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近日,熱搜榜上的一股清流,讓我們眼前一亮。

她被央視點名推薦,她的視頻爆紅海內外,她的一方田園成了千萬網友心中桃花源的真身,她的日常把中華傳統文化以浪漫的形式表達了出來。

央視新聞發佈的文章《我也蠻自豪,因為我就是李子柒作品背景裡的一個點》中對她做了如下評價:

她就是余光中,她就是“料理鼠王”,拍得出“鄉愁”,做得出“媽媽的味道”。李子柒的成功,在於熱愛,愛生活、愛家鄉、愛文化。而每一個喜歡她的人,也是因為愛,才懂這個叫李子柒的姑娘。

“李家有女,人稱子柒”——她向別人這樣介紹自己。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還記得幾個月前,我看到她的一個視頻,名為《十里桃花時,熬一盅十里桃花淚》,當時看到之後,我想:該是怎樣一個內心柔軟又浪漫的姑娘,才能想到並拍出這樣有意境的畫面啊!

從那以後,對她的好奇一發不可收拾,驅使著我看完了李子柒所有的故事。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但是,看得越多我就越心疼她。我自私地希望如果未來有女兒,不要像她,因為她的人生太苦太難,全靠意志和熱愛支撐;卻也希望我的女兒能夠像子柒一樣堅強、篤定,將人生看作一方棋局,行招雖慢,但落子無悔。

光陰的故事,藏著笨功夫的碩果


在李子柒的視頻裡,她好像無所不能,動手能力超強,她給我們看的不是廚藝有多高超、烹飪出來的食物賣相有多好,而是真切地把一個食材的前世今生展現了出來。

從一顆黃豆破土發芽、結出豆莢、風乾蒸豆、制曲,再到醬胚成熟,這是“醬油的前傳”。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看到這樣的手工場景恍若隔世,在今天這樣快節奏的時代,恐怕已經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耐心等上幾個季,只為得一壺陳釀吧。

瞭解了她的成長經歷,我漸漸明白,那光陰的故事裡,早就暗蘊生機。

李子柒出生於1990年,她的父母在很早的時候就離開了,她一直由養母撫養,童年於她是一段綿長的痛苦。爺爺奶奶不忍心孫女受苦,儘管已經年邁,仍把她接回四川農村撫養。

爺爺去世後,她與奶奶相依為命,家境貧寒的她14歲就輟學打工,為了生計,當過服務員,後來又跟師傅學打碟,一切都是為了多掙一點錢。

奶奶意外生病,她為了更好地照顧奶奶,放下工作回到奶奶身邊。2016年,子柒開始計劃拍攝短視頻。

她回憶拍攝初期,“2萬餘條素材,來來回回開關4萬次,按每條素材走25步來算,步行約260公里”。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這些數字很驚人,對於她今日的成功,聶聖哲先生評價說:平和地做簡單的事情,但這些簡單的事情,卻被今天的高大上給弄丟了,人們淡忘了。

她的視頻裡很少講話,只是平淡地用行動來做事,沒有華麗的語言裝點。相比於今天的全民焦慮,她的出現讓人感到一種平和。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緘默的田園牧歌,對應的是都市的燈紅酒綠;田間耕作的春花秋實,反襯的是刺眼的急功近利。

正如胡適所言:“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

看見她不疾不躁的成功經歷,反觀現在很多父母對兒女的教育,我們一心想讓孩子考高分,卻從未關心過他們的每一步是否走得穩。過於注重結果,往往會忽略“過程”才是初衷。

天道忌巧,厚積薄發


李子柒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她走了很多彎路,才找到了自己的“田園夢”,但剛開始的時候,她絕沒有想到這樣的日常,會讓自己成為“網紅”,一開始,只有滿身的辛勞和沒有任何回報的堅持。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與其說她被生活“逼上梁山”,不如說她看透了成長和生活的本質:人總要選一條喜歡的路,不計回報“笨拙”地努力下去。

世人皆知大道至簡,卻十有九人知易行難。很多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熬不到乍破的天光,回首來時路,只差了那麼一點點。

曾國藩曾說: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貳。他這一輩子也如此句所言,最喜歡下笨功夫,絕不投機取巧,也不恃才傲物,讀書做事都一絲不苟,目標明確。他的這句話用在教育領域,再合適不過。

還記得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量子波動速讀”,傳說只要學了,那來自宇宙的神秘力量就會讓孩子擁有一種神奇的能力,用1-5分鐘就可以看完一本10萬字的書,並且能把內容複述出來!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某位自稱是老師的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支支吾吾地說:“是物理學的量子糾纏,還有光的波粒二象性。”說完自己都繃不住了。

