能力絕對不僅限於茅臺,只不過茅臺是他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家企業而已,因為他對茅臺這家企業理解太深刻了。原本我對茅臺的印象僅僅停留在高毛利潤,高ROE,低負債率,前景好這個階段,所以當茅臺只賣108元時每股時由於對其未來沒有很大的信心,錯過了低價買入的機會。在但斌先生的演講視頻中分析得很透徹,除了財務上的優勢,還有中國傳統文化上的優勢,飯店請客紅酒可以喝到十幾萬,喝完還不知道這酒是真是假。然而桌上擺兩瓶茅臺大家都覺得高大上,而且茅臺不可能用來吹瓶。另外經營上的優勢更是一絕,茅臺是不存在庫存的,因為茅臺放越久越值錢,酒的價格漲幅可能還超過其股票漲幅,這一點只恨沒有早一點明白。茅臺是因為真的太好了,所以但斌先生才最愛分享他對茅臺的理解吧。

但斌先生不僅是一位投資專業人士,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家,他的投資邏輯跟格雷厄姆、西格爾等西方投資大師可能還有一些區別,這些西方的大師更專注於基本面和統計學的分析,而但斌先生更願意在基本面分析的基礎上用更深邃更超前的思維去理解一家公司,多了一些藝術的味道。

我的投資生涯受但斌先生的影響不可謂不深,但是對於皇冠上的明珠任何時候買都是對的我是保留意見的,在股票極度高估時囤積現金可能是更理想的做法,在相對低估時買入,尤其是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小資金,在大方向的引導下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思考才是投資制勝的秘訣。



申明:此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