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市“智”胜新时代 临沂市助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2008年,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取消,进一步减轻了个体工商户的负担。我市也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开展为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对重大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服务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等稳定规定,促进市场主体增加总量、扩大规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进入新时代,我市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施“8+8”现代产业培育计划,做优食品、木业、机械、冶金、化工、建材、医药、纺织服装八个传统产业,培育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农业新六产、文化创意、全域旅游、医养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八个新兴产业。实施工业转型攻坚行动,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淘汰一批小钢铁、小化工、小建陶等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争取木业、建陶、五金、化工等产业年内有过半企业完成升级改造。开展中小企业“四个一百”示范工程,鼓励企业对标赶超。积极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力争年内新增上市和挂牌企业10家以上。 我市坚持引进孵化转化“一齐抓”,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产业。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9.5%。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7家,新增产学研合作企业615家。经开区被评为2017年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高新区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试点,河东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罗欣药业和史丹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鲁南制药荣获省长质量奖,中印软件园入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元集团成为全国首家“双特五甲”地方企业。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国有和规模以上集体、民营企业规范化改制大部分完成。

工业强市“智”胜新时代 临沂市助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业精神,按照“放水养鱼”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努力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了先发性体制优势和所有制结构优势。同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使投资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增强了投资者和创业者的信心和决心。

“金锣火腿肠,我的金锣王”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让金锣集团享誉全国。众所周知,私营企业往往容易在新兴的产业中崭露头角,并走向成功。像金锣集团这样,在国有企业已占据绝对优势的肉制品加工行业仍然能够做到效益规模都名列前茅,实属不易。

工业强市“智”胜新时代 临沂市助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很多人只知道金锣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其实金锣还是全国最大的调味品供应商、亚洲最大的大豆蛋白生产企业及世界最大的大豆深加工企业之一。我们生产的大豆提能肽、山松系列产品都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此外,金锣还是污泥过程减量技术和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开创者。”金锣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金锣集团自2012年5月以来承担国家863计划“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过程减量技术”主课题任务,现已申请发明专利22项、国际PCT专利53项,采用“污泥过程减量技术”对污水厂进行污泥处理、装置改造,大大节省企业投资和运营成本。2018年,柳青河企业河长黑臭水体源头治理经验交流会——“柳青河治理”观摩会在临沂召开,金锣的治污模式开始全国推广。金锣集团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肉类深加工’这一主业拉长产业链,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发展战略,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今年,山东省吹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号角,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是“转换”,我市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吸引了一批诸如华大基因、临沂华为大数据中心、新松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前沿的高新企业在临沂落地,站在了行业领域前沿,符合临沂市预期的产业发展方向。

工业强市“智”胜新时代 临沂市助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如今的临沂,新兴产业在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在构建。展望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民营企业由过去传统增长型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将继续扬帆远航、行稳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