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全文長 38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5 分鐘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精彩導讀

“ 學生到學校是為了幹什麼?為了玩,為了尋找同伴,體育是講究規則的玩,而且是對鍛鍊品格成長最重要的載體,學生喜歡學校、喜歡體育課,順便就學學數理化了。”




2019年2月26日,國家督學、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蒞臨“青島教育大講壇”,以“新時代教育管理者的10項修煉”為題,以自己40年的教育實踐和思考為佐,令島城數千名教育管理者飽享一席教育思想的“饕餮盛宴”。


1 全面理解新時代育人目標

李希貴說,新一代的需求並非依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底層開始的,而是從看重頂層,他們要實現自我價值。並且,在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裡,自我實現已經不再是頂峰。能不能自我實現之後,進一步超越自我,打破自己,把自己清零,重新開始,這將是未來的一個新的挑戰。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對未來的認識、對未來教育的判斷,全世界各個國家從來也沒有像今天這樣趨向一致。

如新加坡“21世紀素養”的框架中,把核心價值觀放在正中央,把充滿自信的人、主動學習的人、積極奉獻的人放在中間。

美國“21世紀素養”的框架中,也把核心科目和21世紀主題放在正中央,學習與創新技能,生活與職業技能,信息、媒體和技術技能放在中間。

《2018世界銀行發展報告》中,從1978年開始至今第一次使用了“學習”為標題,題為“學習,實現教育的承諾”,以此把學習作為主線,對應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2 構建學生成長責任中心,讓教育發生在最佳環節

李希貴說,北京十一學學校有很多學生成長責任中心的支持人員,如自習管理、常規管理、小學段管理等,為其提供幫助、提供服務的。這些支持人員與學生成長責任中心產生服務和被評價的關係,支持人員服務於學生成長責任中心;學生成長責任中心的老師和學生可以評價他們的服務質量,北京十一學校將其稱為“內部客戶”。

學校還設有研發平臺,由諮詢師、教育顧問等組成,提供大量教育策略、教育方式和教育資源,為學生成長責任中心的每一位老師提供“彈藥”,比如教育單親家庭的孩子有什麼好招;遇到抑鬱的孩子怎麼教育……學生成長責任中心使用研發中心的產品,對其研發的產品進行評價。

如此,將教育力量全部集中到責任中心,他們之間既有“客戶”又有“產品”,最終形成一個互動、運行的機制,產生教育效益。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3 以系統思維尋求系統解決方案

為什麼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脫離不了“教”?李希貴說,是因為在座標之中沒有選對位置。在縱座標也就是認知的複雜性這個維度上,大部分課堂陷入了第一級“回憶與再現”知識,到不了到第二級“技能與概念”。正是因為在這樣一個層級上,所以其對應的橫座標也就是學生自主性同樣處於低層級。

真正要達到“學”的層級,課堂必須在第三個層級“問題解決與應用”和第四個層級“思維遷移與創造”中展開學習任務,學生的時間和空間就相對比較大,橫座標上學生的自主性也比較高,就會走到比較高的層級,這才是一個理想狀態。

李希貴說,北京十一學校從第一級到第四級設計每個星期、每一個單元,包括每堂課的學習任務。以第三級為例,學習任務可以是使用邏輯圖展示三個主題的異同;設計一份問卷並收集信息進行分析;製作流程圖展示關鍵步驟;對書中人物的行為進行分類;準備一份用於評價的標準清單;做一本你認為最重要的5條規則小冊子來說服別人;在真實的環境中當面臨大量不關聯信息時,必須對信息進行分類整理,開展信息識別任務。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4 識別關鍵驅動點,提高管理槓桿率

集體主義教育的“油門”在哪裡?有人說是對團隊貢獻,其實這是“推輪子”,不是“油門”,李希貴如是說。集體主義教育的“油門”是集體對個人無微不至關心的教育。

一個集體、一個領導對個體無微不至、小心呵護的時候,這個人就有了集體主義精神,這個人就會對集體愛得死去活來。

教師專業發展的“油門”在哪裡?大部分學校搞的是師徒結對、教研活動、聽課評課、體會隨筆、專家報告,而且還檢查學習體會、心得筆記,這些都是一般驅動點。李希貴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最重要的關鍵驅動點是分享。在校園裡搭建若干個平臺,如舉辦沙龍,出版專輯、舉辦教育年會、教育產品交易會等,讓大家把好貨拿出來分享。

師德建設的關鍵驅動點在哪裡?是成就感、被愛和安全感。一個人首先是被愛,才能有愛心。當老師珍惜各自的行業、崗位、事業時,感覺非常有成就感、自豪感時,往往才會有愛心。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5 從線性思維到座標思維,平衡好各種訴求

李希貴說,北京十一學校設計了50餘種校服供學生選擇。為便於學生管理,學校提取了校服的幾個要素,所以儘管校服款式、花色豐富多彩,但是辨識度同樣很高,學生的選擇性也很高。