這些年,我們還見證了“全腦開發”、“超感學習力”、“矇眼識字”等教育騙局,利用的都是家長追求“速成”的心理。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看過《奇葩說》的人,都該聽過姜思達說的一句話:“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不能一天讀成林徽因。”

在今天,咖啡香掩沒了書香,銅臭味蓋過了暑土氣,有時我們總斥責孩子走路無根,愛嘚瑟。卻忘了,無根的背後是不實,沒有踏踏實實的努力過,得來的成功只是雲煙過眼,曇花一現。

孩子,我想告訴你,真正的成功都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博觀而約取,厚積方能薄發。

行招雖慢,步步算數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尚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很多名士因“拙”而超然物外,領悟真諦,獲得了極高的文學成就。

《菜根譚》說:文以拙進,道以拙成,一拙字有無限意味。做文章不可取巧,要守著拙樸才能進步。

元朝末年的大文學家陶宗儀,隱居在松江華亭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去幹農活也隨身帶著筆墨和書卷,幹活累了就翻開讀上幾頁,並將讀書心得記在樹葉上。

勞作後回到家中,他將樹葉上的筆記放到瓦盆裡保存。十幾年下來,他寫了十幾盆樹葉筆記,後將它們歸類整理,成書三十卷,名曰《南村輟耕錄》。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做人與讀書同理,若一味追求速成,最終結果往往不遂人意,因為速成者,往往帶著僥倖和不實,更經不起歲月的考驗。

自己去寫,自己去看,用笨功夫完成新領域知識的積累,相信時間的力量,慢就是快。

“慢就是快”,在李子柒身上體現地淋漓盡致。人們都很羨慕地說“有女當如李子柒”,細想來是為什麼呢?

因為她的美、她的田園詩話、她的賢惠嗎?都不是,大家羨慕的就是她的心定和尚拙。

奶奶生病時,為了解決家裡的開銷問題,她什麼苦都吃過,什麼累活都做過。擺地攤賣東西、種地、開淘寶店,但生意一直不好,只能勉強混口飯吃。後來,在弟弟的影響下,她開始接觸短視頻。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那個時候她對視頻創作一竅不通,拍什麼、怎麼拍、怎麼剪輯、怎麼運營,這些對於她來說都是大問題。要想拍一些有價值的視頻,自己必須有些真功夫,要學真功夫,就得跟自己死磕。

為了拍《蘭州牛肉麵》那一期,她專門去找本地的拉麵師傅學,回到家一有時間就練習揉麵團,有時累得胳膊都無法抬起來。

她自己一個人要拍完這個鏡頭,洗手、調好三腳架、取好景再拍下一個鏡頭。拉麵對時間要求很準確,通常鏡頭調好後面團就廢掉了。不知道來來回回走了多少次,洗了多少次手,那個視頻才拍好。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回憶起那段視頻的拍攝過程,她說:“拍廢的麵糰我奶奶做成饢吃了半個月,每天都是各種湯泡饢,導致我現在看著都覺得很飽。”

她那時候太需要錢了,但是她並沒有羨慕那些賺快錢的人,因為她相信世界還是會獎勵肯下笨功夫的人,她相信只要自己一個個視頻拍下去,日子總會好的。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這年頭太多的人都一心想讓孩子快點成為人中龍鳳,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可越急就越焦慮,越焦慮就越容易走錯路。

我們看著她,覺得她的田園、她的心性都好似獨立於這個時代,覺得這不真實,很多人都很疑惑:這樣的苦日子值得熬嗎?

李子柒的行動給了我們答案:值得!正是這很多人不屑的“拙”,讓她有了今天的成績。

人生須全力以赴,但不可著急


餘嘗問:李子柒理荒蘭圃,秣馬南山,是不是得了禪意?

誠然,她有現代人身上鮮見的踏實和懇切,她對土地、對家鄉、對生活,都懷著一顆拳拳之心,這樣的心性讓她躬耕于山林之間,踏踏實實地只做好自己熱愛的事。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有人說:看著她的視頻,我煩躁的內心得以平靜。這樣的評價和影響,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肯定。

小說《一句頂一萬句》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一條大河特別波濤洶湧,淹死了許多人,叫聰明。”的確如此,這世上聰明人太多了,踏實做事的人反倒被說傻。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學習生活中,能有這樣的懇切,能深信學之道,貴以專、以誠,潛心做個笨人,那“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悲劇就不會屢屢重演。

正如董卿所說:“我永遠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人生需要全力以赴,但是不能太著急。”孩子,你可以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要算數。

李子柒被央視點名,爆紅海內外:我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算數

-END-

作者丨洛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