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大週期中的財富投資與增值

11月7日—9日,“心之所往,恆之所向”2020恆天財富榮耀年會在無錫隆重舉辦。來自金融界的重磅嘉賓、恆天財富高管團隊以及近千位尊貴客戶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共謀財富管理未來。

著名財經作家、杭州巴九靈、藍獅子財經出版創始人吳曉波老師以《大週期中的財富投資與增值》為主題,與現場嘉賓分享了在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之後,我們在產業轉型、消費升級、社會公平等方面所遇到的挑戰與趨勢。他從每個細分課題入手,詳細分析當下的投資機會。

吳曉波:大週期中的財富投資與增值

在跌宕起伏的經濟週期中,如何把握機會?

吳曉波老師首先從俄羅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的宏觀大週期入手,為大家分享了中國經濟週期波動中的機會所在。

吳曉波:大週期中的財富投資與增值

中國經濟進入新的週期階段,要相信專業能力

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大量進步是被技術變革推動的。美國100年來的經濟增長80%來自於技術,剩下20%來自於投資。

中國經濟發展也在經歷著這樣的週期波動。70年代中後期,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期,在整個產業變革的幾十年裡,有無數的機會存在。在這個波段當中賺錢主要靠三個方面:第一勤奮,第二膽大,第三正確預期。今天,中國45歲—50歲年齡段的高淨值人群是這一輪的主要獲益者。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1週年,經濟週期開始進入快速增長後的回落期,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時期。今天這個時代的很多陌生感來自於週期的變化,長期慣性中我們形成的能力和經驗,在新週期正在接受挑戰。對很多企業家來說,未來賺錢除了靠以前的那三個能力以外,還需要不斷學習、保持理性、相信專業能力。

新經濟階段,中國將面臨三大課題挑戰

2020年,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年。中國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那麼之後中國將會有什麼樣的趨勢發生。

先看看其他國家達到1萬美元時發生的變化。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英國均是在1978年-1981年,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這不是巧合,這是二戰之後經濟變革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必然。而亞洲四小龍——香港地區、新加坡、臺灣地區、韓國均是在1988-1994年,人均GDP到1萬美元,這也不是巧合。當英美等國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之後出現了勞動力成本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等趨勢,產業面臨轉型壓力,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轉移到其他國家,東亞四小龍這個時期承接了發達國家轉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之後人均GDP 達到1萬美元。

吳曉波:大週期中的財富投資與增值

現在中國也到了人均GDP 1萬美元這個時間點。在這個階段,中國經濟將會面臨三個嚴峻的挑戰:

第一,產業轉型壓力。隨著房地產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產業轉型壓力加大,且轉型成功時間較為漫長。

第二,消費升級。需求端出現新的消費人群,願意為好的服務和高品質產品買單的消費者階層——新中產開始出現。

第三,社會公平。發展背後開始出現社會公平問題,保護環境、縮小貧富差距等成為一國建設的最重要能力。

產業革命進入第四次浪潮:科技製造時代

產業轉型的第一次浪潮是8世紀末的農耕時代,這時中國GDP總值佔到全世界GDP總值的37%。第二次浪潮是工業革命時代,英國人通過機器改造了世界,這個時期到1980年代,中國並未有機會參與到時代浪潮中。第三次浪潮是互聯網時代,中國趕上了互聯網的頭班車,且中國BAT已經成為世界知名互聯網公司。中國互聯網發展了20年,但到今天,互聯網帶來的產業紅利基本結束。

接下來,產業轉型將進入第四次浪潮。工業革命與互聯網信息化革命一起再疊加新的技術迭代將帶來一個新的時代。吳曉波老師認為,第四次浪潮會重新回到製造業,走向科技製造時代。物聯網、人工智能、醫學、能源、新材料、智能汽車等技術將會對未來10年到20年像互聯網一樣影響我們的人生。

互聯網時代,唯快不敗,但到了第四次浪潮時期,野蠻成長的時代成為過去,未來將進入到慢週期、硬科技的時代。硬科技讓我們沉下心來,回到產品。新科技製造時代的第一哲學是核心技術能力,企業研發時間被拉長。在每個產業的產品生命週期中,多數是沉默時間,但真正引爆之後是指數級的增長。因此,未來投資者需要有耐心,主要投資方向將會集中在有耐心的企業和有耐心的企業家身上。

消費升級:消費者開始為“美、好、小、女、生”買單

需求決定供給。在中國經濟新階段,新需求決定新供給。有怎樣的消費者才有怎樣的供給。今天,消費領域有超過2億的新中產階層,他們急需消費品的升級迭代。那麼消費者需求領域都有哪些新需求變化?

