毙敌近百人,缴获部分枪炮:1940年河北的这场战斗堪称铁道游击战的典型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发生在1940年12月底的一场铁道游击作战。


毙敌近百人,缴获部分枪炮:1940年河北的这场战斗堪称铁道游击战的典型

闵洪友将军


话说,1940年12月底,我八路军冀中军区七分区第17团的部队,在团长闵洪友(安徽金寨人,1913年出生,1955年少将)、政委姚国民(1913年出生,江西吉水人,1955年少将)带领下开驻到今天河北新乐、定州一带活动。当时整编后的17团计有三个营,每营下设四个连。这支部队的总兵力近2000人,战斗力非常不错。


为了以胜利迎接1941年新年,同时相机消灭部分敌人。17团做出了在定州(当时叫定县)、新乐铁路线进行一场破袭作战的决定,并得到了上级支持。17团经过缜密的侦查得知,敌人的火车经常在新乐、定州一线经过,而且沿线敌人兵力较为分散。17团决定在有深沟、树林便于隐蔽的塔宣村一带展开一次作战。


毙敌近百人,缴获部分枪炮:1940年河北的这场战斗堪称铁道游击战的典型

姚国民将军


作战决定下达后,17团决定在塔宣村到黄宫城村一带设伏。这次作战出动了2营和团里的侦察连和工兵连。这次作战以5个排的兵力为突击队,并有一部分担任警戒任务,防止周边据点的敌人增援。此外,17团还预设了一个连为预备队。工兵连负责在铁路沿线埋设地雷,突击队根据不同职责又分为了投弹、射击、登车、运输四个组。


战斗命令下达后,17团召开班以上干部会议。之后,参战部队也开始熟悉、学习铁路破袭战的战术动作和注意事项。


毙敌近百人,缴获部分枪炮:1940年河北的这场战斗堪称铁道游击战的典型


1940年12月26日晚八点,设伏部队进入阵地,工兵连在铁路沿线埋了九颗地雷。近九点时,敌人一列运输有枪炮和近100名押运日军的军车经过。火车到达预先埋设地雷的位置时,工兵拉火,机车迅速爆炸,部分日军被炸死炸伤。


爆炸声停后,参战部队迅速登车,以强大火力对车上残余的部分日军进行了消灭。很多还没缓过神的日军登时毙命。之后,部队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运输敌人军车上物资。经过搬运,共获94式步兵炮2门、未开封的38式步枪两箱和枪零件7箱和其他军用物资。


毙敌近百人,缴获部分枪炮:1940年河北的这场战斗堪称铁道游击战的典型

三八式步枪


此次战斗,战士勇猛果敢,只经过半小时战斗即消灭敌人60余人。不过,因为部分战士不熟悉火车构造等原因,导致部分车厢未被打开。


我军打扫完战场后,迅速撤出。敌人直到近一个小时后才调来增援部队。


毙敌近百人,缴获部分枪炮:1940年河北的这场战斗堪称铁道游击战的典型

94式山炮


比较好玩的是,因为是夜间作战,敌人到达现场的又是三路部队。所以导致了敌人到达战场后自相残杀的局面。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火拼,敌人自身伤亡30余人。算上之前被我军击毙、炸毙的60余人,此次作战,我军以微小代价即歼灭近百敌人,可以说是非常划算。


比起后人看到的《铁道游击队》等影视剧中的描述,或许这样的破袭作战更接近于实际战斗。战斗中必须职责分明,熟悉战术动作,而且还要迅速打击敌人,快速脱离战斗。


毙敌近百人,缴获部分枪炮:1940年河北的这场战斗堪称铁道游击战的典型

《铁道游击队》剧照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