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三把尺”,管理者“三句話”……名校長李希貴學校管理精粹


如何實現核心素養?如何衡量教育效益?師德建設的關鍵驅動點在哪裡?……要想成為新時代優秀的教育管理者,這些問題躲不過,繞不開。

很幸運,一位教育改革創新實踐者,全國督學、全國優秀校長李希貴結合自己幾十年的教育管理經驗,逐漸撥開迷霧,接近這些問題的本質。

在李希貴看來,辦好學校萬變不離其宗,以下十個方面的修煉必不可少。

老師的三把尺”,管理者“三句話”……名校長李希貴學校管理精粹

全面理解新時代育人目標

01. 教育要和時間賽跑:

現在的中小學學生將是2050年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素養直接影響著2050年學習大國目標的實現。

02. 教育要與技術賽跑:

今天在校園裡和未來進入學校的孩子,是和機器人搶飯碗的一代。

目前,在美國,以研發和創意為主要核心活動的“知識產權密集型行業”就業人數佔比27%,在歐盟高達40%。按照這個比例,中國應有2億人在搞研發和創意有關的工作,這個行業依靠的正是核心素養。

03.學生的需求在變:

新一代人的需求並非依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底層開始的,他們更看重頂層,需要實現自我價值,甚至突破自我。

老師的三把尺”,管理者“三句話”……名校長李希貴學校管理精粹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對未來的認識、對未來教育的判斷,全世界各個國家從來也沒有像今天這樣趨向一致:

在新加坡、美國等國的“21世紀素養”的框架中,都明確把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信息素養作為中心。這與我國提出的新時代核心素養異曲同工。

構建學生成長責任中心

04.學生成長責任中心:

課堂內外,每一位任課老師跟學生的溝通、聯繫,產生了教育。以每一位學生為中心,所有班主任、老師、諮詢師,形成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責任中心。

將教育力量全部集中到責任中心,最終形成一個互動、運行的機制,產生教育效益。

05.如何衡量教育效益:

教育學首先是關係學。師生關係的主導方在教師,但是判定方卻是學生。

學校需引導老師融洽師生關係,讓學生判定老師,老師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以及品格塑造的影響力的行為就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顯現。學生愛屋及烏,喜歡老師,接著就喜歡教室。

以系統思維尋求系統解決方案

06.如何去實現核心素養:

老師需要把每一天進行的課堂教學變成學習,從教學走向學習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需精心設計每堂課、每一單元、每個星期的學習任務,拓寬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學習路徑呈現多樣性。

07.明確學習目標而不是教學目標:

從“教”走向“學”的過程,需要老師的轉變。

老師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而是領導學生學習的能力。在領導學生學習的能力裡面,包括要跟學生共同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而不是教學目標。

識別關鍵驅動點,提高管理槓桿率

08.教育的油門:

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關鍵是選擇。

09.集體主義教育的“油門”:

不是對團隊貢獻,而是集體對個人無微不至的教育。一個集體、一個領導對個體無微不至、小心呵護的時候,這個人就有了集體主義精神。

10.教師專業發展的“油門”:

師徒結對、教研活動、聽課評課等,是一般驅動點。關鍵驅動點是分享。在校園裡搭建若干個平臺,如舉辦沙龍,出版專輯、舉辦教育年會、教育產品交易會等,讓大家把好貨拿出來分享。

11.師德建設的關鍵驅動點:

是成就感、被愛和安全感。一個人首先是被愛,才能有愛心。當老師珍惜各自的行業、崗位、事業時,感覺非常有成就感、自豪感時,往往才會有愛心。

老師的三把尺”,管理者“三句話”……名校長李希貴學校管理精粹

從線性思維到座標思維

12.做好平衡:

在教育中,從直接興趣到間接興趣,直接經驗到間接經驗,必備品格到關鍵能力,適應現實到改造社會,認知規律到學科體系,全面發展和個性潛能等,都要學會平衡。

適應情緒勞動的工作性質

13.老師是情緒勞動:

情緒好就是一個好老師,就是學生喜歡的人,就是社會敬佩的人。要調理老師的情緒,必須從頂層來解決問題,即人性觀、權責觀和問題觀。

作為一個教育管理者,當知道老師是情緒勞動性質,老師的態度、心態比知識更重要的時候,教育管理就發生了變化。

築牢“防火牆”,更新“殺毒軟件”

