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開平第一樓,樓高9層25米,建材國外進口,充滿歐陸風情

它被稱為開平第一樓,樓高9層25米,建材國外進口,充滿歐陸風情

走進建築工藝最精美的“開平第一樓”——瑞石樓。也許因為它是開平碉樓中最高的(9層25米);或是因為在眾多碉樓中它最顯氣派,也最為漂亮;或是因為它保存得最好(最先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之,它享有開平碉樓中最高的讚譽:“開平第一樓。”

瑞石樓坐落在蜆岡鎮錦江裡村,就在村口,可以遠遠望見一片鳳尾竹叢後飄逸著的瑞石樓,氣派中甚至顯得有點高傲。“如此西洋景,立於田頭間”,似乎有種讓你無法想象的感覺。

它被稱為開平第一樓,樓高9層25米,建材國外進口,充滿歐陸風情

瑞石樓建於1923年,因樓主黃璧秀號瑞石而得名。樓高9層25米,佔地90多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所有建材都是從國外進來的。

瑞石樓下面五層四壁直立、堅固厚實,上面四層則非常“洋氣”,充滿著歐陸風情。有仿羅馬式的風格四角託柱帶,愛奧妮克風格的拱券式柱廊,巴洛克風格的山花圖案和古羅馬風格的穹窿頂。“瑞石樓”三個大字據說是當年廣州六榕寺的主持鐵禪大師所書。瑞石樓為西洋的建築風格,但樓內的佈置、用具卻是傳統的嶺南樣式。

它被稱為開平第一樓,樓高9層25米,建材國外進口,充滿歐陸風情

與瑞石樓並排而立的還有兩座碉樓,一座叫“錦江樓”,是村裡最早的眾樓,村民共有,專門用於躲避水災和土匪,已近百年。另座叫“峰樓”,6層12米,雖沒有瑞石樓來得大氣,但古典式的歐陸風格顯得更為精巧華貴。樓主晚年從美國回來一直居住這裡,只是如今也已空置了,一把大鎖鎖著,門口同樣掛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銘牌。有人說:“一個村子內同時擁有兩座如此美麗的碉樓,錦江裡真是幸運。

它被稱為開平第一樓,樓高9層25米,建材國外進口,充滿歐陸風情

開平碉樓大多是用鋼筋混凝土修築的,水泥、鋼筋多為國外進口,但是在百合蝦邊村,卻有一座罕見的“泥樓”。沿325國道的舊路從百合鎮往蜆岡途中,在公路邊你便會看見它的身影,樓上依稀可見“適廬”二字。

“泥樓”建於1924年,樓高5層,下面三層就是用“三合土”夯制而成的。如今的適廬,業已整整80年了。雖是泥築,但適廬依然是洋氣十足。上面兩層,第四層正面是羅馬柱廊式,四角均有一個被稱作“燕子窩”的小塔樓,設有槍眼,頂層則為拱穹的城堡,古色古香,是三合土碉樓的代表作。

它被稱為開平第一樓,樓高9層25米,建材國外進口,充滿歐陸風情

“適廬”不僅建築獨特,而且還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碉樓。樓主關以文早年加入同盟會,後來在這裡組織了開平第個農民協會“蝦邊鄉農民協會”,並擔任了開平縣農民協會的第任委員長。他是開平的第一批中共黨員,第一個赤衛隊員,他的“適廬”也因此成為當時最革命的紅色據點。

它被稱為開平第一樓,樓高9層25米,建材國外進口,充滿歐陸風情

馬降龍村“最和諧融入自然”的碉樓群從百合鎮跨過潭江橋來到潭江東岸,狹窄的鄉間水泥路便一直穿繞在茂密的竹林中,直到馬降龍村。村莊不大,但很分散,由永安、南安、河東、慶臨、龍江5個自然村組成,是黃、關兩姓家族於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所興建的。170多戶人家中80%為僑戶,大多僑居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村裡的13座碉樓與居廬隱藏在大片茂密的竹林裡,山水風光,遠離塵囂,被稱為開平“最和諧融入自然”的碉樓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祿樓”,就聳立在村後的竹林中。

它被稱為開平第一樓,樓高9層25米,建材國外進口,充滿歐陸風情

天祿樓建於1925年,是當時29戶村民集資興建的一座眾樓,七層21米,下面五層剛好29個房間,每戶1間。據說當年每到傍晚每戶人家的男丁都要入住樓裡,以防被匪盜綁架。樓頂上聳立著兩層瞭望亭。另外村北還立有一座“保安樓”。上世紀60年代開平連續三次大水災,暴漲的潭江水漫過屋頂,村民都是爬上碉樓才得以躲過洪水。

不過,村裡最好看的還是隱藏在竹林深處的一座座居廬,尤其是那些不同風格的希臘式、古羅馬式或是伊斯蘭式的一個個穹頂,或圓、或尖,就像飄逸在竹林梢尖,隨著林中狹窄的小路時隱時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