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最近劇荒,就看了一下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雖說這是他的代表作,很早以前就知道,卻只看過一些片段,如今再去看,也是有著另一番感受。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電影講述的是民國年間女大學生頌蓮被迫嫁入陳府成為四姨太后,在大院內跟其他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最後造成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整部電影取景集中,除了開場,頌蓮嫁入陳府之後,所有的場景都在陳府大院內,一座看起來繁華實則幽深的大宅院。每個姨太太都有著自己的獨立院落和丫鬟,每天傍晚,各房姨太太都要站在院子門口,看著管家帶人拿著燈籠來選擇留宿的地方。要是陳府老爺留宿在哪個院子裡,哪個院子就會被點起一排紅燈籠,可以享受捶腳服務,還可以點菜。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這個場景是不是有點熟悉,相信看過宮鬥劇的朋友們都想到了皇宮裡皇帝翻牌子的場景,這個陳府雖然比不上皇帝,但是在這個陳府裡,他就是“土皇帝”,他的“後宮”雖然沒有佳麗三千,卻也有著各種宮鬥。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鞏俐飾演的女主頌蓮,是一個接受了半年大學教育的新時代女學生,有著一定的反抗意識,她沒有接受陳府的花轎,而是自己提著箱子穿著學生裝自己走到了陳府。面對捶腳服務,她有著強烈的不適應,只不過這種不適應並沒有持續多久,她很快就適應了並開始享受。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只不過這裡有一個不太合理的地方就是,作為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頌蓮卻犯了一個低級的錯誤:用假孕來爭寵。後來她自己給出的解釋是隻要老爺每天都來,假的也會變成真的,可問題是假的就是假的,怎麼可能會變成真的。即使變成真的了,那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就是因為這樣的錯誤,才被封燈,最後也間接害死了雁兒和三太太。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只能說頌蓮不適合這個大院,大院的生存法則不是她這樣一個單純的女學生可以接受的,所以她註定只能成為犧牲品。大院裡的大太太,雖然年邁不管事,但是她是陳老爺的髮妻,有著一個優秀的兒子,所以即使年老色衰,得不到寵愛,卻能得到尊重;二太太雖然也沒太多寵愛,但是她有城府,懂得收攏人心,也有手段,這樣的人自然也能活下去;至於三太太,也是個驕傲的人,長得好看,會唱戲,想當初陳老爺應該也是花了大代價把她娶回來的,也對她是真心寵愛的,不然也不會在頌蓮的“新婚之夜”還能把陳老爺喊走。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面對這樣的幾房姨太太,還有一個對自己極力不滿的丫鬟雁兒,頌蓮的悲劇是註定了的,她並不想嫁入陳府,卻自己做不得主,進來了卻很快適應了大宅院的奢華,甚至為了維持這種“優越感”,參與了“鬥爭”。有人說頌蓮是在陳府眾人的迫害下變瘋的,但是但從電影所呈現的內容來說,個人並不是太認同,她的悲劇陳府的人是有很大原因的,但是她自己有何嘗沒有責任呢?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或者她可以像大太太一樣不爭不搶過一生,可是她做不到,她想享受二嬸的捶腳服務,她想每頓點自己喜愛的菠菜豆腐,所以要忍氣吞聲過一生,她不願意;也或者她可以像二太太一樣,用手段來打敗對手,獲得寵愛,但是她智商似乎不太夠,從假孕爭寵,到逼死雁兒這些舉動,足以證明她並不是一個有手段的人。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說來說去,大環境下的女性活得太難了,她們只能是男性的附屬,按照男性的喜好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你看,頌蓮瘋了,那又怎樣,第二年的春天,五姨太又被抬進了陳府大院,大紅燈籠又被高高掛起了。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最後要補充一點,就是有些意外,二太太居然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盛家祖母的扮演者曹翠芬,果然時間不會辜負一個好演員,二十多年後,她又成就了一個經典角色,這也算是看這部電影的一個意外收穫吧。

《大紅燈籠高高掛》:頌蓮的悲劇,只能是個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