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一道光落下,突然將一部分人帶走,傳言消失的人是彼此相愛的人,而留下來的人中則不僅有單身,也有夫妻和情侶。

業界人士和觀眾都稱讚《被光抓走的人》創意很棒。

我們以為,有如此天馬行空想象力的導演董潤年,一定不是個“凡人”。但和導演本人接觸後,發現,我們錯了。

《被光抓走的人》是文藝的,導演董潤年卻並不是。他的日常不是刷片,而是刷抖音、快手、微博。他和很多普通觀眾一樣,喜歡綜藝。《奇葩說》《吐槽大會》《樂隊的夏天》都在他的日常觀影片單中,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還是《創造營101》的粉絲。

正如電影中,一道光,出乎意料,帶給這個世界最大的影響,不是那些消失的愛人,而是那些留下的人一樣。整個採訪中,董潤年對很多問題給出的答案也都有點出乎意料。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董潤年的電影,真實又有點文藝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還沒結尾時,譚卓般富有層次的哭泣就已經提前在影廳上演。一位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哭到啜泣。能聽出來,她努力在忍,但是沒忍住。

《被光抓走的人》感動了很多觀眾,但也丟失了一些觀眾。沒用經典敘事節奏講故事,四個故事之間來回剪輯,讓電影有點平。

從這點上看,《被光抓走的人》是吃虧的。這也是很多國產故事片、劇情片面對好萊塢視覺大片時,總是處於劣勢的原因之一。

觀眾對炫目的視覺會產生比較一致的震撼感,而對情感體驗的深度和層次卻是不同的。這種體驗被很多因素左右著,諸如成長環境,經歷,甚至是當下境遇。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在中國傳媒大學花了7年時間研究怎麼拍電影,又有十幾年編劇創作經驗的董潤年,完全明白這個道理。

“但我還是希望這部電影是一個截面更寬的影片,希望電影呈現的不僅僅是愛情,而是光照現象發生後, 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變化,甚至是社會對這種現象的反應。”

在貓眼、百度上,《被光抓走的人》都被定義為了愛情、劇情片。但在董潤年的概念裡,這部電影一直是一部科幻前提下的現實主義電影。

董潤年承認,這不是一部典型的類型片,它有點文藝。幸運的是,《被光抓走的人》還是遇到了很多懂它的人。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儘管董潤年對《被光抓走的人》的定義是科幻片,是文藝片,但卻在採訪中,頻繁提到三個字——真實感

在董潤年看來,成功的科幻片首先是完成了真實感的搭建。不論這種科幻,是對未來世界的想象,還是如《被光抓走的人》一樣,是對現實社會的反映,都要落地,要符合生活在現實世界的觀眾的邏輯。

電影中,既是董潤年的好友,又是與《被光抓走的人》項目緣起有關的李誕,客串出演了一個主持人。

不過,李誕的客串卻不僅是因為前兩點,也與董潤年強調的真實感有關。董潤年覺得,李誕作為當代的一個文化符號,他的出現,同樣有助於增強真實感。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董潤年是科幻迷,他的想法常常天馬行空,但同時,他的故事是從群眾和社會出發的,不是飄著的,而是有紮實的心理根基、社會根基。


董潤年的煙火氣

創意天馬行動,電影也是文藝又有深度的,但董潤年的日常卻是完全融入人民群眾中的。

前兩天,董潤年收到一個手機使用時長的報告,報告顯示他每天平均使用手機超5個小時。很難想象,這位拍出《被光抓走的人》如此走心,如此有質感作品的導演,日常愛好不是刷片,而是刷抖音、快手和微博。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在此之外,董潤年還和很多普通觀眾一樣,喜歡看綜藝。《奇葩說》《吐槽大會》《樂隊的夏天》都在他的日常觀影片單中,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還是《創造營101》的粉絲。

電影中,《創造營101》出道的王菊出演了一個戲份不多的角色,筷子(白客飾)的女友。談到與王菊的合作,董潤年說,自己在看《創造101》的時候,就很喜歡王菊。

“一開始也沒想到王菊,有一天,選角導演正好給我看了她的資料,也覺得很合適。現在效果也很好,王菊很好地融入了劇情中,觀眾們也沒有覺得,她是一個流量而出戏”。

由於王菊太融入,有些觀眾反而花了好幾秒確認,那位演員是不是王菊。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普通觀眾看綜藝是為了瞭解明星,而董潤年看綜藝,在娛樂之外的目的,則是為了解觀眾。董潤年說,做電影要關心受眾。他說要融入人民群眾中,看看人民群眾都在看什麼,喜歡什麼。


