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機關幹部而言,辦事只需要一種方法,那就是舉輕若重

概括人們的辦事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人是舉重若輕,一種人是舉輕若重,領導幹部兩種人都需要。周恩來曾這麼評價劉伯承和鄧小平說:劉伯承舉輕若重,鄧小平舉重若輕。但是,

對於機關幹部來說,永遠只需要一種方法──舉輕若重,就是再小的事,也要慎重處置。

對於機關幹部而言,辦事只需要一種方法,那就是舉輕若重

機關工作非常繁雜,大到黨委首長決策,小到雞毛蒜皮,事事有關黨委形象和首長意圖的實現。一般地講,作為機關幹部,對大事都能高度重視,抓緊抓好,但對習以為常的不起眼的小事,卻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比如工作不認真、不細緻,辦事馬馬虎虎、粗枝大葉,丟三拉四、紕漏不斷等等。

這些失誤看似細微之事,但造成的影響不可忽視。可以說,一個會議的主持詞、一份請示批覆、一份情況報告,如果出現錯誤,就會影響一個幹部、一個部門甚至整個單位的形象。現實生活中,這樣因小失大的教訓太多了。這裡有思想認識上的問題,也有工作方法上的問題,需要很好地學習和感悟。

01.事小眼界不能小

做好細微之事,也要宏觀在握。有個新幹部值班時接到一個電話,對方問組織部長在哪裡。新幹部回答“你要錯了,這裡是幹部值班室”,就把電話扣了。後來這個幹部因為這個電話受到了嚴厲批評。原來電話是上級首長打來的,首長有急事沒有找到組織部長,想讓這個幹部找一下。

領導批評這位幹部時,講了這麼一段話:

電話那頭是看不見的考場,考官可能是身居高位的領導,可能是亟需幫助的群眾,必須弄清來龍去脈。接電話,事雖小,但能考你的為人處事,考你的隨機應變,考你的事業心、責任感。你值班時,對群眾來說,你代表的是黨委的形象;對上級來說,你代表的是黨委機關的水平;對領導來說,你代表的是幹部的群體素質。

這番話講得非常好。小事有時並不“小”,它連著大事,做不好就可能變成牽扯全局的大“事”。只有做好小事,才有資格做大事。

對於機關幹部而言,辦事只需要一種方法,那就是舉輕若重

1.洞察全局。只有瞭解全局,把小事放在全局的角度來思考,才能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把小事看得更加透徹更加明亮。做到這一點,從大的方面講,就是心中裝著上級的相關方針政策,特別是本級黨委的總體思路、指導思想、原則規定等,這些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基本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做好細小工作,應以此為準繩,做到圍繞大局做小事、緊貼中心做小事,保證小事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運行。

2.抓住關鍵。一件事不管大小,往往都有一個或幾個難以突破的關鍵環節,突破這些關鍵環節,辦起來就會勢如破竹。承辦具體事情的幹部,要弄清所辦之事在整個事情中的分量是輕是重,位置是前是後,時間是急是緩,經費是多是少等等。做到重點任務清,具體要求清,操作程序清,把力量用在關鍵處,在最佳時機,以最小付出、用最好形式把小事辦得精巧而得體。

3.善於協調。細小工作雖然很小,但有時並不是自己能單獨完成的,會受到人力、物力、財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牽扯麵不小。分管的幹部要主動協調、及時協調,調動方方面面的力量,妥善處理上下左右的關係;要藉助首長和上級指示的“東風”,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創造一個和諧順暢的小環節,保證各項工作能按時高效完成。

對於機關幹部而言,辦事只需要一種方法,那就是舉輕若重

4.把握變數。計劃沒有變化快,定好的事突然改變已不鮮見。這就要求機關幹部事事關心、處處留心,敏銳捕捉事物變化的特點及時掌握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跟蹤事態的發展,做到不管風雲如何變化,都胸有成竹、應對自如。

