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競爭強弱的行業分析三分法

在證券投資中,行業分析無疑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分析行業時,投資者需要認識到一個行業的格局究竟如何,然後才能採取相應的交易。在這裡,我就想從行業的競爭性強弱方面,把行業分成三個類型:弱競爭性行業,中等競爭性行業,以及強競爭性行業。

基於競爭強弱的行業分析三分法

先說弱競爭性行業,這種行業最好理解,企業和企業之間幾乎沒有什麼競爭。

在這種行業裡,一家企業很難通過任何方式,對另一家企業發起致命的打擊。大家各自守住一攤子業務、或者一個小的分割市場,把一個業務做到天荒地老。


一般來說,弱競爭性行業不太多見。

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中,絕大多數的行業都充斥了各種競爭。而也正是這些競爭,讓我們的市場經濟充滿活力、讓人們的生活豐富而多彩。

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競爭卻往往不是一件好事。競爭會帶來利潤率的流失,讓企業無法定過高的價格,讓投資的標的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所以,弱競爭行業往往反而容易讓投資者賺到錢。

儘管這些錢往往很難和那些通過競爭獲取巨大市場份額的、鉅額的錢相提並論(比如騰訊控股從上市以後到2019年漲了幾百倍),但是這種錢賺起來卻更加輕鬆。

因此這類行業的投資標的相對容易判斷的多,只要買的便宜,投資者往往可以做到十拿九穩。

一些有著天然壟斷、或者行政壟斷的行業,經常會成為弱競爭行業。

舉例來說,水電、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等行業,就因為地理原因的限制,沒有什麼競爭。

而鐵路和飛機的信息系統建設、核電建設和運營等行業,則由於天然的壟斷效應(一個鐵路網很難容納兩個互不兼容的信息系統)、政府的管制等因素(核電站建設中的安全性因素遠遠大於商業效率因素),也很難面臨巨大的競爭。

不過,弱競爭行業雖然容易讓低估值買入的投資者賺錢,但是卻很難提供在長週期裡特別高的回報。

這裡的原因有幾個,

首先,弱競爭行業中的公司雖然很難被別人進攻,但是自己想進攻別人也非常困難。這就導致這種行業的企業,想獲得特別高速的增長,相對比較困難。

其次,弱競爭行業的壁壘和壟斷效應,往往被政府所注意到。這種壁壘和壟斷效應,導致這些企業有定非常高的價格的能力:比如想象一下一個機場說提高服務費100%,很難有航空公司有什麼抗拒的能力。

但是,正是因為這種超強定價能力的存在,導致政府往往會介入,並且限定這些行業的定價能力(比如水電的上網電價就遠低於平均的消費電價)。

由於這種政府限制的存在,弱競爭行業的企業,在長週期裡往往只能賺到一個合理的利潤水平。

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弱競爭行業的格局,是由“一般的盈利能力”和“幾乎沒有風險的商業前景”所組成的。因此,對於弱競爭行業,最好的投資模式,是在低價的時候買入、在更低的價格買的更多,而在高價的時候則可以考慮賣出。由於弱競爭行業幾乎不存在公司被競爭拖垮的情況,因此這種高買低賣可以給投資者帶來非常輕鬆的回報。

當然,弱競爭行業中有些公司的弱競爭格局,則是由一些經濟要素、而不是天然要素構成的,比如淘寶和騰訊公司、以及早期的微軟公司的網絡效應(網絡效應這種要素特別容易在互聯網企業中出現)。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企業往往不會受到政府太強的限制,也就容易成為長期裡特別優秀的投資標的。


相對於弱競爭行業,強競爭行業則是另一個極端。

在這種行業裡,企業對客戶沒有什麼太強的議價能力,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客戶粘性這些常常可以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商業因素,往往並不太強、甚至根本不存在。

在這種行業裡,企業之間只能不停的比拼更高的服務效率、更低的生產成本,以期從對手那裡搶來客戶。但是,每當一種更好的生產方法被髮明出來,別的企業用不了多久就會學去。於是,首先發明這種方法的企業,往往也賺不到太多、太久的錢。

強競爭行業的一個特性,就是其中的龍頭企業、領先企業不停的切換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舉例來說,流行服飾行業、餐飲行業、科技行業中的一些子行業等等,都屬於競爭極其強大的行業。

這些行業裡的企業往往在十年的週期裡,就會走上一個來回:十年前的龍頭企業,過了十年再看,往往都已經風光不再。而最新的龍頭企業,在十年前還不是市場上最耀眼的那家公司。

在強競爭行業中,龍頭企業的位置往往來回切換。

而由於行業競爭性太強,這種切換的速度往往很快。在一家企業找到一種有效的競爭方法以後,比如一家流行服飾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和市場需求合拍了,或者一家餐飲企業抓住了一類客戶喜歡的餐品,它們就能迅速佔領大片的市場。而在這種佔領市場的過程中,這些企業往往也會獲得極高的估值。

