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真的需要建超大型粒子对撞机吗?为什么?

另类物种


最近网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杨振宁的最后一战》,这篇文章客观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应不应该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然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现阶段中国不应该建设粒子对撞机。


从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我们已经在个别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甚至是领先的水平,但是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做出的成就还不够。就好比如说中国的高能物理学,虽然近些年来也有不错的发展,但是跟一些欧美的发达国家比起来,我们的科学手段实在是有限的,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对撞机,欧洲的高能物理也在引领全球。

有人认为中国近些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去建设一个大型的粒子对撞机,也有必要建设这个粒子对撞机,未来高能物理的突破就得看中国了。高能物理学是最基础的自然学科之一,欧洲人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子对撞机,并且利用这个机器研究了很多的高能粒子,高能粒子对撞机是通过将粒子加速到光速级别然后通过观察和分析它们碰撞所产生的现象来探索微观世界的潜在规律。


欧洲的这个粒子对撞机周长整整有27公里,而我国的粒子对撞机则计划建设得更大,计划建造一个周长达100公里的超级粒子对撞机,而这个项目保守估计也得需要200亿美元的资金。这个项目的设想是在50 ~ 100米深处的地下,建造一条100千米长的环形隧道,第一步安装的是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随后置入的是质子对撞机(SPPC)。此计划的亮点是,两套装置分享一条隧道。SPPC建成以后,对撞能量将达到LHC的7倍以上,成为世界新的最大对撞机。本来这个项目在2016年就有极大的可能要被通过了,但是最终却以一票之差未能得到立项,早在2016年的时候关于中国该不该建设大型对撞机的争论就已经由杨振宁和王贻芳在《知识分子》上面争论而达到热潮。


而杨振宁在今年的一次会议上更是再次再次点出自己的观点没有改变,他还是不建议中国建设粒子对撞机。因为在他看来,高能物理盛宴已过,再研究下去也研究不出太多有用的东西,而别的国家之所以说高能物理的希望在东方那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有钱,中国可以拿得出上千亿的人民币去建设这个,然而实际上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还是多用点钱来改善民生问题比较好。此外,如果这个项目得到立项了,那么势必会大幅压缩其它领域的科研经费,这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镜像科普


关于建设对撞机的讨论从16年就开始了,一方以杨振宁为代表反对,一方以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院士王怡芳为代表的的支持。

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工程师,讲一下自己的观点:

1、在高能物理专业领域,理论体系已经比较透明,剩下的推测,猜想都需要实际工程验证,而对撞机是验证必须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对撞机很有必要;

"投入产出性价比”是任何一个工程都绕不开的话题,看几个典型的例子:

1、在没有计算机,普通偏微分积分需要用算盘验算的60年代,我们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弹道导弹,因为这涉及到国家安全,再贵也要投入做;

2、高铁投入达几万亿,早期资金来自中央,地方zf,银行,乃至民间,算投入比可以说是完全亏本买卖。但是高铁促进了整体经济发展,极大的方便了出行。早年坐绿皮车需要一天一夜,现在只要几个小时。

3、芯片项目。这是最近几年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每年芯片进口需要花费价值几千亿美元。算一笔账如果花几千亿美元自产芯片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如果认为仅仅砸钱就能造芯片可能就想的过于简单了。底层核心技术,产业链,研发生成工具,人才,知识产权,处处是瓶颈。

4、FAST项目。FAST射电望远镜,用于探测宇宙射线信号,讲通俗点,就是用来探测外星人的。项目负责人南仁东在缺乏经费技术的情况下,千方百计降低成本,采用了多项自主技术,最终建成花费在1.5亿美元左右,在上海北京也就一两栋楼的价格。FAST在测试阶段就已经探测到了100多颗脉冲星,可谓立竿见影。因为选在贵州偏远地段,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交通旅游。

5、工业仿真软件。工业仿真软件的底层核心技术,生态链其实都是比较透明的。在中国发展不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性价比差,投入投出不成比例。一方面工业仿真软件需要长期积累,前期投入大,另一方面使用回报效率低。和互联网行业不同,工业仿真软件更像是传统的制造业而非IT业。

再回到对撞机,公开资料显示,建设对撞机前期投入需要200亿美元,但根据以往经验,实际投入可能要翻几番。在这个过程中绝大部分资金要用于工程建设,设备仪器软件的采购(国外)!以500亿美元估算,可以造15艘左右的辽宁舰。

从短期来看,个人更偏向于广泛的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做大做强研究所和大学(大学招老师不要只招留过学的博士),在有了一定软实力的基础上再考虑类似对撞机的大工程~


邓子平1980


磁悬浮列车最早是德国提出的,后来,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陆续展开研究。

中国在2003年买了德国的一辆磁悬浮列车,在上海运营。巨亏!每年巨亏!

磁悬浮列车省能源、速度快、无噪音等优点,为什么现实生活其他国家只是实验,而不做实际运行?他们傻?

超大型粒子对撞机那么好为什么美国、德国……不自己建?他们傻?


xhscfq


在中国要不要建超大型粒子对撞机之前还有一个问题要搞清楚,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为什么要在2018年12月宣布关闭已运行了九年的欧洲大型粒子对撞机?关闭的原因,运行中的问题是否可以与中国共享?