02.事小用心不能少

做好細微之事,必須強化如履薄冰的責任意識。做好一兩件小事不難,做好一兩天小事也不難,但一以貫之堅持不懈地把小事做得精巧而得體,卻很不容易,它需要強烈的事業心、持久的耐心和非常的細心。通常情況下,一項大任務在主要環節的部署安排上,領導抓得比較緊,大家都很重視。但一些小環節、小部位、小細節、小動作大都由機關幹部獨立完成。小事情看上去是舉手之勞,領導比較放心,但也容易出錯。

實際工作中,一字之差鑄成大錯的事例隨處可見。我國《婚姻法》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由於工作人員粗心,在印刷排版時把“夫”字誤排成了“天”字,校對時也未發現,結果成了“實行一天一妻制”,幸虧小冊子還未出廠就被發現了,及時改了過來,否則就會鬧出天大的笑話。

對於機關幹部而言,辦事只需要一種方法,那就是舉輕若重

事情大小輕重都是相對而言的。小事辦好了是小事,誰也不會去注意,小事辦不好就是大事,甚至會引發始料不及的嚴重後果。所以,機關無小事,事事都要上心用心。

1.不能想當然。機關越大,分工越細,關口越多,結合部越多,都管都不管的事也越多。這些部位,不能僥倖地“感覺”,要格外用心,萬分重視,儘可能親自到位。瞭解情況,不道聽途說,不當二道販子,不能把來源不可靠的信息當作事實,更不能對自己有利的就多聽一些,不利的就不聽或少聽。對領導交辦但不甚明確的事,不能“合理想象,正常推理”,要通過請示彙報等途徑,準確領會。自已把握不準的問題,要向權威部門權威人土請教,確實找到可靠依據,把問題弄準、弄透,做到全面周密、細緻。

2.不能得過且過。對小事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端正態度,提高工作標準,不因事小而馬虎。俗話說,得過且過不會好過。當許多事擠在一塊,緊張多日沒有得到很好休息,某一件小事反覆多次仍未了結時,心理上會產生一種麻痺、厭煩、浮躁情緒,會自覺不自覺地放鬆自己,降低工作的標準和要求,容易產生“泡沫工程”。這時,就應自我提醒,調節情緒,調整工作姿態,重新以飽滿的熱情、認真嚴謹的態度投人工作。對臨時性安排的急事,要在準確的前提下加快進度,而不能因為急躁而馬虎大意。

對於機關幹部而言,辦事只需要一種方法,那就是舉輕若重

3.不能只憑經驗辦事。在過去的經驗裡,很難找到和現在一模一樣的細節。經驗可以省事,也可以誤事。因為事物每時每刻都在變,過去某種方式、方法能辦妥的事,現在不一定能同樣辦成,單純用老經驗去套、去搬,可能會出事。

03.事小規矩不能少

做好細微之事,必須依法而行,講究秩序。制度落地生根,隱患無處可藏。這個制度可以理解為辦事的規矩,如規定、程序、約定俗成等等,它是機關辦事的依據。

1.嚴格程序。不論事情多小,都應按規而行,不能因為事小而不講制度,不能因為瑣碎而忽略程序。程序是減少失誤的關口,它就像過濾器,經過一道就會濾掉一些錯漏。有時一件小事,經過一道又一道關口,看似繁瑣,實質上是增加了安全係數,提高了工作效率。要養成按程序辦事的習慣,逐級請示報告,按級呈文辦事,不圖省事、方便,不漏任何一個細小的環節。辦小事也要講“閉環”,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小事,怎麼辦的、辦的效果如何等,都要向領導及時彙報。

2.講究時效。過了一定的時限,事辦得再好,也沒有意義。因此,要努力培養雷厲風行的過硬作風,做到領會領導意圖快、反應快行動快、辦事幹淨利索,堅決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遇到忙的時候,注意提醒自己,加班加點,儘量往前趕,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注重“成功率”,不能忙而出錯、忙而出亂,保證辦一件事成一件事,不留尾巴。對確實有難度的工作,不要有虛榮心,怕別人說“這麼小的事都辦不了”而自己藏著、掖著困難,而要大膽講情況、提建議,爭取主動,保證不把事耽誤在自己手上。

