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強農村在河北省率先實現“江水戶戶通”

告別高氟苦鹹水 喝上優質長江水

棗強農村在河北省率先實現“江水戶戶通”

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五週年之際,其做法受到省政府肯定並在全省推廣

枣强农村在河北省率先实现“江水户户通”

“以前的水又苦又鹹,現在的長江水又幹淨又好喝。”昨天,在棗強縣大營鎮封花裡村,30歲的村民鄭紅看著水龍頭裡汩汩流出的清水笑意盈盈,“俺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長氟斑牙了。”其實,告別高氟苦鹹水的不止鄭紅所在的封花裡村。目前,棗強縣已實現了全域農村“江水戶戶通”,553個行政村的42萬人,全部喝上了長江水。

棗強縣地處黑龍港流域,也是華北漏斗核心區,地下水每升含氟量高達1.8至3.0毫克,遠遠超過我國飲用水每升含氟量低於1.0毫克的標準。由於農村群眾長期飲用高氟水,氟斑牙、氟骨症等疾病大量出現。僅在大營鎮普路屯村,全村1100多人,除了3歲以內的孩子,幾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氟斑牙。

為了改變飲用高氟水的狀況,2009年至2015年,棗強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集中供水後,氟超標大為緩解,但高氟水等問題並沒有根本解決。2016年至2019年,棗強縣借南水北調的東風,充分利用上級資金和財政資金,實施了“農村生活水源置換”工程,將處理後的長江水從供水總站輸送到千家萬戶。

2019年5月底,棗強縣“農村生活水源置換”工程竣工,全縣原有的55眼高氟水源井全部關停,農村飲用水源全部切換為長江水。經過沉澱、過濾、消毒,每天幾萬噸優質長江水,經過4條主管線輸送到14座農村供水廠,供農村居民飲用。

張秀屯鎮張秀屯村也曾深受高氟水之苦。65歲的高四東回憶,當年他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帶著全村人從土井裡擔水喝,水裡都是泥。前幾年,高四東從村黨支部書記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但“高氟水”就像一根刺紮在他心裡,一直隱隱作痛。如今,長江水圓了全村老少的“甜水夢”,也讓高四東的心裡樂開了花。“俺村456戶,安了近500個水龍頭,人人都能喝上長江水啦!”

今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滿五年,12月10日,全省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召開。會上,棗強縣作為“農村生活水源置換”工程試點縣做了典型發言,其做法受到了省政府肯定並在全省推廣。棗強縣水利局副局長趙勇表示,現在棗強縣已經真正解決了老百姓的飲水安全問題,“下一步,我們將推進全縣農村供水水廠設備更新,安裝入村入戶智能水錶,實現用水收費、按量付費、繳費取水,促進節約用水,加強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確保農村供水工程長效健康運行”。(記者王貴鎖、劉曉菲)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