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有些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前,担心孩子跟不上小学的学习,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选择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其实,如果家长知道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了解幼小衔接班的教学内容,只需在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适应性训练即可,不用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一,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以学习为主。

如果孩子在上幼儿园或者上过幼儿园的家长都知道,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主,幼儿园每天会通过游戏让孩子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不知不觉的让孩子接受学校安排的授课内容。所以,幼儿园是没有课本的,幼儿园老师每天的教学任务也很简单,以带孩子做游戏,画画,运动为主。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公立幼儿园一般是不允许学习知识的,比如教孩子认字,写字,汉语拼音,20以内的加减法等不在幼儿园的授课范围内,部分私立幼儿园在幼儿园大班会教孩子这些知识。

进入小学,孩子们马上会进入“学习模式”,课堂不再以有趣的游戏为主,老师上课就是直接传授知识,学生开始有了课本。这时候,孩子的阅读能力,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凸显出了重要性。能够识字,懂得基本的数学运算的孩子能更快速的适应小学一年级的课程。

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strong>育儿专家卢欣说,有调查发现,那些在学前掌握大量知识的孩子,更能适应幼儿园和小学的转变,孩子进入小学会因为自己懂的更多,上课举手发言更积极,与老师互动更多,也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赏识,这些都会极大的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接下来的小学学习中,更加的顺利。

二,幼儿园重鼓励教育,小学重规则教育。

幼儿园的孩子只要不捣乱,不管做什么事情,老师都会鼓励孩子。比如孩子画画,老师不会强制孩子画成什么样,孩子只要画出来自己的想法,老师都会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他很棒。

进入小学,会更加的重视规则。小学开始有各种各样的作业,考试。作业和考试都会有一个标准,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标准就不能拿到相应的分数。所以,进入小学我们会发现,哪怕是画画这种很难用分数衡量的学科,老师都会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分数。

当然,除了分数,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规则,所以,小学是有学生守则的,小学教育更加重视规则教育。

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三,幼儿园老师以陪伴为主,小学老师以授课为主。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老师一般会全程陪伴。原因是一方面孩子比较小,需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另外一方面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比较差,需要老师的协助。

上了小学,每一科老师上完自己的课程就离开教室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老师以授课为主,很少能关心到孩子的生活。小学就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不能再像幼儿园一样,很多事情依赖老师。

就是因为幼儿园和小学的这些差异,才导致幼小衔接班应运而生。那么,幼小衔接班具体会给孩子教一些什么内容呢?

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幼小衔接班的教学内容

<strong>幼小衔接班主要教孩子拼音,汉字,数学基础加减法和简单的英语字母和单词,也就是小学一年级前期需要孩子掌握的内容。

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幼小衔接班一般会按照学科来教学。

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的认识,阅读,书写;16个整体音节的初步运用;拼音的基础应用等。

通过提前学习一年级课文,让孩子增加识字量,能够正确书写汉字160个。

学习认识句子,标点符号,让孩子能够简单的造句。

数学:数的基本运用,基础加减法,空间图形等简单逻辑训练。

数的大小比较,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50以内按数取物训练。

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整10加减法,简单横式竖式。

简单的几何图形认知,会认识时间,认识钱币,运用算式解决简单问题。

英语:26个字母大小写的书写,字母歌的演唱,简单的单词的学习。

26个字母大小写要会写,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单词要会读,会认,英语的基本拼读知识要会。

上面我们分析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分享了幼小衔接班的教学内容。我们如何把这些小学前应该掌握的内容巧妙的融入到孩子幼儿园期间的生活中,让孩子避免上幼小衔接班呢?

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

一,阅读习惯的初步培养。

为什么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其实,孩子对于<strong>绘本的喜欢是天生的,绘本有精美的图画和精炼有趣的语言,只要家长愿意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孩子是非常乐意的。

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通过长期大量(幼儿园三年至少可以读1000本)绘本的阅读,可以达到以下这些目的。

1,帮孩子积累识字量:识字量是孩子进入小学迫切需要的,因为进入小学以后就有了课本,孩子如果有一定的识字量,就可以认识课本上的文字,老师上课的时候就很容易听懂,可以和老师互动,提高孩子自信心。

2,提高孩子阅读能力:语文学习需要基本的阅读能力,孩子通过大量绘本的阅读自然养成的阅读能力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3,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孩子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通过大量阅读也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4,提高孩子专注力:专注力是孩子能否专心学习的很重要的能力,决定着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生活。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二,基本规则意识的培养。

3-6岁是孩子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期,这个重要时期家长一定不要错过,而这个时间正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

比如孩子要有时间观念;要懂礼貌,会尊重人;要学会和人相处;不撒谎等。

拥有这些基本的规则意识可以让孩子能够快速的融入小学的生活。

三,数学和英语的基础知识培养。

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50以内的取数训练等,我们可以在幼儿园期间对孩子进行培养,把这些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在家里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外出带孩子参加活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对孩子进行培养。

大人忙的时候,是可以给孩子玩手机的,但是,时间和内容要限制,我们家的手机和ipad上都会安装叽里呱啦这个APP。这个APP是打卡的形式,每天的玩时间有限制,但是,孩子日积月累,就可以学习很多英语的知识。

幼儿园期间提前带孩子做这些事情,上小学前,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

四,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从幼儿园开始,家长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慢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尽早的培养孩子自己穿衣,脱衣,穿鞋,上厕所,吃饭等的能力;逐渐的培养孩子收拾玩具,整理桌子,帮妈妈小忙,打扫卫生,甚至是清洗餐具,洗袜子,内裤等的能力;再大一点要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复杂事情的能力,实在完不成,家长再参与进去帮忙。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应该带孩子做以上这些事情,孩子可以轻松掌握小学前应该掌握的知识,不用再上幼小衔接班哦!


-End-

作者骏妈,家庭教育研习者,专注科学育儿,父母成长,欢迎留言讨论育儿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