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會計人都在忙什麼?

歲末年初是企業財務人員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不但要清查資產、核實債務,而且要對賬、結賬一直到最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但是忙歸忙,一些大事還需要及時做好功課。在這裡先說說年底財務最容易弄錯的是哪些方面的內容,稅務上如何進行通盤考慮,同時列舉一下要警惕的問題。



01

檢查當年的稅費繳納情況


對企業當年的各項稅費做一個總的分析,再計算一下當年的稅負情況,與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稅負作一個比較,根據稅務機關規定的稅務進行適當調整。這是因為稅務機關的稽查選案,往往從年度稅負率異常的企業中甄選,所以企業要在年終總體計算一下自己的稅務情況。


內銷企業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當期各月"應納稅額"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


1、月"應納稅額"即為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應納稅額合計數。

2、月"應稅銷售額"=每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按適用稅率徵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按簡易徵收辦法徵稅貨物銷售額。


附:某時期增值稅"稅負率"

=當期各月應納稅額合計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

={當期各月[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累計數+當期簡易徵收辦法應納稅額累計數-當期應納稅額減徵額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

={當期[銷項稅額累計數-(進項稅額累計數-進項稅額轉出累計數)-期初留抵稅額+期末留抵稅額]+當期簡易徵收辦法應納稅額累計數-當期應納稅額減徵額累計數}÷當期"應稅銷售額"累計數。


注:上面[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上期留抵稅額≥0(無負數,負數實為期末留抵稅額),即與《申報表》中"按適用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計算口徑一致。


02

檢查企業當年的賬務處理


新會計準則頒佈後,對很多會計事項進行了調整,比如存貨的核算、固定資產的管理與認定、生物資產的處理、收入的確認與計量等等,企業會計同行針對會計準則的規定重點檢查一下自身的會計處理情況,是否有不符合會計準則規定的處理事項。


03

核准會計估計


對企業在年中做的會計估計,再根據年末的情況,重新估計,看一下當時的估計是否合理。


04

檢查發票的使用情況


沒有發票,稅局檢查時難免大眼瞪小眼,誰讓稅法上寫著沒有發票費用不能列支呢,但是多數情況下發票有不能及時到位,時間長了就忘了,所以發票的問題雖老生常談,但年底的時候大家還是要檢查一下,有沒有當期應發生的費用還沒有取得發票的情況。


一、是基於行政管理活動收付款項的收付款憑證。主要有行政性收費收款收據,如執法機關的罰沒款項、司法機關的訴訟費用、某些行政機關頒發執照、許可證等收取的登記費、許可費等。


二、是基於單位內部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的需要,劃分單位內部和個人經濟責任的收付款憑證(內部結算憑證)。


三、是"專業發票",《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對國有金融、保險企業的存貸、匯兌、轉賬憑證、保險憑證;國有郵政、電信企業的郵票、郵單、話務、電報收據;國有鐵路、民用航空企業和交通部門國有公路、水上運輸企業的客票、貨票等,經國家稅務總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局批准,可由國務院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主管部門自行管理,包括專業發票的印製和使用,但不套印稅務局的發票監製章。


如何提前籌劃好2020年財務稅務工作?


在稅收籌劃過程中,最難的不是怎樣根據已知資料計算稅款,籌劃出方案,而是怎樣根據涉稅情況,取得相關資料,怎樣找到籌劃突破口,怎樣讓方案取得配合認可並落地實施,特別是要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達成節稅目的。所以稅籌是一件系統性、長期性、全面性的工作,在明確稅務籌劃的需求後,企業需要做好稅籌的全面準備,切不可倉促上陣,著手後手忙腳亂。如何把稅務籌劃做好呢?


01

依法納稅原則


依法納稅原則——不得越紅線

依法納稅不僅是稅籌的紅線,也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原則。企業做稅務籌劃是為了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合理降低稅賦壓力,依法納稅原則為稅務籌劃的開展提供了最堅強的後盾,是稅籌最根本的原則。稅籌人員要知道什麼方法可以採取,什麼方法不能採取。比如很多公司採用的陰陽合同避稅,或者在資產出售過程中做低售價等,這些都是違法的,都要堅定地否決。


在具體籌劃開展中也要注意:



1.找準法律依據:稅籌中的每一步都要找到充分的法律依據,且要衡量所依據的稅收條款是否站得住腳,情況是否經得起核。



2.確保手續完備:稅籌中的一切手續都是事後審查的依據,若沒有保存足夠的手續、證據,很可能導致稅籌無效。


3.實時關注瞭解最新的稅務政策:實時關注最新的法規或政策一方面是為了最快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優惠,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新的政策與老的政策的變動對稅籌工作是否帶來不利的影響,以便第一時間進行應對。


02

戰略管理原則


戰略管理原則——管理層應高度重視

稅收籌劃對企業來講,涉及到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這也就決定了,公司的上下所有人都需要對稅籌工作開展配合。調動整個公司進行稅務籌劃工作,必須得到公司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這樣才能更好地動員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

