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花10元买的大罐,准备给父亲装酒用,没想到竟是1件宝贝

大姐花10元买的大罐,准备给父亲装酒用,专家鉴定后竟值30万

大姐花10元买的大罐,准备给父亲装酒用,没想到竟是1件宝贝

寻宝节目

陕西的一位大姐,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大罐,感觉非常的漂亮,于是就花10元钱买了回去,准备给父亲盛酒用。

在一次家里聚餐的时候,亲戚看到这个盛酒的大罐后,颇为震惊。称这可能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文物,建议去专业的机构鉴定鉴定,没准值不少钱。

这位大姐一直想着这个事,一次寻宝节目组到当地进行录制,大姐趁这个机会来到寻宝现场,想让专家给鉴定鉴定,既权威,又是免费的。

大姐花10元买的大罐,准备给父亲装酒用,没想到竟是1件宝贝

灵武窑褐釉罐

专家鉴定后竟是西夏的瓷器,非常少见

专家称,这是一件小口罐,上施一层褐釉,褐釉下还有一层白釉。在褐釉上轻轻一划,就露出下面白釉的颜色。并且在白色上加了黑彩,绘制了纹饰中动物的眼珠和身上的轮廓。

瓷器背面是一组文字,看着像汉字,但与汉字又有区别,这是西夏文字。西夏,这个发端于西北蛮荒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从立国到灭亡历经近二百余年,西夏的游牧民族性质决定了他们逐水草而居,所以早期并不烧造瓷器。

大姐花10元买的大罐,准备给父亲装酒用,没想到竟是1件宝贝

灵武窑褐釉罐

但西夏建国后游牧经济为主题的性质逐渐转变为农耕文明,加之西夏境内缺少铜铁等金属矿藏不得不改变寻找其替代品。

而西夏地处宋的西北边陲文化上受到宋代的极大影响,于是开始学习汉人开始烧制瓷器。西夏瓷器的主要窑口就是灵武窑,这件瓷器具有明显的灵武窑的特点。

瓷器底部有5个没有釉的斑块,这是窑工上釉时留下的痕迹。5个手指抓住底部,然后把瓷器浸入釉中,使瓷器均匀上釉。这明显是古代工艺的特征。

大姐花10元买的大罐,准备给父亲装酒用,没想到竟是1件宝贝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灵武窑瓷器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区风格

随着西夏经济的发展和手工技术的提高,西夏中后期瓷器的生产也有了规模性的发展。结合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创造出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区风格的瓷器工艺品。西夏瓷器是中国少数民族几千年文化的集中反映,瓷器品种涉及的范围广泛,在满足生活日用之余,不乏有高雅的艺术精品。

西夏瓷器多以扁壶、梅瓶、高足等生活器具为代表,瓷器的使用的剔刻纹装饰手法,并不以釉色为主要的装饰点,是以釉色和胎体本色或者与化妆土形成对比,令人印象深刻的。

大姐花10元买的大罐,准备给父亲装酒用,没想到竟是1件宝贝

西夏灵武窑黑釉剔刻釉梅瓶

灵党项民族崇尚白色和黑色,故作为西夏主要窑口的灵武窑,瓷器为白釉和黑釉为主。胎底为白色,涂以釉色,再用剔刻釉的方法,刻画出纹样,使瓷器表面黑白分明,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西夏瓷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器型较大,造型风格质朴,雄浑豪迈。剔刻花纹饰可以看出当时工匠走刀飞刻的痕迹,刀法非常凌厉,对于细节部分并没有过多的重视,甚至仔细看就能发现在花叶的内部对于筋脉刻画的线已经超出了轮廓的限制。这样的装饰手法也正好符合了党项民族那张豪放的性格。

大姐花10元买的大罐,准备给父亲装酒用,没想到竟是1件宝贝

灵武窑带孔匣钵

而大姐拿来的这件灵武窑的小口罐,造型独特,绘画的动物非常的灵动,特别是肩部的一圈旋纹,非常规整,可见这是一件灵武窑的精品之作,根据以往拍卖价格,这件瓷器应该在30万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