不過,董潤年對於受眾的關心,卻並非以迎合受眾喜好為目的,他更期待能夠從流行內容中,分析出當下受眾的心態。


“我覺得抖音、快手、綜藝節目,都是我們觀察社會很好的窗口,這些熱度高的娛樂內容和綜藝,是當下社會心態的一種反映,再結合社會發展、經濟形勢,我們就可以從中分析出,現在人們的社會心態和心理”。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難怪會有觀眾在觀影過程中,與電影中的人物感同身受了。原來,董潤年一直隱藏在我們身邊,悄悄地觀察著我們。

但即使這樣,在創作過程中,董潤年也一度很擔心很害怕,他甚至想過,這部電影會不會惹一部分人不高興。但他後來想通了,創作還是要真實。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社會中會發生的,甚至我看社會新聞,有一些是發生過的,那我沒必要遮遮掩掩,為了討一些人的歡心,而不敢說實話”。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其實,董潤年這麼寫,這麼拍,不代表他這麼想,也不代表他認同片中的所有行為。《被光抓走的人》目的就是反映社會,反映現實,如果有人看到了這其中存在的問題,這才是一部電影更大的社會意義,不是嗎?

雖然這次,董潤年拍了個藝術片,不過,卻不是從藝術家的視角,而是從普通人的視角。或許這與他過往的編劇身份有關。從普通人的視角看世界,追求創作的真實感,是他認為創作最重要的原則。

而聊到過往的編劇身份時,董潤年也說,如果重來一遍,他還是會選擇先從編劇開始。


董潤年的選擇


雖然做了很多年編劇,創作了《廚子戲子痞子》《心花路放》《老炮兒》《瘋狂的外星人》等眾多電影作品,也因編劇身份而備受關注,但這次當導演,董潤年卻並不是跨界、轉型,而是幹回了自己的本行。

董潤年大學讀的就是導演專業,從本科到研究生,他一直是與監視器和攝影機打交道的。只是在畢業時,市場給予新導演的機會太少。機緣巧合,他先做了編劇。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在採訪中,我們也給董潤年出了一道科幻選擇題: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遍,畢業就拿到可以當導演的機會,您會選擇直接當導演,還是依舊從編劇開始?

“那要看我是不是帶著現在的記憶回去,如果帶著的話,我可能會依舊選擇做編劇”,董潤年笑著回答。

現在回憶起來,董潤年很感謝過往的編劇經驗。


“劇本是電影的根本,編劇工作鍛鍊了我講故事的能力,而且在和這些導演(甯浩、管虎等)合作的過程中,也學習到了很多手法、技能和思想”。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沒想到,畢業時無奈下的選擇,反而讓他的職業生涯更踏實,基礎更牢靠。對於畢業時的無奈,董潤年沒有任何懷才不遇的抱怨,反而特別理性。

“我們那個時候的整體電影市場真的很小,資本也少,坑都是滿的,別說新人,就是老導演的機會都有限,再有才華,可能也需要一個時間和機遇”。

而聊到前段時間熱議的“北電文學系畢業生賣電子煙” 的話題,董潤年也表示,並不是特別同意那篇文章的一些說法。

“就這兩年我的觀察,現在給予新導演、新編劇的機會真的多了,創投很多,我也有參與”。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其實,對於影視行業的新人們來說,受到打擊和挫折是很正常的。董潤年坦言,自己剛畢業的時候,也經歷過經濟窘迫的階段,不得以,需要父母付房租,向朋友借錢。

而最終讓董潤年堅持了下來的原因,大概有兩個。

“我沒上過班,除了寫劇本、做導演,也不會做別的,做生意也不會(哈哈哈),再者還是熱愛吧,覺得創作特別有意思,整天想的就是創作”。

《被光抓走的人》導演專訪:一個喜歡追綜藝的俗人 | 董潤年


結語:


《被光抓走的人》片尾字幕很特別,最先出現的名單是鳴謝。這些人中包括從各方面給予過《被光抓走的人》幫助的朋友,還有因各種原因錯過客串,沒有出現在電影中的演員。

被問到為什麼會做這樣的排序時,董潤年回答:沒有什麼特別原因,就是很感謝,想要越早的向他們表示謝意越好。

正如電影中,一道光之後,留下來的夫妻和情侶活在了輿論旋渦中一樣,如今,《被光抓走的人》上映後,也面對著各種各樣的評價。

但在我們看來,《被光抓走的人》為電影市場開創了一種新的類型。從這點上看,這部電影的意義不止於對觀眾的影響,更不止於票房。

任何領域的開拓都是艱辛的,感謝董潤年和《被光抓走的人》願意身先士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