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深陷“諾獎級”學術醜聞,潛心耕耘靠人造皮膚爬回巔峰

她曾深陷“諾獎級”學術醜聞,潛心耕耘靠人造皮膚爬回巔峰

當今世界上任何一項舉世聞名的科研成果,無一不是由背後的科研人員歷經艱難險阻而探索出來的,他們耗費自己人生中珍貴的時光來為人類作出貢獻,一旦成功了,那麼之前所付出的無數淚水與努力至少也都值得,但也有的科研團隊窮極一生也沒有攻克其所研究的領域,幾十年的時光須臾而過,盡然留下一片遺憾。這可能就是科研工作者人生中面臨到的實際問題。

她曾深陷“諾獎級”學術醜聞,潛心耕耘靠人造皮膚爬回巔峰

除此之外,對於已研究出的成果的科研人員最大的打擊當屬學術造假了,這不僅直接否定了他們科研成果的貢獻,甚至對其一生的職業仕途都產生巨大影響,著名女科學家鮑哲南就曾經被捲入這樣一場風波的漩渦,當時輿論一片譁然,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受家世傳承影響,自幼便對科學產生濃厚興趣

鮑哲南1970年出生於一個學術世家,父親母親都在南京大學擔任物理系和化學系的教授,也正因為如此,雙親對她的耳濡目染使得鮑哲楠自幼便對科學很感興趣,即便在很小的事情上也能夠發現科學的實質。在她長大之後,由於學習能力和閱讀書籍量的提升,她的世界之中打開了一扇新的科學知識大門。

在考入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之後,鮑哲楠潛心學習,將自己的興趣確定在高分子化學方面,這也成為了她以後科研工作中的重心。在大學期間,鮑哲南無論是在科研水平上還是學業成績上都非常優異,這也成為她以後繼續深造的基石。

她曾深陷“諾獎級”學術醜聞,潛心耕耘靠人造皮膚爬回巔峰

在居家移民美國之後,尚未本科畢業的鮑哲南進入了芝加哥大學繼續深造,在讀完博士學位之後,由於優異的成績她直接被貝爾實驗室破格聘請為研究人員,當時實驗室內先進的科學技術與開放的實驗環境讓鮑哲南如虎添翼,盡情揮灑她的科研靈感,這時人造電子皮膚已經成為了她主要攻堅的一個方向。

為了讓截肢患者再次體驗到如真實皮膚般的觸感,鮑哲南帶領團隊歷經了無數次的實驗,選取了大量的材料與技術進行組合終於做到了這一點,為截肢患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人造皮膚成功的研究成果除了造福無數患者之外,也成為了鮑哲南一生之中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成為了她未來逆風航行的重要船帆。

她曾深陷“諾獎級”學術醜聞,潛心耕耘靠人造皮膚爬回巔峰

不得不說,家庭對子女產生的影響非常之大,父母在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顯然成為了鮑哲楠未來道路的指路明燈,為她將來的人生髮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不過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對於未知探索的那份珍貴的好奇心以及堅持不懈的能力,倘若沒有這些,有再高的天賦,再好的家世又有什麼用呢?這也是在實際生活中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

由於一場學術誤會,鮑哲南深陷造假輿論風波

在2001年,鮑哲南的科研前程一片大好,但不料卻出現了一場堪稱“諾獎級”風波。當時與她同在實驗室就職的一名同事叫做舍恩,由於工作性質和同事關係使得兩人比較相熟,曾經還一起聯名發表了論文,而相比於鮑哲南來說,舍恩也是一位年輕的傑出科學家,

31歲的年紀,總共累積發表100多篇論文的成就足以讓其他科學家眼紅了。

而在他眾多的科研成果之中,號稱世界上最小的納米晶體管卻引起了眾位科學家的質疑,我們都知道,一旦某位科學家的科研成果發佈,其餘對此領域有興趣的人是可以重複他的科研實驗,得出的結果自然也都相同,但在舍恩所研究出的這一成果中,其中一些實驗結果始終沒有辦法進行重複論證,這也就讓人懷疑他有學術造假的動機,而在這篇論文主作者中,鮑哲南的名字赫然在列,一時間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也讓鮑哲南深陷於這場造假風波中。

她曾深陷“諾獎級”學術醜聞,潛心耕耘靠人造皮膚爬回巔峰

這樣的打擊對於自幼便喜愛科研的鮑哲南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還有可能從此隔斷了她以後的科研路程,一旦學術造假坐實,這不單單只是學術上的問題,更是人的品格問題,在美國如此注重個人品質的背景下,對於她將來的發展十分危險,不過所幸的是經過後來的調查取證,證明鮑哲南對於舍恩私自篡改科研數據的情況毫不知情,這才平息了這場浩浩蕩蕩的輿論風波

當質疑的聲音鋪天蓋地向鮑哲南襲來之時,鮑哲南仍然堅持進行著自己的科研實驗,即便其他人利用這件事情來攻擊她以前的科研成果時,她也依舊潛心學術,因為清者自清,

面對旁人的質疑與誤解,泰然處之即可,除此之外,在被誤解的這段時光,鮑哲南也在不斷地積聚力量,為自己以後的科研成果鋪平道路,這樣的心態正是值得我們當下浮躁的社會所學習的地方。

儘管遭受了輿論的波及,鮑哲南仍潛心研究,重回巔峰

在這場輿論結束之後,對於鮑哲南的影響也漸漸平息,她進入了斯坦福大學繼續進行學習,這時候她的科研方向也早已改變,能源電池領域的研究成為了她新的目標,在這裡,她也遇到了好的工作夥伴,共同推動能源電池的研究,創造出了一系列傑出的科研成果。

她曾深陷“諾獎級”學術醜聞,潛心耕耘靠人造皮膚爬回巔峰

2016年,鮑哲南榮獲美國工程學院院士的殊榮,進入了當時最高的學術團體,而我們相信這裡將會是她科研道路的新一站,未來在她身上肯定還能迸發出更多新的科研光芒。如今的鮑哲南已經坐擁400多篇的專業論文和60項美國專利,還獲得了數不清的獎項與榮譽。此時再回頭來看當時那場輿論的風波,不如說鍛鍊了鮑哲南的科研心態能力。

當所有人都質疑自己,質疑自己耗費無數努力所得出的科研成果時,與其去大聲的抱怨和平反,自怨自艾的生活,不如繼續潛心努力,鮑哲南正是懂得這個道理,在誤會澄清之後,依靠自己的人造皮膚研究成果漂亮地打了一場翻身仗,驚豔了許多人的眼球,在為無數人造福的同時也證明了自己的科研水平。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註定是鮑哲南在科研道路上遇見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