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分类丨职场生活

字数丨2800字,阅读约4分钟


眼看又到年末岁尾,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词,即将高频次的出现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年终奖”。


一提到这个事儿,那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开心一口气拿到十几二十个月的年终奖,有人郁闷自己的年终奖只是老板请了一顿饭。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年终奖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它?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年终奖,本质是薪酬的一部分


年终奖这个东西的初衷可以看作是老板对雇员的一种年终关怀。


而纵观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最大的老板当然就是各朝各代的皇帝们。


有关年终奖这件事情比较靠谱,有据可查的是汉代,宋代以及清朝。


在这些朝代都有明确的史书记载了年终奖的存在以及发放的规格。


例如,《汉官仪》中有记载:大将军、三公,腊赐钱各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


这些赏赐多不多呢?大体上相当于是给他们一年俸禄。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皇帝给臣子发的年终奖那是一种赏赐,然而民间的年终奖却有另外一番意思。


事实上,在民间现代化的雇佣关系是在民国晚年才出现的,而在那之前,雇佣关系往往都是学徒小工这样的关系。


学徒是没有工资的,管吃管住白干活学手艺,小工虽然有工资,但是也不是每月能够按时拿到的。


基本上,平日里你是完全见不到钱的,只有等到过年回家的时候,东家才会给你发钱。


事实上这样的习俗在今天仍旧有一些地方能够看到,例如我曾经认识一些潮汕地区的老板,他们家乡的小姑娘小伙子跟着他出来打拼,就是包吃包住,但是平时每个月只给几百块钱的零花钱,所有的工资都在老板手里先存着,等到过年的时候再一次性打给他们的父母。


再加上在我们的文化当中过年是一件大事,难免会有一些更多的开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那就是你的收入中有一部分会放到年底再统一给你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当然有些时候老板的效益好,到了年底的时候,一开心给大家发点钱鼓励一下,这也是年终奖,但是这种行为更像是一次性的激励措施,与我们通常看到的,按照惯例每年都发放的年终奖完全不是一回事。


所以说从本质上来讲,年终奖和你的工资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它都是你薪酬的一部分。


我们假设你面前有两份工作,一份工作,每个月能给你发1万块钱的工资,而另一份工作呢,每个月给你发5000工资,然后告诉你我们有6万块钱的年终奖。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两份工作没有任何区别,对不对?


但是如果你是老板的话,你一定会倾向于为员工提供第二个方案,为什么因为这么玩,其中可玩的套路可就太多了……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年终奖”与被出让的“主动权”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一切规划制度中的年终奖都是员工被迫出让的主动权。


其实道理很简单,所谓的年终奖,绝对不是什么老板发善心额外赠予你的一部分钱,而是你的老板将风险转移到员工身上的一种手段。


对于老板来说雇佣员工本身就存在一个风险,那就是这个人能不能好好干活?


他会考虑员工能不能好好干活?能不能胜任这个岗位?能不能在这个岗位坚持长时间的做下去?


所有这些都是在招聘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


然而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呢?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把风险转移到员工自己身上,从员工应得的报酬当中扣除一部分当做风险抵押金,一旦这个员工出现不能够胜任或者不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时候,通过扣除的这一部分抵押金来抵消老板面临的风险。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但是如果老板对员工说,我每个月要扣你500块钱工资,等我确定你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我再一次性的还给你。


很显然很多人都不会有人接受这样的条款……


但是换个说法,我这个叫“年终奖”,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这不是扣你的钱,而是给你的奖励,你干的好,所以我额外奖给你的听起来是不是就变得诱人了许多?


可是,实际上呢?如果你做的一份工作值得拿1万块钱的工资,那么你本就应该拿到这1万块钱,而不是有人跟你说,我每个月给你8000,最后2000,我看你的表现再给你。


我再说的直白一些,当你选择一家年终奖丰厚的公司入职的时候,你在计算自己的预估收入时,是不是原本就已经把年终奖收入算入其中了呢?