但是,一旦這種優勢因為某種原因喪失,那麼強競爭行業裡的企業,往往會迅速從神壇上跌落。這種跌落的速度之快,會讓投資者大跌眼鏡,估值也會一落千丈。由於之前的估值抬的太高,這種估值下跌的程度,往往會達到70%以上的級別。

因此,對於強競爭行業來說,投資者需要同時注意其擴張性和脆弱性。具體來說,當一家企業抓住市場的一個點、從而獲得巨幅增長時,投資者需要注意到其中可能蘊含的風險,避免在高價買入一個未來可能面臨巨大競爭、護城河也不強的公司。

同時,當一家之前的明星公司,由於受到巨大的競爭、因而價格暴跌以後,投資者也不可以用之前的標準來衡量降低的估值。這時候,投資者需要意識到的是,強競爭行業中的明星公司一旦大勢已去,那麼之前耀眼的估值,往往會一去不復返。


在弱競爭和強競爭行業之間的,則是中等競爭性行業。

這種行業的數量最多,其中的企業往往擁有一定的壁壘和競爭優勢,但是這種壁壘和優勢並不算太強,並不足以全面抵擋對手的進攻。

證券公司、商業銀行、醫藥企業、成熟市場中的家電企業、航空公司(尤其是中國內地的航空公司,由於受益於更多的政府管制,它們之間的競爭不如國際市場中的同行那麼激烈)、汽車製造商等等許多行業,都屬於這種類型。

對於企業分析來說,最有意思的,恐怕就是中等競爭性行業。

這種行業的特性,允許其參與者建立一定的商業壁壘,從而能夠抬高自己的利潤率,同時這種行業又允許其參與者去進攻對手的堡壘。在這種行業中,好的公司會同時守住自己的陣地、同時蠶食對手的陣地,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最優的投資回報。

在中等競爭性行業中,投資者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需要找到最有可能勝出的那家企業,然後長期持有其股票,分享這家公司攻城略地帶來的長期回報。

在歷史上,一些在長期被證明非常優秀的公司,比如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美的集團、格力電器、貴州茅臺等等,都屬於這類行業。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投資者買入時的估值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不是太貴就行),而對企業是否是最好的那家公司,則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一個行業來說,其競爭的性質有時候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在不同的競爭格局之間有所變化。以中國內地市場的家電行業為例,在上世紀80、90年代,這個行業剛剛起步。那時候,家電行業的參與者眾多,市場增長速度巨大,沒有一個競爭者能形成覆蓋整個市場的規模效應和品牌優勢。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家電行業屬於比較明顯的強競爭行業。

但是,隨著家電行業逐步發展,市場體量逐漸變大、市場發展潛力逐漸趨於飽和,這個行業中的勝出者就取得了比較強大的規模優勢、品牌效應和渠道優勢。在這時候,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中的家電行業,已經從強競爭行業的格局,慢慢轉成中等競爭行業的格局了。

而證券行業,則是一個從弱競爭行業到中等競爭行業、轉向中等競爭行業甚至是強競爭行業的例子。

在中國有證券市場以後的大約20多年裡,證券行業的競爭都不算太強。受制於政策的限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每個投資者只能在一家證券公司開戶。

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包括一人一戶的限制),證券公司之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根本沒有進行經紀業務上的價格戰。在那個時代,投資者的開戶默認佣金率就是千分之三,幾乎沒有議價的空間。

而在其它幾個業務條線上,比如投資銀行、研究等等,由於證券公司提供的業務供給,在很長時間裡小於整體經濟的需求,價格戰在中國證券行業的早期,也並不明顯。可以說,在早期裡,如果不是一些證券公司自己採取了過於激進的經營策略(這些策略導致了一些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到2005年之間的逐漸消逝),證券行業的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非常容易賺錢的。

但是,隨著政策的逐漸放開(其標誌性事件是2015年的一人可以開20個證券賬戶),證券公司之間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激烈的競爭導致了大量的價格戰,證券行業也就慢慢從一個競爭很少的行業,變成了一個競爭強烈的行業。

當然,在分析行業時,競爭性的強弱只是其中的一個考慮要素,需要考慮的因素還非常之多,尤其是這種行業的競爭性強弱是如何構成、又會如何變化等等。不過,從行業的競爭性強弱入手,不失為一個簡單易行的行業判斷方法。而且這種方法可以讓投資者在不同的行業中,找到類似的屬性。當這種行業的變化屬性和投資者的投資交易被有機結合起來以後,投資者就更容易在資本市場獲得確定性的收益。《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