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大紅燈籠高高掛》絕對算得上是張藝謀最好的作品前三了,那時候的鞏俐,跟如日中天的張藝謀合作,部部作品都堪稱經典。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這部電影藉著季節變化來暗示人間悲劇的輪迴,五太太過門時又是一年夏天,電影中春夏秋冬唯獨少了春天,封建社會從來最不缺的就是人吃人的鬼把戲,又哪有什麼春天。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三太太就是最好的例子,何賽飛可以說把這個戲子給演活了,她曾是當紅的明星,最後卻連生死都由不得自己,好歹鞏俐飾演的四太太讀了些書,終究也逃不過瘋魔的命運。這個深宅大院的故事不就是講了四個女人的宅鬥,也講了“人吃人”嗎?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張藝謀在《大紅燈籠高高掛》裡對美學的運用可謂到了極致,極其講究對稱嚴謹的美,也讓人感受到這所宅子裡的規矩和方圓。陳老爺成了這部電影裡最有話語權的那個主角,他的偏愛能讓你在宅子裡為所欲為,也能輕易就定下你的生死。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雁兒是整部電影裡的第一個犧牲品,但絕對不是唯一一個,樓上那間鎖上的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雁兒從心底渴望著成為太太,所以即便與老爺當著四太太的面偷情她也毫無膽怯羞恥之意,她從不覺得自己比太太差,也滿心想著要攀附上錘腳點燈的殊榮。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雁兒的死,不過是一個開頭罷了。四太太頌蓮本是念了半年的大學知書達理的女人,但到了這裡不到一年,便被這個牢籠僅僅地鎖住,無論戲子還是大學生,到了這裡都淪落成了一樣的附屬品。正如頌蓮說的:現在不過也只是老爺的一件衣服罷了。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三太太的出軌也是情理之中,她生性散漫,肆意灑脫,只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反而成了這座深宅子中最開心的那一個,所以面對頌蓮的質問,她就也承認了:我這會兒就要找高醫生!任憑她死大概也想不到,頌蓮在酒後什麼都說了出來。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陳老爺的兒子飛浦大概成了頌蓮生命中唯一的一道光了。她因為繼母的物質輟學嫁入陳家,只被飛浦的笛聲吸引,以為他是會懂自己的那個人,最後換來的只有飛浦的一聲嘆息。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頌蓮剛入門的時的種種不習慣再到習慣了就無法再擺脫,恰好就是融入這種封建陋俗的過程,即便是她也無法再擺脫特權與驕傲,和菩薩臉蠍子心的二太太鬥了起來。懷孕生子,還得是兒子才是宅子裡最榮耀的事情,為了出口惡氣,頌蓮不惜鋌而走險,假懷孕。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事情終有暴露的一天,從點燈、滅燈,再到長明燈、封燈,頌蓮始終也不是二太太的對手,樓上死了人的房間也成了三太太的歸宿。頌蓮終於看清了這一切儀式對人精神的摧殘,女人為了那盞燈不擇手段,只為取悅男人。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那錘腳聲更象徵著宅子裡女人的高潮,沒有了它,一天都不習慣。電影鏡頭只拍了這麼一個小地方,卻構建出了恢弘的思想,頌蓮最終也夾雜在理智文明和封建制度之間——瘋了。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本來以為頌蓮是不同的,是受過教育、具有反抗精神的女人,她自己提著行李走進門來,和迎接自己的花轎擦身而過,對給自己下馬威、看不慣自己的雁兒立刻反制。但自從來了這裡,她和所有女人都變成了一樣的。


《大紅燈籠高高掛》:人世間的悲劇,大多來自女人之間的宅鬥


五太太進門時,我們彷彿又見到了剛進門時的頌蓮,這是命運的輪迴,也是封建制度下女人擺脫不了的宿命。

以前看不懂張藝謀的這部電影,現在再看《大紅燈籠高高掛》,每句臺詞都富含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