稅籌開展中要有專業人員具體負責,統籌公司上下稅籌相關工作的開展,以及對相關同事進行基礎知識普及,比如:業務人員要明確知道合同主體怎麼籤、款項怎麼交付、發票如何開具;採購人員也要明確供應商如何挑選、發票項目如何填寫、付款時間如何選擇等等;即使是與業務關聯較少的行政後勤人員也應該瞭解稅籌常識,工作中完善流程、保留髮票等。


03

全面籌劃原則


全面籌劃原則——點線面結合全方位籌劃

企業的日常業務要提前進行籌劃,對各種風險提前進行預防。稅的產生根源並不是財務部門算出來的,而是經濟業務發生形成的,要從經濟業務發生之始就開始籌劃。


如房地產開發,在拿地前就要籌劃好以哪個主體拿地,票據如何取得;建設時要籌劃好,供應商選擇哪些,發票怎樣取得,怎樣開具,合作建房稅收如何處理,稅款如何預繳;銷售階段要籌劃好,發票怎樣開具,款項如何收取,土地增值稅如何清算。籌劃的專業性與精準性都將在整體過程中一覽無餘,若差之毫釐,則謬之千里。


新設企業也要全流程籌劃:從企業設立-機構建立-業務規劃-市場調查-業務談判-合同擬訂-合同審核-合同簽訂-資金收支-發票開具-財務記賬-報表產生-申報納稅-業務終止-企業清算-企業註銷,這各個環節無不有稅收籌劃存在。如果不能做到提前籌劃,有備開展,事後再補救,有好多已經為時已晚,只能多繳稅或發生損失,甚至埋下很大的涉稅隱患。


04

創新思維原則


創新思維原則——不拘泥於形式

在具體稅務籌劃中要善於發現存在的問題,避開法律明確規定不可逾越的紅線,改變模式,改變思想,從法律允許或不反對的地方打開突破口。例如企業對外非公益性贊助不允許所得稅稅前扣除,這時就要想到廣告性質的贊助是允許扣除的,就可以籌劃在贊助時能否增加有關廣告活動,從而達到扣除的目的。


05

效率優先原則


效率優先原則——省時精準高效籌劃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開展稅務籌劃,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這就涉及到了成本問題。稅籌最直接的目的當然是節稅,如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金錢,最後籌劃失敗或者沒有達到節稅目的,就得不償失了。比如,有企業選擇了利用稅收窪地進行稅籌,經歷了前期漫長的註冊、開戶等等環節後,業務終於開展,但是一段時間後,前期預計的稅收返還遲遲沒有收到,一次次往返奔波、電話溝通無效後,草草收場。所以,稅務籌劃效率很重要,不僅要最大化節約時間,更要取得最大化的收益。


彙算清繳前應該做的準備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工作馬上就要開始了,納稅人在年度彙算清繳前應做好以下五方面準備。


年末,會計人都在忙什麼?


01

清理資產損失並及時申報扣除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佈〈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將資產損失分為實際資產損失(在其實際發生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和法定資產損失(提供證據資料證明該項資產已符合法定資產損失確認條件,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後方能在稅前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


02

符合減免稅條件要及時向稅務機關報批或備案


《稅收減免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5〕129號)規定,減免稅分為報批類減免稅和備案類減免稅。報批類減免稅是指應由稅務機關審批的減免稅項目;備案類減免稅是指取消審批手續的減免稅項目和不需稅務機關審批的減免稅項目。納稅人享受報批類減免稅,應提交相應資料,提出申請,經按規定具有審批權限的稅務機關審批確認後執行。納稅人享受備案類減免稅,應提請備案,經稅務機關登記備案後,自登記備案之日起執行。納稅人未按規定備案的,一律不得減免稅。


03

對可能產生的重大事項進行調整


企業的納稅調整分為永久性差異的納稅調整和時間性差異的納稅調整。永久性差異的納稅調整是指企業在計算當期企業所得稅時所作的以後各期不能轉回的納稅調整事項,如超額列支的限額扣除項目、不允許扣除項目、免徵額、加計扣除等。時間性差異是指當期發生的可以在以後各期轉回的納稅調整項目,如開辦費、折舊、預提費用、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企業投資損失、各種資產減值準備等。對於永久性納稅調整項目,企業要經常瞭解、關注政策是否發生變化。



04

關注影響當期所得稅計算的納稅調整事項


企業在以前年度發生的時間性差異的納稅調整事項,如果在當期轉回時,企業也可以在計算當期企業所得稅時進行反向調整。例如,企業在開業之初發生的開辦費用,會計制度規定應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第一個月全部計入當期損益。而稅法規定,開辦費可以在開始經營之日的當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稅法有關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期限不得低於3年)的規定處理,但一經選定,不得改變。如果企業在開始生產經營第一年企業所得稅匯繳時調整了2/3的開辦費,那麼在以後的2個年度內,每年可在稅前補釦1/3的開辦費。


01

年終結賬後發現應計未計扣除項目的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規定,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作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後,准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企業由於上述原因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以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後年度遞延抵扣或申請退稅。因此,企業在年度末的5個月內,企業還可補計應計未計、應提未提的稅前扣除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