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遭投訴的揚農化工集團即將停產搬遷,退出揚州城區

位於揚州市區東南部、古運河畔的揚農化工集團,終於即將迎來停產搬遷。在此之前,該廠區因為廢氣汙染問題,持續遭到周邊居民舉報,因而被揚州市民稱作是他們的一塊“心病”。

根據“揚州發佈”新聞客戶端報道,今年12月20日,揚農化工寶塔灣廠區將正式停產搬遷。12月12日,趕在搬遷之前,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專題調研了該廠區停產搬遷工作。

謝正義說,明確生產型企業退城搬遷的目標任務,“是對這座城市、對生活在揚州城的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重要體現”。

一般來說,化工企業最初都建在城市的邊緣地帶,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邊緣地帶變成了核心區域。像揚農集團這樣一個“銷售百億”大企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地方經濟,同時也帶來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環保監管與整體搬遷令地方政府陷入兩難的境地。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揚農化工集團由一家地方老國企,轉身為央企的下屬公司,要徹底解決廢氣汙染擾民問題,必須整體搬遷生產線。但是“理想豐滿,現實骨感”,與央企協商談判的複雜過程中,不菲的搬遷資金也成為橫亙在地方

政府面前的難題。

就揚農化工集團來說,停產搬遷的時間表早在2013年就已敲定——將於2018年底退出揚州城區。期間一波三折,最終推遲到了12月20日。如能順利實現,結果皆大歡喜。

地方國企被央企收購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農化工集團”)是一家生產農藥、氯鹼、精細化工產品的大型農藥、化工企業。其前身是始建於1958年4月29日的揚州市屬國有企業揚州農藥廠,至今已有60多年的發展歷史。

揚農化工集團擁有揚州、南通、連雲港、寧夏中衛四個生產基地。

據揚州市國資委網站披露,2011年,揚農化工集團與中化集團“結緣”——當年12月,揚州市政府、中化集團旗下首家上市公司中化國際與揚農化工集團簽署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及項目合作協議。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化集團”)前身為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現為

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該集團是領先的石油和化工產業綜合運營商、農業投入品(種子、農藥、化肥)和現代農業服務一體化運營企業。

2012年2月,中化國際發佈公告,宣佈擬出資不超過16.34億元,以不超過26.5元/股的價格通過收購和增資方式獲得揚農化工集團6166萬股股份。

據中化集團官網消息,2012年3月,中化國際獲得揚農化工集團的股權由5%上升至40.53%,成為揚農化工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中化集團官網披露,2013年9月29日,中化集團以無償劃轉的方式,受讓江蘇金茂化工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揚農集團0.06%股權。至此,中化集團直接、間接持有揚農化工集團40.59%股權,成為揚農化工集團實際控制人。

被舉報廢氣汙染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查詢揚州官方資料發現,作為揚州明星企業的揚農化工集團,2017年銷售收入一舉突破100億元。揚州化工集團所在地也被稱為寶塔灣廠區,因其緊鄰多個居民小區,周邊市民長期被廢氣汙染所擾,因此持續對該公司進行了舉報。

據“揚州發佈”新聞客戶端消息,2016年8月,揚州市環保局通報了三起大氣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揚農化工集團廢氣汙染嚴重問題。

“揚州發佈”報道稱,群眾反映位於廣陵區的揚農化工集團,生產農藥,廢氣汙染嚴重,自備發電廠,煙囪排放黑煙。化工廠位於城區,對周邊環境影響大。

群眾在訴求中表示,“揚州市政府曾說過要(揚農化工集團)企業搬遷,市長熱線也打過多次,至今未落實,要求儘快搬遷化工廠”。

揚州市環保局經核查,該公司廢氣產生源主要有熱電站廢氣和工藝廢氣。經治理後,廢氣達標排放,但該公司距離居民區較近,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附件居民仍能聞到氣味。

兩個月後,揚州市人民政府官網“中國揚州”在線訪談做了一起“‘五氣同治’,合力打造‘揚州藍’”的節目,有市民再次反映了揚農化工集團廢氣擾民問題。

對此,時任揚州市環境監察局局長張國權回應稱,針對上述問題,該局已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監察監測,通過日常檢查、不定期暗訪等手段相結合,督促該企業做到廢氣達標排放。二是督促企業不斷對廢氣進行深度治理,減少廢氣排放。三是企業近年來多次進行產品轉型升級調整,關停、搬遷了部分產生廢氣較大農藥項目,減少廢氣排放量。

搬遷一波三折

“為徹底解決該公司廢氣擾民問題,早在2008年,市委、市政府就將揚農集團列入了‘古運河沿線企業退城進園’名單。”張國權表示。

據張國權介紹,

2013年10月,揚州市人民政府、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簽訂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明確2018年搬遷到位。市政府辦公室還專門成立了"推進揚農集團加快轉型發展領導小組",確保揚農化工集團搬遷工作的順利完成。

澎湃新聞查詢揚州市人民政府“寄語市長”欄目發現,近幾年仍有不少市民留言反映揚農化工集團的廢氣汙染,並瞭解該公司搬遷進展。對此揚州市生態環境局、工信局、廣陵區等單位進行了答覆。

2017年5月,揚州市生態環境局稱,揚農化工集團已經正在實施“退城進園”計劃,已於年前開始對舊煙筒進行拆除,將於當年7月把相對氣味比較大的農藥項目先行搬遷,一次性降低產能50%,其餘各項搬遷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當中,並將於2018年年底之前完成。

第二個月,揚州市自然資源局在回覆網友時表示,“揚農地塊對周邊環境確實存在一定影響”,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規劃應予以搬遷。目前,市

政府已成立由市經信委牽頭的揚農搬遷及產業轉型工作小組,搬遷工作正有序推進。

第二年的3月份,揚州市工信局稱,揚農化工集團“退城進園”工作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之中,大部分產品已經搬離寶塔灣廠區,剩餘主要產品將於2019年6月底前實施關停。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督促揚農化工集團加快搬遷進程”。

換句話說,搬遷時間從2018年底延遲至2019年6月。

可是,等到今年10月份,有市民再次詢問揚農化工的搬遷問題時,揚州市工信局在回覆中稱,截止目前,揚農化工集團寶塔灣廠區絕大部分產品已經搬離,尚有少量產品在生產。

根據揚州市工信局的說法,揚農化工集團(也就是寶塔灣廠區)的全面停產時間再次延後至2019年12月底前。

近日,揚州官方將搬遷時間最終確定為12月20日,消息公佈後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官方的說法,在完成產品搬遷後,揚農化工集團總部及管理中心、營銷中心、財務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等或仍將留在揚州,今後可通過“總部經濟”實現創新驅動,助力高性能材料、鋰電池材料等產業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