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切实增强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

我县作为农民工输出大县,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4.333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0.9652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11.3008万人,省外转移就业9.6644万人。作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县积极完善机构设置,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不断完善服务工作和内容,全力为农民工朋友提高更好的服务保障。

提升获得感:返乡创业好处多多

如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荣县成为了热词,长山镇真武山下的稻鱼稻虾稻蛙养殖正热火朝天,正紫镇卫星村“五花八门四季鲜”的水果长势喜人,河口镇小井冲村养殖鸵鸟名气越传越广……在广袤的荣州大地上,星罗棋布间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勾勒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画卷。“农村大有干头!”“自己跟自己打工!”“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这期间,涌现了一批批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立足实际发展产业,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增收致富。

“我过去曾漂泊在外务工挣钱,现在返乡流转外出打工家庭的土地经营,不让土地撂荒,我的目标是未来三年流转土地规模达到500亩,带动当地近100人园区务工。”正紫镇卫星村6组村民57岁的曹国洪这样编制着发展规划。曹国洪在初中毕业先后在学校做面包、场镇经营副食品、湖南和新疆打工、返乡从事建材经营、从事建筑业……“三心二意”“多岗锻炼”,直到2016年他才踏上返乡创业的路,至今流转土地200余亩投资近1000万元创办了“五花八门四季鲜”创业园。

通过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互动新格局,实现从外出打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回乡创业“一人致富、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

为进一步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我县出台了《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从产业发展、政策配套、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支持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同时积极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帮扶模式,整合农村闲置土地、涉农优惠政策等资源,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协会、返乡创业示范园和孵化基地等平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创客空间、设备设施、项目孵化等配套服务。截至目前,全县返乡创业人数1.1万余人,创办经济实体1400余个,创业吸纳就业5.4万余人,今年已为52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80万元,提供就业见习岗位85个,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039个。

增进幸福感:惠民举措福利满满

参加培训、现场招聘、保障农民工权益……我县相关单位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年来,县总工会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50人次,为140余名贫困农民工家庭子女提供圆梦助学金19万余元, 提供无偿法律咨询援助50余人次,切实肩负起为农民工朋友维权的使命。

“截至目前,我县已开展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会等各类招聘会2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500余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县从搭建就业平台、创新培训模式、提供资金支持等方面入手,多举措推进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后在保华镇、双石镇、于佳乡等乡镇开展培训15期,培训人数共490人。

针对农民工“忧”薪问题,我县着力完善农民工欠薪治理体系,创新措施方法,狠抓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治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办结欠薪案件76起、追回欠薪3490万元,欠薪案件数、金额分别同比下降31%、38%。为有效遏制欠薪行为,我县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劳务实名制管理平台,对农民工进行实名管理,并在银行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建设单位按工程进度拨款,由银行直接代发农民工工资,防止分包商挪用;严格执行工资保证金制度,要求建设、施工单位分别缴纳工程价款的5%作为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12月16日,这是值得关注的日子,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举行授牌仪式,全县20余万农民工从此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有了专门的“贴心人”,架起了畅通的“连心桥”。作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代管,主要负责农民工就业创业、引导返乡创业、职业技能培训、维权救助、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业务指导,承担农民工服务网站、农民工建档立卡、基本信息数据库的运行维护等工作。“今年,我县按时完成了农民工服务平台建设,据平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县各乡镇、县级各单位相关农民工服务政策法规、我的家乡等版块信息录入1030条,约占全市3728条的27%。”县农民工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完成《荣县农民工服务指南》等手册资料的初步收集工作。同时按照省总工会‘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的安排部署,完成了两趟免费返乡专列乘坐人员统计报送工作,确保在外农民工元旦、春节期间顺利返乡。

返乡创业就业,出门在外的农民工们,将外面的新观念、新经验带回广大农村,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助力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坚持把服务保障农民工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紧密结合实际,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好农民工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工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刘瑞/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