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札記——但斌 著

本書主要內容講選公司,得從好行業中來選,尤其是未來高度景氣的行業或者是弱週期性行業,因為這兩個方向容易出偉大的公司,對市場來講就是容易走成大牛股。另一箇中心思想勸投資者們不要借錢炒股,更不要加槓槓,要用餘錢去做投資。

投資札記——但斌 著

證券市場1990年開市以來,歷經29載。我過濾掉最近五年內上市的新股(只有經歷過時間考驗留下來的公司才值得多看幾眼),單純看漲跌幅發現,消費類個股是牛股的集中營,時間越久越發現其魅力。下圖是近1、5、10、15、20年漲幅排名前十的個股列表:

投資札記——但斌 著

這張圖表如果加上基本面考量、以及社會發展史就會有更深的發現。消費股家電、白酒長牛的最主要背景得益於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買得起、享受得起;而醫藥、醫療是生活水平提高之後的必然產物,會越來越關注健康問題。記得小時候,一般的感冒發燒就是用盒子茶煲水喝、喝完蓋被子出身汗就解決事了,而現在一有問題,就是馬上上醫院找大夫。

​表中牧原股份代表的週期股、信維通信代表的科技股,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掉隊,或者出現的頻率會大大降低,主要源於行業屬性問題。週期股顧名思義存在週期性,像豬的週期是5-7年;科技股最怕的是技術變革,波段趨勢特徵更為明顯。

如果再往深地研究思考,就會發現,大牛股一定是出現在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深度貼切民生問題的大方向上。譬如剛才說的白酒、電器,都是人們生活變好後尋求的物質享受和人情應酬文化;近三年來興起的出境遊,飛機場興旺激活免稅店的購買力,從而改變機場的贏利模式,近幾年的上海機場、白雲機場場以及免稅的中國國旅就走出“牛”魔王的特徵。這些都是在生活中觸手可得、真實存在的鮮活例子。但知道這個大方向還遠遠不夠,還得再深入思考,這個行業有沒有天花板,上下游是誰,有無話語權,商業模式是怎樣,等等。打個比方,基建也是民生方向,但這可以說是政府福利工程,所涉及的個股基本都呈現高負債、低毛率等特徵;再比如水電煤氣方向,關乎社會穩定問題,也存在政府調控。大方向選擇好之後,還要深研行業,最後才是個股。基本上我偏向於尋找行業的龍頭,而針對行業誰是短期彈性最大,我基本上會選擇淡化不會很特別針對或者在意。

最後,做投資最好還是不要加槓桿,容易心態走樣導致交易變形;加槓桿的前提一定是時間上有把握+確定性很高的時候,也就是古人稱之為天時+地利,這樣的交易才是最為完美、最有把握、最有勝算,才能真正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