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生病也要上幼儿园,参加了家长开放日,终于找出原因

女儿平时比较文静,不爱说话。但是,有一件事令我很奇怪,那就是,她很喜欢上幼儿园。有一次,她生病了,我还是有点担心她,于是,早上,我就和她说:“琦琦,你身体不舒服,我们今天请假好不好?”

可是,女儿却说:“妈妈,我想上幼儿园。”病了都要上学,到底有什么东西这么吸引这孩子那么喜欢上幼儿园。我一直都很好奇。

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公立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玩的,没有什么东西学的。但是,我发现,我这女儿自从上了幼儿园,个人自理能力,生活习惯,手工,画画都学得很棒。

上个月,女儿幼儿园开展了家长开放日活动,我报名参加了。在幼儿园当了半天"小朋友”。经过半天的观察,我终于找到女儿这么爱上幼儿园的原因。


女儿生病也要上幼儿园,参加了家长开放日,终于找出原因


原来女儿的幼儿园采用的是游戏化教学,就是老师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利用游戏方式,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灵活的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的形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

我认为相对我们以前集体上课,单调的上课模式,孩子们更喜欢游戏化教学。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游戏化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到本领
在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的主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是以讲解、提问为主要教学形式、幼儿的主动性受到限制。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好动,注意力不能集中。

而游戏教学中由于使用了直观的教学用具,游戏的方法,也有趣味性,让幼儿很自然就愿意参与其中。特别是角色游戏中,每个幼儿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在家长开放日那天,我发现原来小小的课室内,老师们分设了不同的区域,如美工区、娃娃家、搭建区,阅读区等。


女儿生病也要上幼儿园,参加了家长开放日,终于找出原因


我突然想起我女儿平时很喜欢和同班的小表妹一起玩娃娃家,我记得一次两个小家伙在玩娃娃家。

在玩娃娃家的时候,女儿扮演的是爸爸。她从一开始就提醒妈妈(小表妹扮演)要好好照顾"孩子”。喂奶的时候,奶瓶的瓶底不要抬得过高,不然孩子会被呛着。奶瓶也不要太低,不然就喝不到奶。

喂奶之后要把娃娃放在床上,给他盖好被子,而且很细心地把被子刚好盖住娃娃的肩膀,嘴里还在说:“不要盖住嘴巴,不然不能呼吸的。”

其实在这个活动中,看起来她们俩个在玩,其实两个小孩通过生活中得来的经验体验了如何照顾一个婴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让她们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的习惯,同时,也让她在表演过程中学会了这些本领,真正做到了乐中学,学中乐。

女儿生病也要上幼儿园,参加了家长开放日,终于找出原因

二、喜欢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孩子容易在游戏当中接受教育。

很多幼儿的游戏是周围生活的反映,但又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而是通过想象,创造新情景。

在那天的家长开放日,班主任安排了其中一节《健康精灵》课让我印象很深刻。

班主任利用三个健康小精灵和壮壮的故事,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到生活小常识,如何才能拉出健康的“便便”?同时还安排孩子一起参与的游戏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数数",掌握数学知识。

我女儿以前都比较挑食,自从我和她一起上了一节《健康精灵》,我经常提起“壮壮的故事”,她慢慢开始吃不同种类的食物。

在这一节生动的健康课中,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同时还学到不同的生活小常识。我觉得孩子们在玩中还学到知识,这真是一举两得。

女儿生病也要上幼儿园,参加了家长开放日,终于找出原因

三、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兴趣被激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更多的发展。特别是在结构游戏中,孩子会大胆地想象。

比如:在这次的家长开放日中,老师安排了一个玩沙区的活动。游戏任务安排:搭建水渠,挖鱼池,引水,钓鱼。

这次活动,看起来孩子都在玩,实际上孩子们通过搭建水渠,学会了克服困难,知道了在困难面前,要想办法解决,同时也明白了水是由高往低流的道理;孩子通过引水到鱼池,让鱼池保持水量,让孩子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孩子们钓鱼成功,获得了劳动成果,增强了自信心。


女儿生病也要上幼儿园,参加了家长开放日,终于找出原因

幼儿的思维能力虽然幼惟,但其发展潜力却是很大的,老师们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一个能激发他们思考、想象的事物,给幼儿宽松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让幼儿敢于创造乐于创造。

这一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完成,在他们喜欢的前提下达到,幼儿园在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幼儿大胆地想象,再现生活中的情景,创造出我们向往的理想情景。

你想学习和了解育儿知识吗?那就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栏输入你的育儿疑问如“育儿知识”,然后就会看一系列你要找的内容。

女儿生病也要上幼儿园,参加了家长开放日,终于找出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