一:消費者願意為“美“買單。

消費者為什麼願意為用心的美好產品買單,因為購買的那一刻,產品所承載的審美和價值喚醒了消費者。製造業要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服務,這句話代表著中國消費發生的變化,整個需求由必須需求到購買喜歡的轉變。

消費者升級對於製造業產生的巨大推動,同時也讓原有的產品生產邏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近幾年,中國消費市場最大的變化是新東方美學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崛起。比如故宮賦能的產品,從口紅到絲巾,再到家居用品等,故宮相關的產品產值大約200億。中國文化元素的賦能,讓消費者本土意識甦醒。

二:為“好“買單。

消費者對產品需求從物美價廉到物美價好轉變。當價廉物美成為消費哲學,沒有人願意為你的匠心買單。但今天,價廉物美這個哲學消失了,大家要的是東西好,開始願意為製造業的用心買單。

三:“小”是指細分為王,產品分離。

當信息去中心化之後,對於產品來說,會造成品牌的碎片化。未來圈層消費越來越重要。一個企業可能只做一個杯子,只生產一種飲料。產品越來越細分。

四:“女”是女性消費者立場。

女性消費逐漸成為中國消費品市場的主體。中國女性會賺錢,全世界白手起家的女富豪前10中,中國女性有8個。中國女性也會花錢,中國70%的消費品是中國女性購買,從一般消費品到奢侈品、從汽車到理財產品,都有中國女性的身影。

五:“生”是指企業快速迭代能力。

很多商業領域的窗口期極其短暫,留給參與者的機會稍縱即逝,必須要懂得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從商業聚集變化可以看到,很多商場已經開始從賣商品向賣體驗轉變。比如商場新增網紅餐飲店、親子游樂場、健身中心等。

社會公平:不平等在增長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克提在他研究貧富差距的著作《21世紀資本論》中提出資本“向心論“:當資本回報率超過經濟增長率時,不平等將加劇。因為利潤和其他形式的資本收入會比工資收入增長更快,而後者是絕大多數人的飯碗。

在過去的一百年裡,資本回報率遠遠超過了經濟增長率。在將來幾十年的時間裡,增長率仍有可能低於資本回報率,這意味著有錢人會更有錢,社會不平等也會繼續增加。2012年全球最富1%家庭資產佔全球資產的22.5%,是1928年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高。美國最上層0.1%的家庭收入是底層90%家庭收入的220倍。而中國最富1%的家庭擁有全社會1/3的財產。

縮減貧富差距,減少社會不平等。因此,現階段中國正在通過建立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制度,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讓每一個普通百姓都可以讀得起書,看得起病,養得起老。

高淨值人群未來有三大共同追求

產業革命從第三次浪潮到第四次浪潮,產業轉型的速度會非常緩慢,但消費升級為現有品牌和所有產業帶來的價值是巨大的。從長期來看,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具有增長力的經濟體,傳統制造業和信息革命結合產生的新科技製造將會帶來非常強大的產業製造能力。

吳曉波:大週期中的財富投資與增值

全球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未來十年,中國新中產人口將增長到3.5億,中國的城市化率也將從59%達到70%左右。而消費品供給方面,從每個零部件到系統解決方案將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經歷過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後,對於當下的高淨值人群來說,在新經濟階段,有三大新的共同追求:一,在追求財富增值的同時,財富傳承也開始成為考慮的方向;二,追求健康增值,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根本;三,修養增值,如何優雅地、愉悅地、對社會有貢獻地花錢,是高淨值人群的第三個新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