又如北京十一學校食堂被評為“中國好食堂”,緣自對餐廳的三家承包公司實行兩次投票和末位淘汰機制。李希貴說,如果每年淘汰一家食堂,對學校文化、學生口味要有適應期,因此學校制定了這個有條件的末位淘汰機制。學校規定,三家承包食堂的公司距離平均分不超過5分給予黃牌警告,低於3分則視為正常。結果,三家承包食堂的公司都沒有被淘汰,並且飯菜質量越來越好,這就是因為有條件的競爭帶來穩定性和競爭性兩個維度的統一。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6 適應情緒勞動的工作性質,與問題和平相處

問題觀是指有些問題不能馬上解決,而且有可能解決這一問題時,帶出三個其它問題,甚至越解決這個問題會越大。因此,學會跟問題和平相處,就跟學會跟疾病和平相處一樣,有些病不治還可以,結果過度治療反而縮短生命。

一般來說,系統中的問題要在系統當中優化。比如食堂的飯菜口味不好,過去的做法是校長和中層幹部輪流下食堂,去監督食堂炒菜的質量,甚至親自炒菜。其實,這是內部管理出問題,廚師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

作為一個教育管理者,當知道老師是情緒勞動性質,老師的態度、心態比知識更重要的時候,教育管理就發生了變化。比如,教育管理者要學會消化不良情緒能力。李希貴認為,有三句話很重要。一是今天的大事兒,明天就是小事兒;二是今年的大事兒,明年就是故事;三是今生的大事兒,來世就是傳說。如此來思考,消化不良情緒的時候就會好多了。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7 築牢“防火牆”,更新“殺毒軟件”

李希貴認為,不管“氣流”怎麼衝擊,辦好學校最重要的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三個積極性:教師積極性處在主導地位,學生積極性才產生教育效益,幹部的積極性涉及到一個學校內部的團結和文化。

有了這三個積極性,才能辦好學校。

作為教育管理者,最重視的是一切有可能影響教師積極性的事情都要慎重。外面的“氣流衝擊”來了,一定要分類整理,一定要進行防火牆殺毒軟件的處理,最後覺得毫無問題才能交給老師,這樣一個後臺一定要搭建起來。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8 讓謙遜成為一種能力

有些人說,學習不僅僅在體驗中發生,必須在體驗之後產生反思才會真正產生學習。有一個公式叫做你學習到的知識等於你的過去經驗加上反思的平方。反思越大,你的知識收穫越高。反思假設小於1的時候,你就越來越不如過去。假設反思是1的話,基本上是學了等於沒有學。反思是0.9的話,學了一頓只剩下81%,所以一定要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成長,反思自己的問題。

處在中間層次的就是“尋找制高點”。李希貴說自己有個習慣,研究某一個領域,就找這一領域最高、最頂尖的專家探討、學習,就去辦得最好的地區的學校考察學習,實在沒有機會,就買這個老師的書、這個學校的經驗、這個專家學者教授的學術著作來學習,尋找這個行業、這個領域、這個方面的制高點,知道自己的差距,不斷把短板補上。

處在中間層次的還有一個是“從不同的觀點裡尋找10%的精華”。看到一些你認為不合適的、錯誤的觀點,不要急於否定,找到其最精華的10%的有益的地方。一種謙遜、不斷反思的能力,一定要看到不同的意見的最好的地方。

處在頂層的是“重新定義人生”。李希貴說,過去把人生分成兩段:一段是學習,一段是工作。今天則要終生學習,終生成長。就像英國一個科幻學家說的那樣,我終生在成長,但從來未長大,只有這種態度,最終才能發現自己確實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才知道僅僅靠大學裡學的東西遠遠不能應對明天的世界,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學習大國。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9 建設工具資源庫,優化教師專業成長路徑

中國是一個工具資源庫的弱國。比如思辯工具,把《駱駝祥子》、《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三部小說的主題進行異同的分析,就非常容易引發爭論。李希貴說,三個圓圈的時候難度是比較大的,一般的初中學生、小學學生有兩個圈就可以了,但是高中生有三個圈完全可以引發深入思考。

比如不同維度的工具,研究曹操時,有很多學生不會用工具就容易走極端,只看到曹操的一個方面。如果借用不同維度工具,從歷史貢獻、氣度、價值觀、領導力、膽略、現實影響等角度看待曹操,就會變得維度多元了。

李希貴:學生到學校為了“玩”,順便學學數理化


10 管理“客觀原因”,將落實進行到底

對於客觀原因的重要程度,可以打分,進行管理分類,分成“無法改變”、“很難改變”、“可能改變”,然後用主觀能動性代替客觀原因,這是以色列一個著名的減法原則。比如一場考試,減去試卷能不能考試?沒有試卷怎麼考試?沒有課桌也可以考試?沒有監考老師也能考試?沒有學生能不能考試?一個一個要素減去的時候,這是創新,這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李希貴說,也有加法的原則。學生到學校是為了幹什麼?為了玩,為了尋找同伴,體育是講究規則的玩,而且是對鍛鍊品格成長最重要的載體,學生喜歡學校、喜歡體育課,順便就學學數理化了。

如果學校把體育課變成15個體育課程,學生不喜歡學校才怪。比如爬樹,就對一個人的品格影響非常大,當人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要崩潰的時候,突然夠到一個樹枝上去了,會鬆一口氣。或者就是上不去,一下下來了,會了解了人生,學會面對失敗。

人生學會面對失敗是很重要的,學會跌倒爬起來不受傷,這是人生最重要的本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