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红楼梦》毛遂自荐成功的,除了陈晓旭,只有他了

87版《红楼梦》准备开拍的时候,王扶林导演采用全国海选的方式,一时间,全国上下都沸腾了,很多人毛遂自荐,信件像雪花一样纷纷飞来。

剧组让王贵娥专门收发信件,拆写信件。王贵娥一日复一日,每天来回做重复的劳动:拆、看、归类、回信,适合的人选寥寥无几。大部分信件很不靠谱的,都是心血来潮,觉得自己适合书中的人物。

87《红楼梦》毛遂自荐成功的,除了陈晓旭,只有他了

有女孩子来信说,我觉得自己和林黛特别像,因为林黛玉有病,忧郁,小心眼,我也是这样。有男孩子说,我长得跟女孩子一模一样,而且特别喜欢跟女孩子在一块玩,我也爱抹红,我是真正的贾宝王……这些荒诞可笑的话,让王贵娥哭笑不得。

在众多的来信中,只有陈晓旭的信,引起了王贵娥的注意。

陈晓旭的信,沉甸甸的,里边装着一封厚厚的自荐信,两张陈晓旭发表的小诗,一张画报封面和几张不同角度的小照。照片上是一位纤细文静的姑娘,手抚着胸前的辫梢,眉清目秀,神情有那么一点淡淡的忧郁。

87《红楼梦》毛遂自荐成功的,除了陈晓旭,只有他了

陈晓旭信中对《红楼梦》的理解,她的小诗和照片,都让王贵娥觉得这是一个靠谱的女孩子,于是,就把这封信交给了导演王扶林。王扶林看了陈晓旭的信,觉得这个女孩子一身诗意,很适合贾府的人,于是,就亲自给她写了回信,让她来北京面试。

接到信后的陈晓旭,欣喜若狂。原本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剧组写信,没想到居然收到导演的亲自回信。她偷偷请了假,坐火车来到北京,见到了王扶林导演。

王扶林对陈晓旭的容貌气质很满意,陈晓旭对《红楼梦》的了解也很让王导吃惊,于是,王道哦请她过几天试戏,陈晓旭没有答应,因为她是偷偷跑出来的。于是,王扶林导演让她回去听消息。

87《红楼梦》毛遂自荐成功的,除了陈晓旭,只有他了

第二年四月,陈晓旭接到剧组的通知,进入剧组。可以说,在这次海选中,陈晓旭是唯一一个毛遂自荐成功的演员,而且还饰演了剧中的女一号林黛玉。

除了陈晓旭,剧组还有一个毛遂自荐成功的人,他就是王立平,87版《红楼梦》的作曲家。

1982年,41岁的王立平已经是全国著名作曲家了。当时的他不仅创作了《驼铃》、《牧羊曲》等富有民族风味的歌曲,还写出了《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等曲子,特别是《太阳岛上》,因为这首曲子,让无数人涌向这个岛,可见,王立平音乐的魅力。

87《红楼梦》毛遂自荐成功的,除了陈晓旭,只有他了

在王扶林准备筹拍《红楼梦》的时候,王扶林的夫人遇到王立平,说起这件事情,问他有没有兴趣。王立平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连忙说,我特别有兴趣,我很想写这部作品。于是,王扶林夫人说,那我给你引荐一下。

彼时的王扶林也曾考虑过请王立平作曲,但当时很多人反对,说王立平是写流行歌曲的,哪能写得了古典音乐呢?这些话,对王扶林有很大的影响,确实,王立平之前一直写流行音乐,并没有接触过古典音乐,写不好怎么办?

87《红楼梦》毛遂自荐成功的,除了陈晓旭,只有他了

没等到王扶林夫人的引荐,王立平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上门毛遂自荐,来找王扶林,他对王扶林说,我愿意把我四十多岁作曲的黄金年代,贡献给《红楼梦》。当时王扶林导演还持有怀疑态度,你行吗?

王扶林做不了主,回去请示台里领导,给了王立平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于是,在华侨大厦的一个房间里,坐满了十几位央视领导、导演、编剧和红学专家家,王立平侃侃而谈,他主要说了是三个问题。第一,对《红楼梦》的理解,从他初中没看懂开始说起,第二,对电视剧《红楼梦》的设想,这一点,他说了很多想法,说《红楼梦》以情趣取胜。第三点,对《红楼梦》音乐的构想。他提了八个字“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87《红楼梦》毛遂自荐成功的,除了陈晓旭,只有他了

王立平的这些想法,征服了在座的所有人。王立平讲完后,一身轻松,自己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能不能进剧组,就看你们的了。几天后,王立平接到了王扶林导演的电话,说,我们经过研究,决定请你来作曲。

于是,在没有一个演员进组的情况下,王立平先来到剧组。之后,王立平和众多演员一起,吃住都在剧组,跟随剧组拍摄,让自己沉浸在红楼的氛围中,感受着红楼的气息,从中寻找创造的激情和灵感。

87《红楼梦》毛遂自荐成功的,除了陈晓旭,只有他了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他的人,不管是编剧,服装师还是化妆师,都有据可依,都可以从书中找打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唯独作曲不行。王立平耗时4年半,完成了《红楼梦》15首配曲及所有背景音乐,是他一生中“最难产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