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出洋的毛澤東為何最終未能出國留學

一九一九年春天,毛澤東要回湖南。原因是母親病勢危重,再則,湖南赴法勤工儉學的青年們結束了半年預備班的學習,就要啟程出洋。三月十二日,毛澤東離開北京。途中轉道上海送別了蔡和森、蕭子升等湖南赴法青年。

主张出洋的毛泽东为何最终未能出国留学

這時,他的心情是複雜的。在北京,色彩繽紛的新世界一下子湧現到他的面前,他也許還不能立即同它融為一體,他對一下子接觸到的種種新思想一時也還來不及完全消化。但這些畢竟大大打開了他的眼界,邁出了從湖南走向全中國的第一步。

作為湖南青年赴法的組織者,毛澤東自己卻沒有邁出國門。許多赴法會友都曾懇邀他同行。一些會友到了法國後,還來信勸他出洋。羅學瓚在信中說得更是懇切:“惟弟甚願兄求大成就,即此刻宜出洋求學。若少遲延,時光既過,人事日多,恐難有多時日求學矣。……潤之兄啊!你是一個有志的人,是我們同伴中所欽佩的人,你如何帶一個頭,權且努力於研究學問的事呢?弟近來想及諸兄如此刻都出外求學,學他十年八載。異日回國,……各抒所學以問世,發為言論作社會之喚醒提倡者。”

主张出洋的毛泽东为何最终未能出国留学

他仍然留了下來。他當時怎麼解釋已不得而知,稍後在一封信中卻有過明確的說法。他說留在國內探索有許多好處:第一,“看譯本較原本快迅得多”,這不僅不影響吸收西方知識,還有利於在“較短的時間求到較多的知識”。第二,“世界文明分東西兩流,東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內,要佔個半壁的地位。然東方文明可以說就是中國文明。吾人似應先研究過吾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學才有可資比較的東西”。第三,“吾人如果要在現今的世界稍為盡一點力,當然脫不開‘中國’這個地盤。關於這地盤內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實地的調查及研究。這層工夫,如果留在出洋回來的時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關係,恐怕有些困難。不如在現在做了”。

毛澤東始終是主張出洋,主張吸收西方知識的。就是在上面這封信中,他稱自己“是一個主張大留學政策的人”。往前說,早在新民學會成立時,他就計劃過到日本去。往後說,直到一九二一年九月,他還計劃在國內再作三四年的預備,然後“赴外國求學,至少五年,地點在俄”。

主张出洋的毛泽东为何最终未能出国留学

這些設想,都沒有實現。一方面,隨後發生的一個又一個的政治事件接踵而至,吸引著他投身其中,無法脫身。同時,也和他上述對中西方文明的認識有關。在留學成為時尚乃至時髦的風氣中,毛澤東堅持首先要深入瞭解中國實際國情,才能更好地研究和學習外國,並且對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都採取分析的態度,確有其不同流俗之處,這也許是他以後能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要契機。

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毛澤東帶著許多剛剛學到的新的思想和活動經驗回到長沙,住在修業小學。他的同班同學周世釗在這裡任教。經周世釗推薦,校方聘請毛澤東擔任歷史教員,每週上六節課。從此,毛澤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同長沙的新民學會會員加強聯繫,直接投身到社會活動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