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你的向往 幸福你的幸福

向往你的向往 幸福你的幸福

——宁乡市白马桥街道办事处夯实民生工程纪实

有一种美丽,叫幸福;有一种幸福,叫向往。

世事如棋,人生如梦,谁能找到通往幸福的入口?锐意进取,日新月异,现实生活离美好的天堂究竟有多远?宁乡市白马桥街道办事处带着这两个疑问积极探索,寻找以民为本的着陆点,为民办实事,注重民生工程的开发、创新和落实,整治区域环境,美化街道色彩,让市民枕着幸福入眠。

有的人只思不做,有的人只做不思,还有的人既不做又不思,而白马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则是奔跑中的思想者,他们是想好了再干,干完了再去思考。“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是《不忘初心》中的一句歌词,歌曲不单是听起来悦耳,更重要的是它所囊括的内涵。

精准扶贫和人居环境整治这两项工作是当前全国的两台重头戏,不断上演着各种版本的精彩节目。白马桥街道办事处与时俱进,打响两大攻坚战,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效果显著,有目共睹。

向往你的向往 幸福你的幸福

▲改造后的白马社区鸟瞰图。

精准扶贫 一起向幸福出发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也存在贫富悬殊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的湘西之行,吹响了精准扶贫的号角。大江南北、城市乡村,兴起了一波又一波脱贫的热潮,演绎出许多扶贫的经典故事。

白马桥街道办事处以民生问题为导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制定方案,注重落实。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奏效的。扶贫工作不是空喊口号,更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落到实处,让那些尚处于贫困阶层的群众真正享受到扶贫工作带来的好处,彻底跳出贫困的圈子。

该办事处对辖区居民一一铺查,调查情况,做好短期和长期扶贫的工作计划,从政策层面上,对低保、五保、残疾等贫困户不遗余力进行补助救济,应保尽保,解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让所有扶贫对象感受到国家扶贫政策的温暖。

该办事处还遵照宁乡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对市内贫困的黄材山区进行实业扶贫、就业扶贫和创业扶贫的扶助工作。资助10万元对当地特困户进行住房改造,解决住房困难,让特困户过上舒适的生活。大手笔投资15万元建设了一个200立方米的冻库,用于扶助黄材地区的贫困户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培养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助力当地经济生产工作,还计划筹集后续资金10万元,稳固扶贫成果,走创业扶贫之路。

自幼失去双亲的石国忠,就是就业扶贫的典型事例。2004年,他给别人安装电表时不慎被电击,从2米多的高处摔下来,造成脊椎骨断裂,花去医疗费近10万元。家庭的主心骨倒下了,这个家庭也就陷入了困境。

几年前,当精准扶贫成为时代的主流时,白马桥街道办事处形成了“手拉手、一对一”扶贫机制,送他去长沙学习中医按摩理疗。学成之后,又帮他在宁乡市内找到一家需要技师的按摩店,石国忠就边打工边学习,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的辛苦费。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石国忠认为自己开店的条件已经成熟。街道办事处安排了邹学哲进行专门对接,邹学哲跑到工商部门为他办好了营业执照,又在沙河市场人气旺的地段找到一个待转让的店面。由于按摩技术到位、效果好、回头率高,石国忠店里的生意相当红火,客户有时还要预约。开业14个月,石国忠把每天的收入与支出认真记在本子上,除去房租、水电费、生活费,每月可挣3700多元,收入可靠稳定,并有逐渐上升之势。

石国忠很开心,他能自食其力,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解决了家庭经济来源,并找回了男子汉的尊严。他说,他从小就是孤儿,是政府把他养大,已经是恩莫大矣,现在又给予他无微不致的关怀,他应该感恩政府回报社会。

石国忠的事例,谱写了一篇身残志坚、艰难创业、脱贫致富的文章。

党工委书记欧正坤说,贫困户不是包袱,同样是一笔财富,扶贫的意义不是给人家一笔钱,而是给人家一把跳出贫困圈子的力,让他们真正摆脱穷困,把“贫”字和“赤”字从他们的字典里删去。

向往你的向往 幸福你的幸福

▲建设中的凤凰新城。

向往你的向往 幸福你的幸福

▲美丽的五指湖。

环境整治 共同向幸福靠拢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就会影响环境质量的变化,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产生大量垃圾,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危害。

“市民向往的,我们就去争取,市民要求的幸福指数,我们就去追求和超越。”这是欧正坤的原话。

白马桥原来是宁乡县城区的后花园,扼守宁乡市的南大门,作为城乡结合部,其窗口作用非常显要,虽然管理区域没有变动,山还是那座山,湖还是那个湖,但站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度,工作千头万绪。白马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屋建瓴,以发展的理念、执政的理念和团队的理念为出发点、落脚点,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推出一系列民生工程,启动了一环南路广场美化、水果市场下水道改造,正龙古街提质,玉煤大道亮化等24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工程,实现了旱厕清零、裸露地块覆绿清零、黑臭水体三个清零,咬紧环境治理不放松,持续发力,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有效增强人居环境的幸福指数和居民的幸福感。

兵马未动,宣传先行。为了营造良好的治污剿臭、美化环境的工作氛围,白马桥街道办事处通过建微信群、发倡议书、上宣传栏等方式,教育和引导居民增强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自觉投入到这场群众性活动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不断上升,形成了街道统筹、社区联动、全员行动的工作格局。

笔者走访了白马社区和仁福社区,到处可见的是老翁老妇在池塘边清除杂草,中年妇女在门前打扫庭院,看不到烟头,找不到落叶,更不要说成堆的垃圾或有臭气臭味了。无论是交通要道,还是背街小巷,无论是弯弯山道,还是融融水间,都给人一种人在画中走的感觉。白马社区的副主任杜宗良,53岁,搞基层工作20余年,把社区当成家。特别是今年的人居环境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历时几个月,起早贪黑。早上六点多带头出工,砌花围、清整、绿化,发动辖区居民搞好房前屋后卫生,建设美丽家园。青桥组周家湾塘年久失修,杂树丛生,塘边路面坑坑洼洼,水体浑浊。杜宗良带人将塘进行清淤护砌,塘边栽树植草皮,路面拓宽平整,打捞漂浮垃圾,引进源头活水。经过美容整理后,面貌焕然一新。楼台鳞角、青松翠竹倒映水中,倒影随水波晃动,水体是如此清澈,色彩是如此适中,很有冲击力,叹为观止。早在2015年,白马桥就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并非浪得虚名,4年后,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各人自扫门前雪,尽量少制造生活垃圾,将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这已经成为当地妇孺皆知的行为习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就是该街道倡导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和和美美”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

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总体目标能不实现吗?

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的需求为目标,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动力,白马桥街道办事处卯足马力向前冲,这匹白马开始领跑了,奔跑在精准扶贫的征途,奔跑在人居幸福的园地。

谁都向往幸福,关键是怎么去追求,白马桥人不等不靠,多措并举,艰辛付出,勤劳致富,扶贫攻坚,改变人居环境,将弹丸之地打造成幸福白马,人间的天堂。(文/欧阳竞雄 马华 图/刘德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