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對於地方債市場發展要開好“前門”嚴堵“後門”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劉開雄)我國地方債市場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融資渠道。專家認為,對於地方債市場發展,要開好“前門”,嚴堵“後門”,在防風險的同時,充分發揮地方債的功能,讓它更好地服務當前經濟工作大局。

17日,在中國國債協會舉辦的地方債市場建設與發展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樓繼偉認為,當前我國的預算管理既符合國情,又遵循國際規範。

樓繼偉說,當前,政府債券管理中存在部分專項債事後監管和信息公開有待加強、地方債限額反向掛鉤機制的執行有待完善、定價和評級市場化程度有待提高等問題。他強調,政府債券管理與市場建設涉及面廣,需解決的問題多,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和自律組織、市場機構通力合作。

“原來逆週期調控財政政策主要靠中央財政。現在把地方債發展起來,通過發行新增地方債券,增加限額,可以把宏觀逆週期調控從中央拓展到地方,組合共同實施。”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說,地方債發展過程中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預算管理、限額管理、風險應急預警和處置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防風險也取得明顯成效。

許宏才表示,下一步要繼續推進防風險工作,完善專項債管理、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推進地方債市場建設、推進信息公開和監督問責機制,開“前門”,堵“後門”。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地方顯性債務槓桿率較低,但地方政府債券持有者結構單一,缺乏流動性,而隱性債務面臨財政風險與金融風險的權衡。他建議,可以借鑑國際經驗,強化債務管理,要對赤字貨幣化持謹慎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