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重型極地鉅艦亮相大會!性能堪比核動力,俄專家看後讚歎不已

隨著我國首艘國產“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的服役,中國在南極的科考探索的陣容顯得格外豪華,在南極進行的科考任務也更加引人注目。就在月初我國位於60萬米高空的“吉林一號”衛星,為全國人民從太空角度全程直播了雪龍號與雪龍二號在南極上演的“雙龍探極”。此次“雙龍探極”也是我國首次使用兩艘破冰船在南極開展破冰行動。而除了這兩艘破冰船,我國第三艘破冰船的建造也正在路上,在不久前第20屆中國國際海事會上,國產“

極地重型破冰船”模型就在大眾面前首次亮相。

國產重型極地鉅艦亮相大會!性能堪比核動力,俄專家看後讚歎不已

出品|國器

中國正在打造破冰厚度堪比俄領袖級核動力破冰船的重型破冰船

自從各國開始將能源科考的重心聚集在南極,我國船舶708所也開始抓緊速度確立了極地重型科考船的建造規劃。從海事會公佈的數據可知,中國第三艘破冰船、首艘“重型”破冰船的載人數將達到180人,排水量將近2.6萬噸,配有能夠360°旋轉的電力推進吊艙,併兼有前後雙向破冰的能力,破冰的厚度高達3米,與俄羅斯領袖級核動力破冰船大體相當,目前美國正在打造的破冰船破冰厚度也僅為2.4米。俄羅斯南北極科研專家在大會上稱“中國極地重型破冰船在最先進科技領域的智慧投入,建成後將是南極最為先進的科考船”。

國產重型極地鉅艦亮相大會!性能堪比核動力,俄專家看後讚歎不已

中國重型破冰船在綜合性能上將超過俄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

目前來說我國這艘重型破冰船並非核動力,但俄羅斯專家對我國首艘重型破冰船能有如此之高的評價,其原因在於該艘重型破冰船在綜合性能上,將全面超過俄羅斯在建的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雖然核動力是俄羅斯破冰船最大的優點,但其60天的自我補給能力與常規破冰船並無較大差異。由於南極周邊各國都禁止核動力船隻停港,這對於船舶的遠程科考行動極其不利。相反我國極地重型破冰船有著特有的雙向破冰能力,其機動性更加靈活,艦載自動化科考設備也將是世界一流。

國產重型極地鉅艦亮相大會!性能堪比核動力,俄專家看後讚歎不已

我國第一艘破冰船雪龍號助力我國在南極建立了長城站等6個站點

我國上世紀引進的第一艘極地科考船“雪龍號”排水量為2.1萬噸,破冰厚度僅僅只有1.2米,即便如此我國雪龍號依舊助力我國在南極建立了崑山站、中山站、長城站等六個站點,讓我國在南極科考任務得到了有效保障。雪龍號的建設還是依靠從烏克蘭引進的白領級破冰船改裝而來,而經過十多年的研究我國破冰船的製造技術已處於世界一流水平,這主要的得益於我國艦船發展建設規劃的正確性。

國產重型極地鉅艦亮相大會!性能堪比核動力,俄專家看後讚歎不已

中國自主建造的極地破冰船是在以往與國外聯合設計的基礎上而來

從上世紀起,對於極地破冰船的建設規劃,我國擬定了“與國外聯合設計,再國內建造”的策略。在雪龍號的建設當中我國包攬了所有科考設備的建設,而烏克蘭合作方主要對外形設計進行把關,這樣在國內建設的部分才能使我國造船廠得到充分鍛鍊,還能帶動造船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更讓我國船舶設計團隊得到充足的經驗。在不斷的設計建造中,我國逐漸開始擁有能力自主建設破冰船。近年來全球各國在南極的競爭力度逐漸加大,我國破冰船建設也應當不斷突破,未來在南極中國定能佔有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