3.把握節奏。不同的工作任務,或同一任務在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不同的工作節奏,這對於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是不可少的。單純的小事,也有一個節奏問題。對一般人來講主要是一個過急的問題。有時想把事立即辦好,看上去工作熱情很高,實際上違背了規律,工作不落實。人們常說“桃三、杏四、李五年,棗樹當年就換錢”。辦小事也是如此。明天的事放在明天辦是福,放在今天辦就可能是禍。因此,辦小事要把握好“度”,做到有急有緩、有張有弛,一環扣一環抓好落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作。

對於機關幹部而言,辦事只需要一種方法,那就是舉輕若重

4.注意總結。規律是總結出來的。工作實踐中對規律認識得越深刻,運用得越熟練,幹起工作來也就越具有預見性、超前性,也就越主動,越有成效。如為了防止忘事、錯事,“老機關”們總結出來的“記事本上常看看,做完一件劃槓槓”、“人在事中迷,互相提一提”等等,都非常有效。要防止過眼不入腦,提倡事過細思量,經常回頭看一看,查找成在何處、敗在何處,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增長知識才幹。

04.事小標準不能低

做好細微之事,必須牢固樹立精品觀念。正如巴頓說的那樣,我挖廁所也要挖出天下最好的廁所。正因為他小事精心,才成為一代名將。不少機關幹部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會議開得很順利,就是因為主席臺座次沒排好,有個首長的文件沒送到位,惹來很大的麻煩;一個材料寫得很好,就是因為出了幾個錯別字,好像一頓美餐吃了個蒼蠅似的。

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不是人人都有條件做大事的,但人人都有條件做好小事。小事不小,小事裡面見精神、見人品。善於做小事的人,能把小事做出大境界

對於機關幹部而言,辦事只需要一種方法,那就是舉輕若重

1.靠耐心。做好小事,不但要有吃苦受難的思想準備,更要有精雕細刻的耐心。不怕反覆,經得起磨。有的小事不是想象中的一蹴而就,可能因多種原因,需要返工好幾次。這就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始終如一的恆心。要不怕項碎,經得起亂。在同一時間內受領兩項或多項任務,或者幾個領導都賦予了不同任務,其中有並列、有交叉、有重合,要不厭其小、不厭其碎,科學合理安排,周密細緻,把零碎的小事系統化理清思路,有條有理,樣樣到位。個別小事時間跨度大,久拖不決,要特別小心,不能忘事、漏事,始終關注發展變化,什麼時間辦哪一步,心中有數,有頭有尾,確保落實。

2.靠準確。準確領會上級精神和領導的真實意圖,準確上傳下達領導指示和有關情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領導交辦的各種事項。謀劃工作以細求準,考慮到每一個細節和可能發生的變化,減少隨意性、臨時性的事情發生。掌握情況細,瞭解情況深,不但瞭解現狀,而且瞭解歷史、未來;不但瞭解當事人,而且瞭解左鄰右舍,確保真實、客觀、公正;相關的政策、法規等,做到一口清、一口準。組織落實以細求準,該親自到位的一定要到位,不遙控指揮,不當二傳手;有時間、距離、次數、字數、份數等明確要求的,要精確到儘可能小的計量單位,確保辦事百分之百的成功。

對於機關幹部而言,辦事只需要一種方法,那就是舉輕若重

3.靠創新。創新不分事情大小,小事也能有作為。有的小事,雖然不起眼,解決起來卻左右為難,久拖不決會成為影響全局工作進程的瓶頸。對這些“老小難”,大膽解放思想,打破思維定勢,善於從新的視角,用新的思維方法,探索新形式、新路子、新方法。要在比較中創新,和過去或別人經歷過的事比較,和相類似的事情比較,利利相較取其大,利弊相較取其利,充分權衡並選擇運用新手段、新途徑,大膽吸取經驗教訓,把小事幹得乾淨利索、穩當妥貼。要在抓問題中創新,問題是創新的“興奮點”,努力在小事中發現不小的苗頭,多看一看已經解決了的問題背後還有沒有問題,多想一想司空見慣的事情背後還有沒有問題,多觀察、多思考、多積累,以推陳出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