即然国内高能物理所那么想要,可以先租用欧洲已关闭的设施以获取运作经验并培养相关人才来做技术储备。毕竟高能物理所提出的愿景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国际合作共享共赢,那么我们要引进国际顶尖人才进来,我们也需要能走出去,交流不会是单向的,如果欧洲不让我们的人过去使用设施积累经验,他们又如何会让顶尖人才来帮中国发展科技?现实是连中国制造2025规划西方都要限制,还制裁包括国防科大和华为在内的一批中国科技企业和重要科研单位,在这种环境下怎么能幻想西方支持中国的高新技术?

把别人遇到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做好技术和人才储备。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不能丢,过去我们说集中优势兵力,不打无把握之仗,现在虽然条件好些了,但仍需集中优势资源,不打无把握之仗。国家尚未统一,又面临多事之秋,我们还没有本钱广撒网搞铺张。


随波逐浪奕帆诚


现阶段中国建超大型粒子对撞机明摆着是圈套,上层睡梦未醒全国人民眼睛是雪亮的。中国科技界华为5G刚领先世界,马上美国就策划梆架华为高管、对华为全面制裁、施压发达国家全面封堵华为,目的是摧毁中国的科技崛起!这个时候美藉华人丁某中、李某道跳出来指使国内的王某芳闹着搞对撞机,明显是把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往泥潭里堆!美国都烧不起那个钱要让中国去烧,若爱中华民族就该去解救华为高管!他们都是明显的汉奸行为!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对撞机!以前受人愚弄建了一个还废弃在北京!中国民间工厂倒闭土地抛荒、很多家庭分散求生居无定处、病了等死无钱医……这些才是当务之急!


潇洒看世界58


大家把这个项目的钱看少了,是至少1360亿,第一期花360亿挖100公里环形隧道,第二期1000亿采购设备,不过我看不够,因为他算的是国产货的价,外国货的价至少花掉1000亿外汇,还得请外国人来安装调试,甚至使用可能也是外国人使用因为我们没有使用对撞机的人才,而研究这个课题的人只有20个,另外这个实验是彩票式的实验,就是赌大运,就是撞出一个未知粒子,因为基本粒子,欧洲都撞出来了,据说百分之九十九撞不出来了,另外,基础物理是靠数学和逻辑推演出来的,不是实验的,爱因斯坦是花了几百亿研究出相对论的吗,牛顿呢麦克斯韦呢,这种只有一段文字的描述和数学公式才是物理的真意,而不是造出个原子弹,航母,飞机,


霜夜繁星


需要啊。

哪怕我国还有很多很穷的地方;哪怕我国因病无钱,只能回家等死的人还大有人在;哪怕我国交税的主体是中下层收入的人;哪怕我国很多实用性科研力量还很落后;哪怕美国的军事力量还在我国周边游荡……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我国科学家和欧美科学家在一个高精尖的俱乐部里把酒言欢。


触摸真实904


我的观点是至少是目前不宜建。

网上有很多争论中国现在是不是需要建设耗资巨大的对撞机,非内行人很难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评判,但任何事都有一个基本的评判标准,想到了在1992年初由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时提出的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从这三个方面讲,显然这个项目至少来说是超前的,从眼前和不远的将来来看,即使达到了预期的科学目标,也是没有起到三个有利的作用的,或者来说,基于如此巨大的投入来讲,是没有起到成比例的作用的,相对于类似科学投入的FAST项目1.5亿美元(未经核实)的投入和立竿见影的产出来说,存在风险巨大,周期太长,成果不确定的现实问题,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国家有着更多更需要花钱的项目,脱贫,治污,解决科技瓶颈等等,我觉得不应该投资于这样一个看不到现实产出的巨大投入上面


xm8888vip


不邀自来。

坚决反对现阶段建大型对撞机。原因有三:

1.现代物理学理论体系已经走到极致,不论广义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高能物理学,剩下的只是修修补补。反而应用物理学领域还有机会。

理论难突破,实验领域同样如此。不要指望举国之力建起的对撞机会带动实验物理、理论物理有大突破。

除非再次诞生一个爱因斯坦式的大神,否则物理学只剩修修补补而已。

2.高能物理学只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分枝,物理学研究范围很广很深的。一个领域占用这么多经费,其他基础研究领域喝西北风吗?

3.美欧对撞机项目成功与否,暂且不谈。这两大项目都建设于美欧基建大投资的未期而已,而非初期中期,是有道理的,钱要花在关键节点关键时刻上。

中国正处于基建狂潮的初期中期,有太多太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项目大工程排队等待立项和实施。对撞机项目,请靠后。


独尊宋明


如果在中国现在真的出了一个天才,在天赋方面不要说超越“爱因斯坦”,就是达到他的程度也可,真有这样的人,那么建大型粒子对撞机很有必要;如果连广义相对论都没弄明白,那么,提这个建议的人就是一个大骗子。就是真的建成了,也不一定就真的对撞出一个未知的宇宙――王贻芳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