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貴:學校如何運轉?

人類到現在尚沒有解決令自己苦惱的一個問題:一個組織的生命常常與組織中的領袖人物有著過度的關聯。

一個組織的輝煌,常常是因為他們迎來了一位卓越的領導者,而一個組織的衰亡,也大抵由於相反的原因。學校的情形也大致如此。正如社會上普遍流傳的,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反之亦然。

這種現象帶來了積極的意義,但也同樣給組織的發展帶來了諸多困擾。最大的困擾就是,一個組織似乎沒有自己的生命週期,組織的生命似乎是由於它的領導者更替而被分割為幾段。這些不同的階段自成體系,他們並不是組織本身作為一個獨特的生命應有的發展邏輯。

一個健全的組織,應該有自己的五臟六腑,有大腦可以思考,有肺可以呼吸,有胃腸可以消化,有心臟提供動力。每一個組織的領導者,應該真正把一個組織當作一個健全的生命,認真研究其生長規律,小心呵護它的三頭六臂,用心感受它的喜怒哀樂,把自身的力量和組織的生命適度分開,認真權衡自己在組織中的力量,小心把握自己用力的分寸,有所不為有所為,和整個組織的人們一起,齊心協力,讓組織成為一個可以自我生長的機體。

對一個有著良好結構和健康機制的組織,領導者應該用力很輕。

如何讓組織成為一個可以自我生長的健康機體?

這本新書,是李希貴校長的學校管理學力作。作者積累了30年教育管理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在北京市十一學校等的具體管理實踐,從組織結構入手,把學校管理的“科學特性”梳理出來,闡明規律,提供方法和工作模型,全面深入地闡述了學校的運營哲學和方法論,提醒人們扣好學校管理的第一粒釦子。這對學校管理者深入理解和貫徹“立德樹人”要求,建設“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學校制度,高效地運營學校,極有啟發和幫助。本書適合各級教育管理者、中小學校長和教師閱讀。

李希貴:學校如何運轉?

李希貴 著

精彩試讀

戰略高層由多個治理主體組成

一家規範的公司,其戰略高層絕不是總經理一個人,還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各自的責任、權力、利益並不相同,互相制衡,形成一個相對安全的治理體系。

一所學校,同樣不可以把責任和權力集中於校長一身。從現狀來說,至少應有六大治理主體,共同組成戰略高層。它們包括學校黨組織、教職工代表大會、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家長代表大會和學生代表大會(見圖1-1);民辦學校還應該有董事會。


李希貴:學校如何運轉?


學校黨組織在學校起政治核心作用,保障學校的辦學方向,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自覺擔負起培養接班人的歷史重任,在學校的重大決策中發揮關鍵作用。

何為重大決策,比較容易理解;如何發揮關鍵作用,卻需要掌握好分寸。許多學校裡發生的黨政不協調,書記、校長鬧矛盾,大都是因為權力的錯位。許多時候,是因為人們對關鍵作用的理解有偏頗。

譬如,幹部任免權,在目前的法律法規框架下,中小學實行校長負責制,但這絕不是校長一個人說了算。在各方充分醞釀的基礎上,提名權歸校長,組織考察的環節歸學校黨組織。考察組通過聽取民意,進行民主推薦,形成考察結果,並提交學校黨組織審議。只有符合任職條件的提名人選,才能得到校長的最終任命。

又譬如,財務權,學校黨組織不可能本末倒置,鑽到財務賬簿裡去,但對學校裡的重大開支和敏感性收支,學校黨組織必須參與審議,且擁有監督權。

更為重要的是,學校的育人目標、課程方案,儘管最終的決策權在教職工代表大會,但在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前,應該首先提交黨組織把關、定向。

如此說來,黨組織在學校重大決策中發揮關鍵作用,不是代替行政主體做事,而是在關鍵環節上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學校教職工依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基本形式,負責審定學校章程、發展規劃、教育教學改革等重大問題。特別要注意的是,事關教職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如薪酬分配、人事聘任、職稱晉升、福利待遇等,都要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充分討論。

由於教職工代表大會代表是由學校各個方面的骨幹組成的,因而,還可以賦予其對校務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進行監督的權力。譬如,每年一次對校務委員會委員進行滿意度測評,以決定其是否可以留任;對提名的學術委員會委員人選進行選舉等。

教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應該由教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負責相關重大工作,具體事務則由教職工代表大會選出的工會委員會處理。

校務委員會一般由校長、副校長、黨組織負責人、工會主席等組成。在校長負責制的框架下,校務委員會通過給校長提供多維度、多視角的智慧,讓決策變得更科學、切實、有效。

校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應該更多地來自代表一線師生利益的人,如年級主任、學科主任。要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價值觀,校務委員會的構成人員如果大部分不瞭解教育教學一線的師生需求,信息獲取不充分,甚至出現信息誤讀,校務委員會的決策就容易出現偏差。

學術委員會一般由學校中的優秀教師代表組成,主要負責審議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方案,學校教科研項目的立項、管理、評價,名師工作室的設立和管理,科研項目的招投標,職稱的評審、推薦等。

為確保學術委員會的獨立性,校級領導幹部一般不宜進入學術委員會成為正式成員。在一個由沒有任何行政權力的教師組成的委員會里,如果有一位校領導,校領導就很容易左右學術委員會的決策。

