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李希貴:學生的語文高分,不是語文老師的功勞!

李希貴:學生的語文高分,不是語文老師的功勞!

他們取得的成績,不是語文老師的功勞,而應歸功於閱讀

實驗:

李希貴讓剛上初中一年級的兒子和初中四年級的侄女,參加了高三上學期的語文期末考試,他們分別獲得了82分與85分的成績,而高三年級(含兩個復讀班)的平均分是84.5分。李希貴至今還保存著那兩份試卷。

後來,他又讓兒子在初三的時候參加了一次高考,語文成績是122分。他們取得這些令人驚訝的分數,不是語文老師的功勞,而應歸功於閱讀。

他們自己的閱讀涵養、積累和感悟,提高了他們的語文成績。”李希貴說。這兩個孩子在他的指點下,閱讀了大量適合他們年齡、年級的圖書,“我書架的書在不斷地減少,他們書架上的書在不斷地增加,當他們買的書不能滿足需求的時候,就把我的書也偷偷地拿到他們的書架上,有些還寫上了他們的名字”。

李希貴:學生的語文高分,不是語文老師的功勞!

閱讀的力量,能影響孩子終身

李希貴讓讀初一的兒子寫下“你最喜歡的5本書及其理由”。

兒子給出的答案是:

  • 《紙牌的秘密》——以引人入勝的童話式故事將人引入最原始的哲學思考;
  • 《涅克維奇精選集》——宏大的敘事場面和難以抑制的愛國熱情;
  • 《鵝掌女王烤肉店》——詼諧的文筆、美妙的談吐和隨處可見的諷刺;
  • 《雍正王朝》——將複雜的官場揭露得一覽無遺;
  • 《戴高樂傳》——略帶感情地公正評價了偉人的一生。

李希貴讓兒子和侄女參加高三語文考試的結果是,統一了學校老師和家長們對語文教學的認識。1996年,作為高密一中的校長啟動了語文教學的改革:把常規的語文課由每週6節,改成2節由老師在課堂上講授教材,4節由學生進入閱覽室自主閱讀。

這場改革帶來的效果是:學生們的語文成績在濰坊市遙遙領先,而且帶動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李希貴說,由此我們感覺到,語文學科的基礎就是閱讀,如果沒有閱讀作為基礎的話,孩子們的其他能力是很難得到提升的。他相信,閱讀的力量能夠影響孩子終身。

中小學生應該有多少閱讀量?

關於閱讀量,好多名家都通過自己的閱讀經歷提出了一些想法。

張光鬥說:“如果一本書10萬字,那麼每個中小學生每年讀40本書,一年就是400萬字。”

《小布頭奇遇記》的作者孫幼軍說:“以平均每本書10萬字計算,中小學學生每個月至少應該讀一本,認真地讀,而不是走馬觀花,能讀兩本更好。”

國家教育委員會原副主任柳斌說:“每天課外讀一篇千字文,應該是個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則一年之內,可達到36萬字,十二年則可閱讀430多萬字。所以,

中小學階段閱讀500萬至1000萬字應當是合適的。”

李希貴:學生的語文高分,不是語文老師的功勞!

他們不喜歡讀書

是因為不喜歡大人們給他的書

但如何閱讀常常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李希貴向老師和家長們提了幾點建議。他反對從成人的視角出發為孩子們選擇讀物,主張給不同年齡的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圖書

。他借用盧梭的話說:“兒童有他們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愚蠢的。

小學生需要的是大量的故事書、歷險記和童話。”他說,“我們喜歡不等於孩子喜歡。9年制課標修訂之前,我們課標推薦的那些書,哪一本是學生喜歡的呢?幾乎沒有。為什麼?因為是我們成人的視角。”

一些家長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書,但李希貴說,他至今還沒有發現不喜歡讀書的孩子,“他們不喜歡讀書,是因為不喜歡大人們給他的書”

李希貴:學生的語文高分,不是語文老師的功勞!

不要讓孩子閱讀帶上任何附加條件

他還建議大人們降低對孩子閱讀起始的期望,不要讓閱讀帶上任何附加條件。幾年前,太原一位語文特級教師向李希貴校長講述了一件令他感到不安的事情:他的外甥女,只要出去旅遊,媽媽就會讓她寫遊記,後來,孩子再也不喜歡旅遊了。“很多家長,孩子一閱讀就讓他寫讀後感,使得孩子們也不喜歡閱讀了。”

李希貴說,這些家長太著急了,孩子們只要有了一定量的閱讀,“你不叫他寫,他也忍不住。”

要培養孩子閱讀的成就感

在孩子進步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給他創造一些精彩,給他有一個鼓舞。

比如說,和課外互補一下,我們先讀個什麼,再去讀課文的時候,讀了和不讀是不一樣的,那麼他就體會到成就感。

開一些

家庭的讀書報告會、班級的讀書報告會或是小夥伴之間的讀書報告會,等等,這都會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在集體中引導孩子閱讀

像在中國臺灣、在新加坡,你經常會在教室裡、走廊上、一些活動空間,看到閱讀數。在這個學期要讀的20本書,讀過的蘋果是紅色,沒讀過的蘋果是綠色,還是白色的。讓學生互相競爭、互相比較、互相分享。

李希貴:學生的語文高分,不是語文老師的功勞!

那麼這樣一些情況,包括給孩子出一些書,出一些孩子的專集、書函,放到圖書館作為孩子們的閱讀資源,那麼這些都對孩子起到非常好的激勵作用,現在好多學校做的也非常大。

最後我想用一個哲學家,他曾經回答提問的時候說的一句話:

“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選擇幹什麼?”

他說閱讀。

又問他:“如果你已經被囚禁在牢房裡,你幹什麼?”

他說閱讀。

再問他:“如果已經到了世界末日,你今天打算幹什麼?”

他還是說閱讀。

當我們回顧人類歷史上那些卓有成就的人物的一生,都會發現閱讀對他們的影響都是極其大的。在教養孩童上,閱讀可以說是最便宜也最高貴的教育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