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送溫暖”才是群眾所需

歲末臨近,廣大黨員幹部陸續開展訪貧問苦送溫暖活動,為不少困難群眾解了燃眉之急,值得大力提倡。但也應注意,一些地方的送溫暖活動注重形式,不講實效。到貧困戶家,先送上慰問品,再簡單聊兩句,拍上幾張照片,匆匆離開。這樣的送溫暖,容易給群眾造成形式主義的感覺。(12月16日 人民日報)

“送溫暖”活動一直是黨和政府關心基層群眾和弱勢群體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密切黨群關係、幹群關係的一個重要形式和優良傳統,但由於一些地方在開展這一活動時比較注重形式,而對效果重視不夠,使得一些“送溫暖”活動並未達到預期。例如,拍照後匆匆離開,難免讓群眾產生走形式的感覺。

精準扶貧已經取得很大成效,“對症下藥”才能根除病症。所以,“送溫暖”也可以效仿,精準“送溫暖”可以被提倡。在“送溫暖”之前就深入到群眾家裡瞭解他們有哪些困難,需要得到哪些幫助和物品,然後再根據群眾的需求準備好各種各樣的慰問品,這樣不僅使“送溫暖”更有針對性,也更能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準確地為群眾提供幫助,使受助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誠然,這樣或許比較費時費力。但是,這樣送溫暖的效果肯定會讓群眾滿意。任何付出,尤其是對群眾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領導幹部要站在群眾的角度,多替群眾著想,找準“送溫暖”的要點,才能走進群眾的心裡,才能鞏固幹群關係。

同時,精準“送溫暖”也考驗著黨員幹部平日裡對群眾的工作成果。如果平日裡對群眾生活深入瞭解,“送溫暖”時自然不會手忙腳亂,也不會再添加工作量。對群眾情況瞭解透徹,自然能讓“送溫暖”更加精準。

精準“送溫暖”,不僅為“送溫暖”注入了新的內容和活力,更體現出一種實事實辦的精神,可以有效避免“送溫暖”走向形式主義,值得點贊,更值得被提倡。

“送溫暖”要真正暖人心,就需要領導幹部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要沉下心來聽民聲,通盤考慮想辦法,從而切切實實地解決弱勢群體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