14.學會理解、弄清有限順序:

在新時代裡,好多事情紛至沓來成為新常態,必須理解這種現象。然後,要弄清優先順序,可否合併,可否互相替代,是否以過去所有過的事情代替等。

15.辦好學校萬變不離其宗:

就是三個積極性——教師積極性處在主導地位,學生積極性才產生教育效益,幹部的積極性涉及到一個學校內部的團結和文化。

作為教育管理者,最重視的是一切有可能影響教師積極性的事情都要慎重。

讓謙遜成為一種能力

16.把“我”變成“我們”:

講話的時候、談心的時候,一般不說“我”怎麼樣,要說“我們”,這個很簡單,但是很重要。

把“聽明白了嗎?”變成“我說清楚了嗎?”前者好像是別人的責任,後者則直指說者的說話藝術。

17.理解反對你的人:

要清楚許多時候自己不如下屬,這個雖然難,但卻特別現實的。

每一個教育管理者要明白,當你飛得更高的時候,其實是下面人看你更渺小的時候。要充分理解那些反對你的人,這是很重要的。

18.反思才會產生真正的學習:

學習不僅僅在體驗中發生,必須在體驗之後產生反思才會真正產生學習。

有一個公式叫做你學習到的知識等於你的過去經驗加上反思的平方。反思越大,你的知識收穫越高。反思假設小於1的時候,就會越來越不如過去。

19.從不同的觀點裡尋找10%的精華:

看到一些你認為不合適的、錯誤的觀點,不要急於否定,找到其最精華的10%的有益的地方。

20.終身成長:

過去把人生分成兩段:一段是學習,一段是工作。今天則要終生學習,終生成長。只有這種態度,最終才能發現自己確實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優化教師專業成長路徑

21.老師的“三把尺子”:

第一把尺子:目標還是方式?做一件事時,想想這個事的目標是什麼,有沒有跟方式相混淆?

第二把尺子:為了學校還是為了學生?很多地方搞公開課,班上有48個學生,有5個學生不行,把它篩出來了。這是為了學校不是為了學生。

第三把尺子:方便教還是為了學?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進度,不同的深度、不同的思考,這給老師帶來很大挑戰,但是對學生好。

22.管理者“三句話”工作法:

即“你說呢?” “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太棒了!”

當有人去請教方法的時候,一定要問句“你說呢?”當他說出一種辦法時,再問一句“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因為決策就是選擇,生出兩種辦法、三種辦法來就不找你了,一比較就很清楚。當他做出來時,一定要說“太棒了”。

老師的三把尺”,管理者“三句話”……名校長李希貴學校管理精粹

管理“客觀原因”,將落實進行到底

23.客觀存在須接受:

如果你要穿過城區,你必須要大街上的路口全變為綠燈嗎?不要等到所有障礙都沒有了才開始。因此,客觀原因不具備,是人們終其一生也無法解決的客觀存在,任何人都是在不良的結構之中解決問題。

24.微觀可有所作為:

現在有很多觀點,如不出國無法進行國際交流,怎麼知道國際化呢?可以就近到國際學校看看,其實跟美國差不多,有時讀書甚至比到國外現場瞭解的更深入。

還有一觀點是“他們條件好,我們學不了”,其實學的是其走向成功的路徑。

25.分類打分管理客觀原因:

對於客觀原因的重要程度,可以打分,進行管理分類,分成“無法改變”、“很難改變”、“可能改變”,然後用主觀能動性代替客觀原因。

26.管理的減法原則:

比如一場考試,減去試卷能不能考試?沒有試卷怎麼考試?沒有課桌也可以考試?一個一個要素減去的時候,這是創新,這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27.管理的加法原則:

學生到學校是為了幹什麼?為了玩,為了尋找同伴。

體育是講究規則的玩,如果學校把體育課變成15個體育課程,學生不會不喜歡。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一定會找到好的解決方式:所有的事情到最後都會是好事。如果還不是,那它就一定還沒到最後。

用管理思想武裝頭腦,用管理平臺落地實操。作為人工智能教育管理的微校wxiao平臺,是校長的得力助手,幫助學校實現校園安全,文化宣傳、行政審批、家校溝通等教育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

辦法總比問題多,好的解決思路會事半功倍,用好平臺,做好管理,辦好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