A公司,每个月给你开8000块钱,没有年终奖。B公司,每个月给你开6000块钱,并且有2万的年终奖。毫无疑问你会选择b公司,为什么?因为你知道那2万块钱就是你的薪酬……


你个人是这样考虑的,对于公司来说也是同样的考虑,年终奖在公司内部同样属于用人成本而非分红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所以明白了吗?这原本就是属于员工的薪酬,然而怎么给给多少什么时候给这些的主动权,却被让渡给了公司。


但凡正规一些的公司都会把员工的岗位薪酬写到劳动合同里,但是几乎没有任何公司会把与年终奖有关的承诺写在合同中。可是试问一下,有谁在招聘的时候没有听到过来自于HR和公司有关年终奖的承诺呢?


HR最常用的说法就是:“我们公司有着很不错的福利体系,除了工资之外,通常还会有3~6个月的年终奖。”


这是一句口头承诺,虽然没有写到合同中,但势必会影响你的决定。


而这一部分原本就属于你的薪酬,却成为了公司限制你的一个工具。


哪怕你在一家公司做的再不爽非常想离职了,你也要等到拿了年终奖再离职,为什么?


因为你知道如果10月份走了,那么前面那10个月我应得的年终奖就直接泡汤了……


当然有些公司玩的更绝,所谓的年终奖,我一定要等到第2年的6月份,甚至再往后才开始进行计算和发放……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只要你离职,你就一定会损失超过半年以上的年终奖收入……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当然以上这些还都只是普通情况,有关那些公司一到年底说今年效益不好,我们的年终奖全都取消了,这种事情相信你也一定听到过,至少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


可是面对这种情况,员工却没有任何可以维权的渠道,为什么因为在你同意接受年终奖这个设定的一瞬间,你就已经把自己这部分报酬的主动权出让给了公司。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绩效奖金”背后的套路


当然年终奖还有一个更隐蔽的套路,他的名字叫做绩效奖金。


所谓的绩效奖金看起来似乎是件很公平的事情,你的贡献大,你多拿钱,他的贡献少,他就少拿钱,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子吗?


有些公司在年终奖这件事情上实施所谓的361制度,30%为优秀,拿高额年终奖。60%为中等,拿一般年终奖。10%为不足,不拿年终奖。


这样的制度猛一看起来似乎是公平的,你谁工作好谁就多拿钱嘛,但实际上呢?不过是公司为了节约支出,耍的诡计罢了……


谁都知道,给业绩优秀的人提供高额的奖励,能够激励大家更有干劲。


但奖励这件事情是要花钱的呀,这些都是成本,那这笔钱应该由谁出呢?按理来说应该是老板出,但是老板通过所谓的“361”就把这成本转移到了员工身上……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假设,你现在有100块钱,要拿去分给10个员工,你要怎么分这笔钱呢?


方法一:无论工作好坏,所有人都分10块钱。


方法二:按照工作贡献的比例,各自分配对应比例。


方法三:搞个“绩效奖金”,排名第一的人拿50块钱,2~6每人10块钱,剩下那4个人没钱拿。


你看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分配分的永远都只是那100块钱而已……


更重要的是这100块钱是哪来的?其实就是每一个员工应得的报酬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就像前面说过的那样,当你入职时公司承诺有年终奖,你也把年终奖当作自己薪酬的一部分,但是即便你给公司创造了价值,却只是因为你创造的价值比别人低一些,而他就剥夺了你这一部分合理的收益,拿去奖励给了其他人。


请问,这种不用多花一分钱就能激发所谓团队狼性的行为,哪个老板不愿意做呢?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能够多拿钱,没有人会觉得不开心。能拿到年终奖,当然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然而,我们更希望的年终奖是一种心意的表达,一种善意的释放。


只可惜,现在的年终奖,无关善意,无关心意,只是一个又一个套路罢了。


作为求职者,我们很多时候只能无奈接受现实,但是在年终奖这件事情上,也没必要牵扯太多的情绪。


没有年终奖的,你介意的不是没有年终奖这件事,而是你的整体收入太低了。


拿到高额年终奖的也先别着急沾沾自喜,因为你也不知道明年自己到底是3还是1。


说句实话,如果不能加以规范,不能把自主权还到员工手中,这样的年终奖,还是取消了吧……

拿到年终奖很开心?其实你已经被老板“套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