家長代表大會不同於目前學校普遍實行的家長委員會。由於一直以來沒有形成真正的學區,因而,學校與社區的互動較少,家長很少有機會參與學校的各項工作,更不用說參與決策。於是,大部分學校選擇一些熱心學校事務的家長,組建家長委員會。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家校溝通,尚不能真正成為學校的一個治理主體。

隨著學區的明確和相對固定,學校與社區的互動會越來越廣泛、深入,家長在學校治理中的作用會愈加重要,因此,家長代表大會的設立勢在必行。當然,家長代表大會的代表,應該由家長選舉產生,不可如過去的家長委員會成員那樣大多由校方指定。由選舉產生的家長代表大會,自然被賦予了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在一些事關學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家長代表大會具有部分決策權,對教育教學等諸方面擁有知情權和建議權。

當然,需要劃清家長代表大會的權力邊界,家長代表大會不可過度干預學校的教育教學等專業工作,更不可綁架學校的具體事務。每年一次的家長代表大會要認真研判審議主題。在家長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它選出的家長委員會作為常設機構,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學生代表大會的代表由學生選舉產生,在事關學生切身利益的事項上,如有關學生的規章制度、獎懲辦法、食堂管理、校服選用等事項上,擁有部分決策權。學生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學生會負責日常事務。

治理主體之間的制衡

明確了各治理主體的權力後,必須同步設計對權力的制衡機制,以防止任何一方的權力過度膨脹,誤入決策陷阱。

教職工代表大會對校長的權力予以制約,學校所有重大事項必須經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且必須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審定,投票結果必須當場公佈,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改變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方案。為進一步約束校長的日常決策行為,可以設計每年一次的對校長的信任投票,達不到規定比例的信任票,即可啟動免除校長職務的程序。

為防止教職工代表大會決策因時間變化、上級政策調整等各種原因帶來的失誤,特殊情況下,校長有權對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方案提出暫緩實施的建議。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同意後,校長可對有明顯問題的方案或有關條款實施凍結,並待下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修改後實施。如有必要,也可經教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同意,提前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對相應方案進行修訂。如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審議認為原方案沒有修改必要,則仍按原來的方案執行,校長不得再次干預。

同樣,在學術領域裡,學術委員會為最終決策機構。當然,對學術委員會也要有相應的制衡。比如,學術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由校務委員會提名,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審定,達到80%以上贊成票方可當選;三年一個任期,每個任期結束時必須調整三分之一的委員。學術委員會由三位委員輪流擔任主席,每位輪值主席主持一年工作。特殊情況下,校長如果認為學術委員會決策存在明顯問題,可通過校務委員會審議,對學術委員會的決定提出重新審定的議案。學術委員會可進行二次審議,如二次審議仍維持原決定,校長則不得再次干預。

協商,尋求共同利益

一個組織內的中層,與沒有上下級隸屬關係的同級或不同級別的人有諸多聯繫。在與這些職位的聯繫中,他大都是有求於對方。從表面看來,對方根本沒有與他合作的必要性。這時候,他需要具備的技能就是協商。

協商之所以如此重要且成為中層的常用技能,就是因為它可以幫助中層與對方形成合作,其中的關鍵就是與對方尋求共同利益。

我們來看看教務主任需要協調的關係圖譜(見圖3-11)。


李希貴:學校如何運轉?


當教務主任需要開展一項工作的時候,最方便、最簡單的是隻與自己所屬的主管有關,不需要涉及圖譜中的其他人員。然而,在現實中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大量工作需要圖譜中眾多的人參與。

譬如,全市的化學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將在學校舉辦,主辦方要求校長致辭,要求學校櫥窗營造與化學有關的教學氛圍,要求看到跨學科的教學改革特點,等等。對學校,尤其對涉及的人員或部門來說,這些要求不一定很合理,但對教務主任來說,他又希望滿足主辦方的要求,以進一步拉近關係。於是,他要去與校長協商,希望校長能利用十分鐘的開幕致辭機會,更多地鼓勵一下化學學科的老師,因為他們的改革確實代表了未來的教學改革方向,有可能對其他學科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雖然眼下的勢頭很好,但也遭遇瓶頸,如此一個適合進行鼓勵的場合,對校長來說也是機會難得。

營造氛圍則需要與學校辦公室協商。教務主任注意到,在校園最顯要的位置有幾個櫥窗,內容是優秀校友及其老師的故事。於是,他事先讓一個化學社團的學生蒐集了一部分在大學學化學專業的校友與化學老師的故事,並且讓這些校友寫下了中學化學課和化學老師對他們的影響。這樣一次活動對社團的學生影響很大。這些資源,可以幫助學校辦公室辦一期全新的校友及其老師的展示櫥窗,既充滿新意,又能滿足活動的要求。至於課堂教學如何體現跨學科特徵,許多學科一直在探索。如何藉助本次活動更上一層樓,教務主任找到了在這方面特別熱心的生物學科主任和語文學科主任。如果他們借本次活動的舞臺,推動各自學科教學與化學教學的融合,這樣既可滿足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需求,又可推動各自學科的教改進展。

至此,教務主任通過協商,為所有協商方都找到了各自的利益,順利完成了自己的活動任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