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這兩天最火的國內新聞大概算保守黨黨領熙爾突然宣佈辭職。


大選前,熙爾劍走偏鋒,合縱連橫不得要領,左右碰壁。大選後,保守黨內部不少人提出,建議熙爾引咎辭職。但熙爾非常頑強地表示,要帶領大家繼續前進。於是,反對者不得不成立專門組織來運作,以促使熙爾下臺。


這下好了,專門組織不用運作了。12月12日上午,熙爾在議會上宣佈辭職。理由是“在和我的孩子、愛人交談後,我覺得是時候把我的家庭放在第一位了”。在加拿大,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絕對值得肯定和尊重。連特魯多都為這句話鼓掌。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然而,有趣的是,目前媒體曝出的熙爾下臺的隱情之一也與“家庭”有關——熙爾用黨內經費替孩子付了私校學費!要知道,熙爾家五個孩子,除了最小的沒上學,其他四個都在私校!連被加拿大納稅人聯盟評為國家級“金豬浪費獎”的特魯多都難以企及!特魯多三個孩子都在公校。


因此,儘管保守黨保守黨執行理事Dustin van Vugt聲稱,黨內經費支付黨領小孩學費屬於搬家費的一部分,但熙爾還是辭職了。可是,按照熙爾大選前應對隱瞞美國國籍、簡歷不實、沒有保險經紀證書卻聲稱有等“黑料”的淡定自若的風度,小孩學費這點事不應該算大事。那麼,熙爾究竟為什麼辭職呢?


在各種捕風捉影的分析中,有一個突發事件值得被重視。那就是人民黨黨領博尼爾正式發佈聲明,要對大選前金塞拉(Warren Kinsella)抹黑人民黨和他本人“種族主義”的事件訴諸法律。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大選前兩週,《環球郵報》報導,他們發現,原來自由黨的粉絲金塞拉自從討厭特魯多之後,發生了一些逆轉,現在竟然受僱於某神秘客戶,惡意打擊剛剛起步的加拿大人民黨(PPC),以“謀取並摧毀之”。該計劃的主要手段就是將人民黨的支持者描繪成種族主義者。“根據內部文件,這項行動的重點是在網上批評博尼爾先生及其支持者。”


該計劃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戰略制定;第二階段是從4月中旬到六月底,對PPC發動網上猛攻,進行摧毀;最後階段從7月1日開始,“製造人民黨發佈仇恨言論及支持對種族主義抱有同情的輿論”。但是第三階段是否獲得客戶批准還有待確定。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更加天衣無縫的是,金塞拉他們的活動還不能從“第三方組織”這個層面去查實,因為,《環球郵報》發現,“這些活動似乎發生在6月30日之前,而這個日期之後, 加拿大選舉新規則要求第三方披露其政治活動。政黨僱用外部公司來協助政治運動在此日期之前是合法的。詳細的競選費用要等到選舉後才公佈。”


事情爆出後,人民黨黨領博尼爾怒火中燒,連續用英法雙語發推譴責,劍指熙爾。


隨手摘錄幾則: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大選前,保守黨相關人員不承認也不否認這項計劃。大選後,金塞拉在員工會議上的錄音被挖出,裡面清晰地提到了保守黨本次競選經理Hamish Marshall的名字,也談到了熙爾。


錄音被挖出後,金塞拉發了聲明,繼續不談金主是誰,卻堅持指責博尼爾是種族主義,為自己的抹黑行為扯起道義大旗。而擔任博尼爾律師的、與博尼爾相識35年的前渥太華監察員André Marin對此的回覆是:“他身上連一根種族主義的骨頭都沒有長,卻被烙上種族主義者的烙印。你可以不同意他的政綱,但是說他是種族主義者是錯的,是惡意攻擊。”各界群眾也紛紛對此表示不滿,並有人網上公開實名舉報——多次@選舉局,要求查清。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無論金塞拉怎麼貼金、遮醜,這件事已經“贏得了”加拿大朝野的無數怒斥。爆料的員工穆海默得也為自己捍衛民主的行為感到自豪。


而金塞拉攻擊博尼爾,為何會和保守黨扯上關係?要從博尼爾和熙爾的關係說起。眾所周知,博尼爾是前保守黨成員。許多人認為,博尼爾是因為競選黨領失敗而離開另起爐灶的,其實不然。


2017年5月,保守黨選舉黨領。黨員投票後選票集中,進行13輪計票。在前12輪計票中,博尼爾都是得票最多的人,受到前黨領哈珀支持、被稱為“小哈珀”的熙爾次之。可是在最後一次計票時,統計的結果發生了變化,熙爾以微弱優勢勝過博尼爾。選舉結果出來兩天後,細心的黨員發現選票數量突然增加七千多張——黨部在選舉前通報的有資格投票的黨員數量是133896人,但最後一輪統計出來的選票是141362張!

一時間質疑聲洶湧,要求重新統計選票,但是計票後所有紙質選票已被立即銷燬。對於多出來的七千多張選票,黨部的解釋是義工工作量大,難免出錯,並聲稱“選舉由獨立審計員審核過”,因此結果合法。


熙爾上任後,以“黨內事務”為由,拒絕向公眾做出解釋,致使保守黨分裂,許多黨員用腳投票、紛紛淡出。選舉雖“有驚無險”,卻牽出了“獨立審計員”的操守問題。保守黨主席Scott Lamb說,選舉的審計由“全球四大”之一的德勤審計所提供。可是,如果連“多出七千多張選票”的問題都審計不出來,任由“義工輸入錯誤”,審計的意義何在?追問之下,有關人士又聲稱,德勤並未進行正式的審計,只是做了“監督”,檢查了統計選票的場所、監督了選票的統計過程。是監督還是審計,很難說清,成了一筆糊塗賬。反過來說,如果未被獨立審計員審核過,當初的選舉結果的合法性又怎麼判斷?


但即使黨內選舉糊塗成粥,博尼爾也沒有走。

一年後,博尼爾才退黨,原因是實在受不了熙爾的糊塗政策。


其實,在這次競選中,熙爾的“糊塗政策”也讓他自己吃了虧。比如,他與公開寫文章鼓勵穆斯林男性打老婆的阿訇越走越近,還組團去談判、表忠心、答應各種條件。談判中,另一個阿訇要求CRA不要干涉任何“慈善組織”的行為。一個生在加拿大、長在加拿大的阿訇能公然宣揚打老婆,散發出的是什麼信息?CRA干涉過幾個打著慈善名義的恐怖組織在加拿大運作——與此有關嗎?熙爾與這些人握手言歡引發不少負面評論。然而,不幸的是,他如此多情的舉動並未贏得相應的票數。在加拿大社科院投資推出的《加拿大穆斯林投票指南》中,熙爾被評價為總體“不合格”,不符合穆斯林社區的利益訴求。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博尼爾成立人民黨後,一年的時間內註冊黨員為四萬人。這四萬保守理念持有者對於保守黨來說,肯定是有壓力。再加上先前兩人的黨領之爭,熙爾和博尼爾的關係劍拔弩張,也不難理解。


本屆大選中,博尼爾和人民黨完全失利,博尼爾連自己的議員席位也沒有保住。大選後,博尼爾推特發佈自己劈木柴準備過冬的照片。


保守黨黨領辭職背後的真相——加拿大政壇的遮羞布沒了


第一斧頭劈向誰,現在有了苗頭。蓋子被掀開是早晚的事。不知道熙爾在這個時間點辭職,是否也是想避避斧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